悼四舅郭文隆長老

 

 首頁/  English / Japanese Entries/ 本土信徒 / 史話 / 家論述 / 宣教師 / 外國神父修女 / 原住民 日人列傳 / 賴永祥著作 馬偕周邊 / PCT/  劉家雜錄

王貞文撰 「荒原與泉邊—神學部落」2016年6月28日。郭文隆長老 於2016年6月28日去世,於7月9日在彰化蘭大衛紀念教會舉行教會葬告別禮拜。 

驟聞四舅郭文隆長老去世噩耗,百感交集,許多記憶湧現。
四舅與父親(王逸石)同年,同學,同教會,後來又結為親戚。父親調皮、反叛,四舅認真、規矩、學業成績優秀,常常擔任班長。 母親 (郭惠卿)有許多位哥哥,在排行上與四舅最近(母親排行第五),又都同在東海大學求學,手足之情很深厚。出身嘉義西門教會名門詹家的四妗(詹淑美),也是與母親一起在教會長大的好友。
外婆(郭蔡婉)與我們住在一起的時候,常叨念著各個兒子的童年行誼。她常稱讚四舅,紀念他童年時的孝順與可愛,怎樣協助她餵雞鴨,特別是準備火雞的飼料。有時,外婆也很心疼四舅的氣喘宿疾,耽心他在彰化基督教醫院的工作勞苦。
外婆都稱四舅「隆--a」。小時候,還有按摩師傅敲著某種器具,在街頭巷尾喊著:「掠龍哦--」招攬生意。很奇怪地,我總是把「掠龍」理解成「掠隆」,很害怕有人要來抓四舅。現在回想起來,應是戒嚴時期的氛圍所造成的一種心情吧?
四舅在東海生物系畢業後回嘉義教書,因為理學院院長歐保羅先生(Dr. Paul Alexander)的推薦,到彰基擔任物理治療部門的工作,後來也得到機會,到美國Duke大學進修物理治療。記得他從美國帶回來給我們的禮物,是色彩鮮艷、質感非常好的飛盤。
四舅在彰基盡心盡力工作了一輩子,好長的一段日子裡,他都是踩著外祖父(郭芳欽)留下來的一部沈重的腳踏車去上班,就是當到副院長了,分配給他的停車位上,常常停放著的,仍是那部古舊的腳踏車。他與蘭大弼醫師夫婦同工多年,工作之餘,還常常一起在八卦山散步。蘭醫師退休要離開台灣的時候,特別叮囑他:「隆,你千萬不要讓彰基變成窮人不敢來看病的醫院!」
印象裡,四舅為了健保制度建立時,彰基的轉型,曾經費盡心力來奮鬥,甚至多次感到絕望。與他一起經歷過那些事的同工,應該有很多故事可以講。我只記得他來家裡與我爸聊著生涯危機,耽心彰基會萎縮,說可能要離開熟悉的醫療場域,去賣牛肉麵了。爸爸跟他說:「我睡覺時都把艱難的擔子交給上帝,就能睡得好。」四舅心思細膩又認真,確實常常很難入眠。
彰基還是轉型成功,變成中部的大型醫院,四舅又是跟著忙碌。
應該是1985年,我的妹妹竹君因為腹內的巨大腫瘤,在彰基住院開刀,爸爸因工作緣故,不能在開刀的階段陪伴,所有大小事情的安排,都是四舅幫忙。在四舅的支撐下,媽媽又像當年受疼愛的妹妹,一步一步由四舅陪伴著,找病房、安排入院、拜訪開刀的醫生、照規矩贈送醫生禮物等等。也因為四舅的緣故,妹妹得到醫護人員用心的照顧。腫瘤的圖片解讀、切片化驗的報告解讀等等,也都是因為有四舅在身邊,我們才能夠明白這病,才能夠慢慢走出恐慌焦慮與難過,按步就班伴著妹妹走向康復。
上個禮拜才聽說,四舅自己的心臟病需要開刀。已經變成一個巨大的醫院的彰基,有很多緊張與潛規則。四舅說什麼也不願意運用他過去的影響力,或是拿出「前副院長」的身份,來要求特權。他靜靜地、有耐性地等待醫院排出開刀的時間。他一向不為自己求。
沒有想到他竟然就這樣去世了。
這三、四年來,每年,母親的家族(郭家)都會在夏天聚會一次,多半會用大舅(郭文東)生日的八月初。四舅每年都會生產一本「作品集」,把他的演講稿、回憶小品等託人打了字,用A4規格印出來,裝訂成冊。他喜歡畫畫,有些作品也都放在這樣的小冊裡,或當封面。去年的那一本好精彩,講了很多他少年時代的經驗,還有對歐保羅院長的回憶。
我一直以為還可以一直收到這樣的小冊子。
我生病以來,四舅多次到嘉義看我,有時自己由彰化搭火車前來,慢慢由火車站走到位於垂楊路崇文國小對面的大廈。我永遠記得他提著重重的一盒蘋果來看我,氣喘吁吁的他,讓我感到很不捨,很不捨。他好像藉著自己的愛與勞動,努力要把我的生命拉回人世,努力把親愛的親人們拉在一起。
四舅信仰堅定,在教會裡擔起許多難擔的擔子,我不禁會覺得,這些擔子讓他受太多苦。
他的個性正直,追求良善與公義,又有溫柔浪漫的一面,愛藝術,愛自然,愛兒女,用心愛護、教育孫子輩,生活簡樸而充滿情趣。
多麼令人喜歡的一個人呀!  

 首頁Home/ 本土信徒總檔 / 教會史話總 / 宣教師人物總檔 / 外國神父修女列傳 / 日人列傳總檔 / 原住民信徒 /  諸家論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