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另外一個媽媽-阿綸仔姆

 

 首頁/  English / Japanese Entries/ 本土信徒 / 史話 / 家論述 / 宣教師 / 外國神父修女 / 原住民 日人列傳 / 賴永祥著作 馬偕周邊 / PCT/  劉家雜錄

陳金興撰 《台灣教會公報》2932期 2008年5月5- 11日 p.14

撰者陳金興為長榮大學台灣研究所研究生;其碩士學位論文題目為<謝緯與台灣醫療宣教> (指導教授:鄭仰恩、鄭瑞明)。

撰者稱謝汪蕙蘭長老(謝綸長老娘,參見謝汪蕙蘭長老略歷 )為「阿綸仔姆」


我所敬愛的一位長者,好比是我另外的一個「媽媽」-謝汪蕙蘭長老(謝綸長老的夫人,我都稱她為「阿綸仔姆」),於200825日蒙主恩召,享年 86歲。217日下午已於南投教會舉行安息告別禮拜,隨即安葬謝家墓園。雖然我沒有幫忙治喪事宜,但我以辦理親人後事的心情,默默地暗自神傷與感懷。

阿綸仔姆19231024日出生於嘉義。她是南投教會謝綸長老的夫人,而謝綸長老是謝緯牧師(1916-1970)的胞弟。她不只相夫教子有成,克勤克儉治家有方,而且不求名利與享樂;為人和藹可親、愛護軟弱、微小的弟兄姊妹們。二年半前開始每日洗腎,至今年正月中、下旬病情惡化,送往彰基住院,終不敵病魔而安息主懷。有時候,有些事情就像過眼雲煙,一旦過去,就消失在眼前;有些事情就如同陳年老酒,越陳越香,縱年華老去,仍在心波盪漾。

謝家在南投,屬望族,卻未因此而倨傲鄉里,反而更謙卑地幫助需要的人。受「大同醫院」以及三塊厝「園仔」接濟的個人和家族,不計其數。本人早年因家境貧窮,以及父母婚姻生變,也曾接受過謝家的真誠及無私的幫助,包括精神上的鼓勵以及物質上的資助,得以安然走過慘綠年少歲月。

馬廄成了我的家

認識阿綸仔姆,應在1959年的「八七水災」。當時,我住在南投鎮平和國小附近的「下庄仔」,與阿公、阿嬤及阿叔同住的「塗埆厝」(tho·-kat-chhu)為大水沖垮,全家暫住在設於南投教會禮拜堂廳內的臨時收容中心內。數日後,謝綸長老安排我們住進三塊厝謝家「園仔」(南投國小旁)的「馬廄」(日治時代養馬的房舍)內,我在這裡一直住到1971年8月才搬至彰化市。在這12年的時日中,謝綸長老非但未向我們收取任何租金,反而經常致贈物資,並且幫我們禱告,求上帝引領以渡過難關。

 我們的「住家」-馬廄,是木板蓋成的,面積約廿多坪,裡面隔成三房,另加廚房一間。廚房壁邊另有一小門,通往一間倉庫,我曾在其中養過兔子,也充做洗澡間。住家門口是一水泥庭院,約有百坪大,緊鄰彰南路一段。庭院右邊是樹薯工廠及榨油花生油工廠,內置「油車」數部。庭院左邊有二、三間小房子(宿舍),分別為他人居住。房子後面是另一間倉庫,裡面有舊式「便所」。後門旁空地,植有芒果樹一棵,及我自己種的幾棵桃樹。

● 家暴陰影的傷害

家父及家母因工作關係,長年在外,甚少回家。我是家中獨子,與阿公、阿嬤同住,一起上教堂做禮拜。阿叔在馬廄中娶妻。我小學五年級時,阿叔在鎮上購屋,阿公及阿嬤隨之搬至新厝,家母此時才回南投與我同住。

    家父與家母的婚姻,本來就是一項錯誤的結合,兩人常因故吵架,甚至手拿啤酒瓶、剪刀、菜刀大打出手。家父任職「南崗餐廳」總廚期間,結識一位大我五歲的女服務生,日久生情進而在外同居,甚至「結婚」。家母為了此事而與家父爭吵,我因勸架而挨了父親一巴掌,那是我學校期考的前一晚。這種家暴事件,在我的童年及至青少年時期,屢見不鮮,以「家常便飯」形容之,亦不為過;而我與父親的關係,早就在幼小的心靈上,蒙上一層灰色的陰影;記憶中,「父親」的容顏已然褪色,「家庭」只是破碎的感傷。

