賴永祥長老史料庫 Elder John Lai's Archives

雙連教會簡史

雙連基督長老教會 (取自教會網站 2014)。 教會現址:10448 台北市中山北路2段111號7-11樓。

雙連教會於1913年開拓牛埔庄講義所迄今,今日具有這麼大的教會大樓及不少的財源感謝上帝的恩寵、看顧及帶領。
一、雙連地域一帶的環境報告
當時台北市最大的鬧區是大稻埕(延平北路)、城內(衡陽路西門町)以及艋舺等處, 雙連地區是屬於「田莊」荒涼的地方。中山北路這一條路似只二、三台汽車可過而已,是石 頭路,且凹凸坑窪不平,路邊靠東側有一條大水溝直通圓山。 於馬路邊有台灣神學院、馬偕醫院、四間姑娘樓、雙連教會禮拜堂、馬偕醫館宿舍、翻牛皮工場等建築物比較注目,另有少許平家厝外,一片都是田佃及草埔,所以農家之水牛不犁田時期都放牛在草埔吃草及休息,因此這地區叫做「牛埔仔」,現在的成淵中學及其對面,有二個大埤(池塘)相連,因有二個大埤雙連之緣故,這地區也叫做「雙連埤」。至現在的中山二派出所向北的中山北路一帶叫做「宮前町」(因直到台灣神社),中山二派出所向中山市場那邊是叫做「大正街」,是日本人集中居位的地方,店舖也是日本人所開設的,國賓及其後面一帶是台灣人居住之地方,大部份都是勞工人佔多,國賓對面一片日式的房屋是警察宿舍,當時因無適當建設堤防,一旦颱風來臨,雙連一帶都遭水淹之苦,漲水約有五、六公尺高, 要二日後才能消退,常看見陳溪圳牧師划竹排探訪會友。
二、雙連教會自牛埔講義所演變至今雙連教會大樓經過如下
馬偕醫院於1912年由淡水遷移到台北來設立於現址之地方以後,教士會因有感於醫館附近有設立一間講義所,因當時馬偕醫院可屬於醫療傳道機構,為配合醫館之傳道事工,也為了病人及醫生、職員等之傳道,1913年於今民生西路中山二派出所隔壁第三間之處設立「牛埔庄講義所」,並派吳寬裕傳道師為第一位開拓者。這是雙連教會之前身,經過 一年後遷移到今民生東路中華川菜館附近。
經過4年後教士會因感到原有講義所場所較小,就決議興建一所正式禮拜堂,於1917年完成一座十三公尺半寬的一層禮拜堂,這就是第一間的禮拜堂,在今民生東路與中山北路交叉口,即今中建大樓處,1917年9月25日把此講義所正式改名為雙連教會。過一年(1918年)3月13日正式通過雙連教會為自立堂會,並以士林、北投教會為雙 連教會之支會。
1921年陳溪圳傳道受派由宜蘭教會轉任為雙連教會傳道師,1926年4月馬偕醫院戴仁壽院長為了治療日益嚴中之癩病患者之診所,以鄰近教士會之土地(今台灣省菸酒公賣局台北分局)與雙連交換土地。同年(1926年)雙連教會就開始興建第二座禮拜堂,是二層的建築物,上層供禮拜堂聚會之用,樓下作為主日學教室及其他活動之用,此堂 共九公尺寬,十公尺長,於同年完成。
1928年教會開始辦理幼稚園,為今日教界辦理幼教工作之先河。1936年4月7日陳溪圳牧師榮任本堂牧師。
1939年因當時日本政府為擴展中山北路為「勅使大道」,本堂部份建築物適位於計劃中之道上,故被拆除禮拜堂,其剩下來的土地經教士會通過以現在本堂大樓地皮交換。因當時1927年7月7日盧溝橋事變,然後於1939年9月1日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1941年太平洋戰爭,在戰爭火燄中,基督徒在思想與行動方面受到強力壓制,日本當局下令干涉基督徒崇拜,如禮拜堂要立國旗、禮拜前要先唱國歌、要向東方日本皇宮遙拜(鞠躬)、限制要用日語講道等等,教會仍堅守原來的敬拜方式,一切加以拒絕,忍耐政府之壓力。在戰爭中,水泥、鐵筋全部徵用於軍事工程,因此本堂興建禮拜堂常發生困難,故暫借用台灣神學校禮拜堂為聚會之處,1943年∼1944年之時,日本有佔領東南亞之野心,為訓練其醫護人員,曾接收馬偕醫院和台灣神學院為訓練所。本教會又遷至成都川菜館(錦州街)左鄰之二樓聚會,至光復後才遷回神學院禮堂聚會,自1939年∼1949年間借用神學院禮堂及租用人家厝聚會,又受日本政府統治末期之壓力,尤其是1944年前後戰爭末期盟軍大轟炸台北市,信徒紛紛疏散到郊外,因信徒分散,聚會失去安定感,雖在艱難中信徒仍堅守信仰,使教會恢復正常歸入正軌,這12年間是教會最危險之時期。於1949年2月初,本教會於現在地點開始計劃興建一座二層禮拜堂,前方右側附有一座五層樓高之四角型塔,當時算是新型態現代化教會之禮拜堂,同年12月25日啟用,這是第三間禮拜堂,當時也相當辛苦,吳德發長老及胡清泉建築匠二人為施工及監工,陳牧師對外出力募捐,教會青年人在中山堂開電影欣賞會,放映「聖瑪利亞之鐘聲」、「韋爾遜總統傳」、「失去了的週末」等,青年人分組在鬧區街路推銷票,信徒熱心奉獻戒指、手環,而且有人養豬仔子,獻為建堂之費用等,出錢、出力,全體信徒相當合作,蒙上帝保守下完成第三座禮拜堂,感謝主。
