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太陽旗碰上十字架:教會學校與皇民化

盧啟明撰 《臺灣學通訊》93期 2016 年5月 p.24-25 

當太陽旗碰上十字架:教會學校與皇民化 文/盧啟明(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系博士生)
 
皇民化與學校教育
1937年中日戰爭爆發,為配合日本本 土的「國民精神總動員運動」,臺灣同步 展開「皇民化運動」,不僅延續先前社會 教化的要項,更強調日語常用政策、強制 參拜神社、奉祀神宮大麻、家庭正廳改善 及改用日式姓名等措施,意圖要讓臺灣人 徹底「皇國臣民化」。
皇民化運動的教育重點,同樣是加強 日語和思想教育,學校廢止漢文課程,學 生必須參與勞役、縮短修業年限,到了戰 爭末期,還面臨空襲疏散甚至徵募兵員的 命運。對教會學校而言,因為當時仍由外 國宣教師主導,日本又恰恰與英美為敵, 因此遭逢龐大的壓力,以下乃簡述較具代 表性的長老教會和天主教學校的境遇。
教會中學
臺南的男、女長老教會中學分別創 於1885、1887年,前者還是全臺最早的中 等學校。1930年代,兩校的校務皆已大幅 提升,惟面臨最大的問題是能否被「認 定」為正式的中學校,否則學生無法升 學,學歷也不被承認,所以高年級學生經 常為此轉學。立案的課題到了皇民化運動 時期更加棘手,當局要求全面使用日語、 實施神社參拜,必須任用日人校長並改 組理事會。兩校後來找到適任的日人基督 徒校長,經過困難重重的交涉斡旋,1939 年分別以「私立長榮中學校」(今長榮中 學)、「私立長榮高等女學校」(今長榮 女中)之名獲得認可,但神社參拜的問題 已經引發教會內部劇烈震盪。
淡水的男、女長老教會中學則是始於 1914、1907年。因為接近政治中心,日治 末期的處境較為複雜。當時的臺北州知事 今川淵十分強勢,地方右翼輿論也不斷攻 擊學校「缺乏愛國精神」,控訴學校土地 是清代不平等條約下的永久租借地;主張 在「昭和之聖代」不應容許此種情事,持 續向加拿大教會施壓。1936年政府主導成 立新的財團法人,以9萬圓買下兩校土地和 校舍(時值逾40萬),翌(1937)年分別 以「私立淡水中學校」及「私立淡水高等 女學校」為名,獲得立案(戰後合併為淡 江中學)。雖然教會仍能推派半數的六席 理事,但以日人為主的經營團隊實質上已 接管兩校,也不再有宗教教育的課程,教 會學校的色彩大為褪去。
設立於1917年的天主教靜修女學校亦 相仿,外籍神父到各地收集資料撰寫教會 歷史時,還曾被憲兵隊懷疑是間諜。1936 年在今川淵主導下,無預警改換日人校 長,教學的重點也改成國防訓練和職業教 育,以配合戰時體制所需,「靜心修身」 的創校精神黯然失色。
神學校
關於神職人員的養成教育,臺灣南、 北均緣起1 8 7 0年代,到了一甲子以後的 1 9 3 0年代,已發展為臺南神學校(今臺 南神學院)、臺北神學校(今臺灣神學 院)。1940年,官方的壓力越來越大,宣 教師遭到遣返,本地信徒的財務又不足, 南部教士會無奈停辦臺南神學校,將學生 送往北部寄讀,時人覺得廢校禮拜宛若 「葬禮」一般。而臺北神學校雖然順利由 日人擔任校長,仍難逃政治力的介入,例 如學生實習要向警察報備,教會人員要參 加「鍊成會」的神道洗腦等。1944年日軍 徵用校舍,學生被迫參加新店礦坑的「學 徒勤勞奉仕」,最後完全停課。
主日學
教會在制式學校教育之外,還有從 清代就開始的「主日學」,亦即每週日幫 助信徒認識教義的宗教教育課程,對象以 兒少為主。皇民化運動時期,雖然主日學 尚有自主性,但部分課目還是流露出「忠 君愛國」的氣息,也曾在教會刊物讚美兒 童的「愛國心」和「國防獻金」,報導抱 病送迎「皇軍」與奉祝日高喊「萬歲」的 景象。且受到時局的影響,主日學經常在 《聖經》、日語及臺語羅馬字這三個教育 方針之間擺盪,導致各界多所質疑。顯然 的,在如此政治處境下,其課程是否適合 兒少的身心靈發展?內容究係切合信仰或 政治的標準?實有反思空間。
政教關係的張力
一般而言,當時的教會學校最被討論 的就是「神社參拜」的問題,尤其以中學 的處境最為嚴峻,甚至被當作認可與否的 條件。教會人士起先極力抗拒,後來不得 不屈服於日本文部省的說法,接受神社參 拜是「超宗教」的愛國行為(不等於「非 宗教」)。然而,因為天皇被當成「現��神」看待,這種元首至上的國家崇拜到底 有無宗教意涵,實在非常曖昧,這與一神 信仰的基督教存在巨大的扞格。
不僅如此,某些臺人信徒認為中學不 只是「教會的學校」,更是「臺灣人的學 校」,為了立案,可以稍微讓步;其間還 夾雜了日人教師和報刊輿論正反不一的態 度,無疑增加了問題的複雜性。要之,臺 灣教會在日治末期首次面對政治控制、宗 教壓迫的問題,確實難以回應;而皇民化 運動帶給教會學校的難題,不但是課程改 變和校務制度的挑戰,更直指辦學理念和 宗教自由的核心,使其成為這波政教衝突 最激烈的場域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