    這種情形像連續劇一般地持續著,鎮內包括教會及社會上許多人都知道這種「家醜」。後來,家父在鎮上經營小吃店,家母在南投高商伙食團上班,我就讀南崗國中。家母常為了要向家父拿錢而吵架,甚至拳頭相向。當時的我,恨不得有良善的長輩來收養我,或直接住到孤兒院!在我國中二年級暑假時,阿綸仔姆不忍心看到這不愉快的事情反覆發生著,有一天主動來馬廄跟家母說:「我看你們這樣子爭吵不休,不但於事無補,對於小孩的成長也會造成傷害。我建議妳到外地去工作,金興就只剩一年就國中畢業,妳可將他寄住我家,等他畢業後再去與妳同住,這樣子也許可以改善目前的情形。」家母聽從阿綸仔姆的建議,她先到台中後到彰化去當幫傭,我寄住謝家一年,家當仍置於馬廄住家。

● 參加祭壇感受到親人之愛

住在謝家的那一年,也就是我國中三年級時,讓我第一次感覺到「家」的滋味與溫馨,因為謝家大小不但未把我當成「外人」看待,更讓我除了沉浸在阿綸仔姆的「母愛」,謝綸長老的「父愛」,以及其子女們對我的「兄弟姐妹之情」,使原本孤單漂泊的靈魂,得以留宿在「親情」的懷抱中。

    阿綸仔姆為我洗衣,幫我摺衣服,叫我起床上學,就是做一切「媽媽」的工作。謝綸長老雖然忙著在大同醫院工作,偶而也會關心我的功課。雖然短短幾句話,其殷切之情,卻足以讓我咀嚼整個晚上。他們夫婦安排了一個小房間給我獨居,隔壁住著大哥(世明)和二哥(光亮)。他兄弟倆當時讀大學,常陪我聊天、遊玩、打桌球,甚至深夜一起外出吃宵夜。「全家」一起吃晚餐時,我都會吃得特別高興,除了阿綸仔姆的廚藝甚佳之外,那濃濃的溫情,常使我沈醉在「有家的感覺」之中。雖非大魚大肉,而就因為那種感覺,使我在住了一、二個月後,就胖了將近10公斤。

尤其,謝家每晚舉行的家庭禮拜,是全家相聚的時刻,通常由謝綸長老主持,在吟詩、讀經後,每人輪流禱告。雖只是簡單的儀式,卻以虔誠的心,感謝讚美上帝,讓我十足地體會了「基督徒家庭」的信仰生活。

● 揮別自卑 帶著新動力離開「園仔」

第一次未和家人住在一起,像脫了韁的野馬,無拘無束,盡情玩樂,以為這樣子可以擺脫家庭悲劇的陰影。有一次,阿綸仔姆看我唸書不夠認真,私下找我談話。語氣嚴肅卻充滿鼓勵之情,說:「金興仔,你的家庭雖然破碎,我看得出你會因此而自卑。但是,光自卑有何用呢?你應該振作,認真讀書,將來才能夠出頭天。」玩心頗重的我,似懂非懂地點點頭。

年歲稍長之後,慢慢體會其用心,這句話也成為我日後奮發向上的動力。國中畢業後,順利考上彰化高中,我搬到彰化與家母租屋同住。離開南投,揮別謝家,向馬廄說再見,阿綸仔姆全家也依依不捨地來送行。謝綸長老為我們母子禱告之後,一部計程車載滿了所有的家當,駛向不知名的遠方,遠方有我的夢,夢中有絲絲的美麗 與哀愁。

回首��「園仔」的那一段日子,除了上帝的保守之外,謝綸長老全家「愛屋及烏」的精神,成就了今日的我,也印證了謝緯牧師「甘願做憨人」的理念。

● 阿綸仔姆,感謝您!

 雖然離開南投近40年,我的心仍然掛念著謝家,尤其是受阿綸仔姆全家照顧的那一年。而今,三塊厝已經是商業鼎盛的社區,當年的「馬廄」也不見了。但是,歲月痕跡印記了「園仔」的溫馨與愛心,也在我這卑微的人之心中,泛起淡淡的「鄉愁」。感激的淚水,在午夜夢迴之際,溼透衣襟;悸動的心,無以名狀地四處狂奔 情 雖傷,意卻濃。無法表白的言詞,隨著時間的積壘,再度哽咽;無以回報的感慨,也使得多愁善感的中年男子,耿耿於懷。這一段隱藏在我心靈深處許久小小的故事,因著主的愛,鼓起勇氣揭開個人這一段秘辛,這或許可以聊表對於阿綸仔姆無限的哀思。雖然,自己常無法跳脫童年悲慘的記憶,那又深又沈的自卑感常使我卻步,而自覺無顏回去探望謝家。但是,當在天國相遇時,我一定會走出亙古的陰霾,勇敢地說:「阿綸仔姆,感謝您!」

 

 

 首頁Home/ 本土信徒總檔 / 教會史話總 / 宣教師人物總檔 / 外國神父修女列傳 / 日人列傳總檔 / 原住民信徒 /  諸家論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