矢內原忠雄與台灣殖民傷痕

 

首頁Home / 日文文章 / 日人列傳總檔  / 本土信徒總檔  / 宣教師人物總檔 / 外國神父修女列傳總檔/Google Search 網內搜尋

辛在台撰 《自由時報》和《自由電子報》2007年12月6日


矢內原忠雄(1893-1961)為國人所知,因其著作《日本帝國主義下之台灣》,乃研究台灣史必讀經典。矢內原忠雄自道揭露日本帝國主義之擴張,及其殖民台灣之獨占、剝削過程,源自衷心仰望實現「被虐待者的解放,沒落者的上升,而自主獨立者的和平結合」。二次大戰期間,時任東京帝國大學教授之矢內原忠雄,因嚴厲批判不義 的日本,被迫去職。戰後,日本知識份子覺醒,深感矢內原忠雄為罕見之社會良心。於是,東大重新禮聘矢內原忠雄,並出任校長。

實者,矢內原忠雄既為經濟學人,亦為宗教家。矢內原忠雄系屬無教會主義,於被迫離開教職後,發行研究聖經之「嘉信」雜誌。他曾言:面對政府的迫害, 他以講述馬可福音,擁護真理、抵抗撒旦的飛揚跋扈,並勸勉信基督的,不要因害怕迫害,而與塵世妥協,卻要誠誠實實地堅守著所信的真理。是以,《日本帝國主義下之台灣》,若與《耶穌傳》、《創世紀講義》、《撒母耳記講義》互相參考,不難領悟矢內原忠雄之國家論:正義使邦國高舉,罪使民受辱。

矢內原忠雄指出:台灣在日治時代,官吏公務員、資本家及其使用之會社員、銀行員,是日本人的獨占;農民勞動者階級,大部分是台灣人;至於中產商工階級,則日本人與台灣人互相競爭。矢內原忠雄以同情的口吻說:日本人對台灣人的民族對立,同時也是政治上支配者與被支配者的對立,並與資本家對農民勞動者的 階級對立相一致、相競爭。

台灣在日本殖民統治下,快速成為現代化的實驗場所,其代價則為日本帝國主義資本主義之榨取。此一歷史脈絡,《日本帝國主義下之台灣》提供了極佳的視野。矢內原忠雄在《撒母耳記講義》指出:為了隱蔽國王的家庭及私生活的罪惡和醜行,把王權絕對化,把國王神格化而記述的御用歷史書比較起來,撒母耳記給我們強烈的印象是它的信仰,所以能批判一切地上的人物和地上的制度。可以說,矢內原忠雄的宗教信仰,便是著述《日本帝國主義下之台灣》,以及為公義承受迫害的脊樑。這種面對不義從不軟弱的精神,可以批判日本的帝國主義.資本主義,放之四海亦皆準也。或許,這是曾經殖民台灣的日本,留給台灣人最珍貴的禮物。

(作者為文字工作者)

 

 首頁Home/ 本土信徒總檔 / 教會史話總 / 宣教師人物總檔 / 外國神父修女列傳 / 日人列傳總檔 / 原住民信徒 /  諸家論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