賴永祥長老史料庫 ( Elder John Lai's Archives )

 貳、家譜

一、蕭安居牧師父母:蕭大醇與陳稻


(一)蕭大醇的人生經歷與求道經過

蕭大醇(Shaw, Tai-sun),一八三一年生於八里坌(今臺北八里)一農家。十二歲隨家人遷居南崁(Lam-khan),並入當地私塾,學讀四書五經,前後十二年,成為地方知名的儒學家與漢文先生,同時也習醫理,為地方之漢醫。

蕭大醇年輕時,不斷追尋自己的人生方向。早年他讀儒家經文,經文開啟他對人生的認知,但卻不能滿足他對人生的疑惑;中年以後他將生活的重心轉到宗教,企圖從宗教的途徑尋求解答。他曾熱心信奉過齋教,到處勸人茹素,自己也效法釋迦牟尼刻苦修行的過程,拿竹篙、扛二籃,雲遊遠近。直到有一天,漫步至一間教堂,見到一位基督教傳道,兩人熱烈辯論起義理,才在該名傳道陪同下,前去拜會剛來臺灣傳教的馬偕博士(Dr. George Leslie Mackay)。

這次與馬偕博士的接觸,改變了蕭大醇的一生。他接受基督教的教理,自從承認神的存在、主宰與救贖的大能後,過去存在他內心對人生的種種疑惑,也都跟著獲得解答。不久,馬偕博士在幾個禮拜堂兼設義塾,特聘請蕭大醇到新店禮拜堂擔任漢文教席,並設宴隆重款待,此舉讓蕭大醇極為感動,遂決心放棄吃齋,從此全心全意相信天主。白天,他在禮拜堂教授漢文,晚上則勤讀《聖經》,預備成為基督徒。

一八七六年九月十七日,他在五股坑領洗,成為馬偕博士的學生。後來,他把義塾的課讓給長子蕭田去上,自己跟隨馬偕,在鄉村、野外、山澗、水邊,走到哪裡,學到哪裡。學成後他被任命為傳道師,先後受派至後埔仔、和尚洲(今蘆洲)、八里坌(今八里)、後龍等地傳播福音,又曾在崙仔頂(三角埔教會前身)、中港、波羅申拿宛(在今宜蘭縣五結鄉新店村)、頭城、奇立丹(即湯仔城,今屬宜蘭縣礁溪鄉)等地教會服務。馬偕博士曾盛讚他:

他本人西至後龍,東至蘇澳,從事傳道事業。他盡忠,並獲得各階層――無論是信徒、非信徒――的好評。他心親切,有寬仁的精神,而且有可敬的容貌――他蓄有長而白的美髯――可溶解人所有的偏見,勝過反對而獲得朋友。

蕭大醇約在一八九一年,最後一次東臺灣之旅時,患了腳氣病,被送回基隆社寮島療養。馬偕博士為體恤他的辛勞,特讓出自己位在社寮島的別墅――巨樓,做為他養病的處所。蕭大醇在那兒經過一年左右的療養,仍在一八九二年四月廿一日下午三時辭世,享年六十一歲。

他的元配乃陳稻女士,陳女士去世後,又續絃社寮島(基隆和平島)一平埔女子(名不詳),續絃妻婚後亦跟隨蕭大醇信主,並於一八八六年二月十七日在中港教會受洗。

一九○一年馬偕過世後,在淡水中學校(今淡江中學)內設置墓園,安葬馬偕與他的信徒,蕭大醇後代遂將蕭大醇與陳稻的墓,一同遷到馬偕墓園內安葬。

【附:馬偕寫蕭大醇】

馬偕一八九二年四月廿一日從淡水發給加西勒(Mr. Cassells)的信函中,曾提到一段有關蕭大醇的故事。該封信藏於加拿大《長老會會誌》(Presbyterian Record, 1892年12月)中,賴永祥教授曾將之翻譯成中文,以〈馬偕述蕭大醇生涯〉為題,發表於《臺灣教會公報》第2647期。以下為摘錄:

我(按:馬偕)看他是一位和藹而聰明的人,但失去活力。他認為儒教有缺少、不能滿足,而佛教是逃避的,而被新道理(基督教教理)擊敗了。他承認新教理優越,其堅固的基礎就在創造的神、主宰的神、救贖者的神。

身和心有互相依靠的關係是人所知道的,也是人往往忽略的。他的身軀軟弱,我就給他照顧醫治。幾過近三個月,他就恢復了健康及日常的生活。他已經打破了腦殼,從非實在、非科學的、不堅實、無用的思維脫離,而在上帝賜予世界,在海洋、空中、陸上的自然裡尋找啟示了。

一八七六年四月十七日(賴永祥教授查洗禮簿是九月十七日,當時蕭大醇四十五歲)他在五股坑領了洗。數個月後他就入伍為學生之列,和其他學生一樣,赤腳步行多岩的海岸、繁華的城市或崎嶇的山嶺,而狂喜發現神的奇異創造和啟示。

(二)陳稻女士略歷

陳稻(Tiu Tan),一八三二年生,一八七八年二月二十七日在後埔仔受洗,與蕭大醇共育四男三女,四男分別是:田,湖,東山,安居;女兒則於依當時風俗,送人撫育,名字今已不可考。

陳女士一八八三年三月五日逝世,現與蕭大醇合葬於馬偕墓園。

 

此網站由李秀卿女士撰寫程式建置並義務作維護。如果您對本網站有任何建議或指正之處,請 聯絡我們。謝謝!

Copyright (C) 2007 年1月 [賴永祥長老史料庫 ]
修訂日期: 2017 年 07 月 28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