於1967年雙連教會聘請許錦銘牧師為首任副牧師,1970年7月9日經長執會磋商結果,以本教會禮拜堂位於中山北路黃金地帶,所留空地面積甚鉅,似有充分利用上帝所賜的土地之必要,又會友日增,原禮拜堂稍嫌不敷容納,故組織「雙連教會改建研究小組」來研究改建聖殿之種種方略。同年1970年9月13日本會聘請賴俊明牧師為第二任副牧師,於1970年9月29日正式成立「雙連大樓興建委員會」,由二位牧師、三位長老,石孜理長老、鄭連道長老、黃文鉅長老及四位執事,是陳南卿執事、吳西面執事、郭俊雄執事、吳西謙執事等九人組成負責籌建事宜。
於1971年4月11日舉行大樓破土典禮,6月10日開工,施工共歷時608日曆天之久,整個工程之設計、監工徵聘林慶豐建築師事務所負責,大樓工程施工,由三元營造廠得標於1972年2月底全部完工,1973年3月3日舉行落成獻堂典禮。拆除第三間禮拜堂時暫租用民權西路40號3樓作為禮拜堂。
三、大屯山頂設置雙連主日學夏令營地
宣教師們曾在大屯山頂建立三間別墅作為夏天期間作為他們避暑之用,陳溪圳牧師曾因患病在大屯山頂療養3個月。於大約60年前宣教師很少去山頂,陳牧師就利用原有之別墅,其中一間加以整修作為雙連主日學之夏令營地,每年夏天,陳牧師就帶領四、五十名主日學學生(兒童及少年人)前往山頂舉辦夏令營,有靈修、查經、運動、爬山、跑山等,也有幾位女宣參加幫忙設法三餐。也訓練少年人拾柴煮三餐,每餐吃清粥配蘿蔔乾、魚乾、豆鼓、陰瓜、豆腐等,大家歡歡喜喜,都受到真好的訓練與造就,每人都會祈禱,培養了服務精神才下山,此種夏令營約繼續25年之久。現在50歲以上就讀過雙連主日學之雙連人都曾參加過大屯山頂夏令會。1944年日本發動太平洋戰爭以後就很少上山了。
四、禮拜堂聖餐桌前一個『愛歐那』石頭(白色大理石)由來
這塊『愛歐那』(IONA) 石頭是宣教師明有德牧師於1949年光復後雙連教會正在興建第三間禮拜堂時所送來的石頭,希望雙連教會會成作『愛歐那』石頭教會。
依據明牧師所講,簡單講『愛歐那』是蘇格蘭西邊的小島,差不多金門大,在該島有很多名人當中,最有名的就是第六世紀去蘇格蘭設教會的第一位宣教師叫做「可倫巴」(Columba),他是愛爾蘭王的後代也可以做愛爾王或將軍,但他感覺到獻身來作和平的工作是他唯一的使命,但他這種思想不能使他的王族和社會接受,無論如何最後他離開「愛爾蘭」到「愛歐那」島作他的工作營。
「愛歐那」修道院有一座很大片的大理石所作的聖餐桌,那個石頭是代表「永不毀壞的」意思,那一座聖餐桌為在基督裡面得到神聖交陪的所在,明牧師所送的那一塊石頭就是那座大聖餐桌所鋸下來剩餘的──藝術品──耶穌和普世聖徒交陪的記號,陳牧師將那一塊「愛歐那」石頭放在第三間禮拜堂聖餐桌前面,給後代的人知道有意義的歷史,也希望雙連教為成做和平的以及有宣道精神的教會。
有兩句話是雙連教會的歷史和精神:
A.「還不完的債」
雙連教會大樓完成,於落成獻堂時陳牧師深感蒙上帝的恩典太大,他說:雙連教會興建大樓對銀行負了一大筆的債,這個債務易還,然而,所欠傳福音救靈魂的債和欠上帝的債乃是無窮無盡,是還不完的債,這也是榮光的債,願咱的大樓奉獻上帝能作還債傳福音搶救靈魂之用。
B.「桌布主義」之精神
咱作一個基督徒要有像「桌布」一樣,使人和平、使人清氣(潔),不要做「桌巾」,於雙連教會出身移民於外國的會友,每人都帶有「桌布」精神,於外國之教會、社會認真事奉。

此網站由李秀卿女士撰寫程式建置並義務作維護。如果您對本網站有任何建議或指正之處,請 聯絡我們。謝謝!

Copyright (C) 2007 年1月 [賴永祥長老史料庫 ]
修訂日期: 2015 年 08 月 16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