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大輔牧師 忠於上帝託付

 

 首頁/  English / Japanese Entries/ 本土信徒 / 史話 / 家論述 / 宣教師 / 外國神父修女 / 原住民 日人列傳 / 賴永祥著作 馬偕周邊 / PCT/  劉家雜錄

李菽霓傳道採訪 中華神州差傳會(第384期),2009年11月8日。見於國度復興報網站 (紀年改用公元) 按:劉大輔牧師,1941年7月1日生於嘉義,1961年決志信主,1971年浸宣神學院畢業(第12屆),1979年4月1日封牧,他屬浸禮聖經會(Bible Baptist Fellowship),2006年7月1日退休,2011年5月29日去世。他於1968年與林富美結婚,育女瓊恩及懷恩。

每次到板橋二地區參加「牧者聯禱會」,常會遇見溫文儒雅的劉大輔牧師,看見他在場,讓人感到格外溫暖,他像個大家長一樣,關懷協助年輕的牧者,那天聽到板橋聯禱會主席李國揚傳道說:「看到劉牧師今天來參加聯禱會超感動,原本下午要去探望他,沒有想到他先來看我們。」劉牧師感謝大家代禱,也說明自己住院的情況,為了更加瞭解這位突然瘦了十幾公斤,雖然退休卻仍積極為主的牧師,特別約時間訪問他。
談到在香港擔任靈修會(針對來自大陸10-12地區的傳道人、大學師生約160位)講員時,因為食道靜脈瘤破裂大量吐血,也談到劉牧師蒙恩得救,如何在宣教士的帶領之下,清楚信仰獻身被主用,他說:「我的生命是 神撿回來的,現在還能領人信主、服事上帝,一切都是神的恩典!」 從劉牧師的分享中,特別感動的是他一生忠於託付,無論他在「浸禮聖經會」(會幕堂)或是「板橋地區」傳福音,他都以「既已答應就忠心到底」的態度,堅守崗位從不動搖。
堅守「浸禮聖經會」的信仰
嘉義市長大的劉大輔牧師,小學時認識了「浸禮聖經會」的宣教士,美籍何禮廉牧師 (Rev. Leland Homer,1953年來台,1963年去世),有一天在家聽到音樂的聲音,原來那是戶外禮拜,當時在南部非常流行,何師母(Mary Homer) 會拉手風琴,邊拉手風琴邊唱歌,何牧師會講一口流利的台灣話,所以從家裡跑出來看熱鬧。「唉唷!兩個美國人後面跟了一大堆的小孩子。」他就跟了上去,就這樣開始接觸教會。
他在教會中接受栽培,清楚基督信仰後,更委身教會各樣服事,高中時決志獻身,「浸宣神學院」畢業後受邀到高雄會幕堂開拓學生中心。他對於學生輔導,及配搭教會事工等,均認真耕耘。1975年3月來台宣教的石大德牧師,有感於中國教會需要中國牧師,親自到高雄與他會面,邀請他到板橋「自強浸禮聖經會」牧會,直到2006年7月退休,共有31年多的時間。
浸禮聖經會是來自美國中部(總部在密蘇里洲春田市)。信仰忠於聖經,洗禮以「浸禮」方式,因為強調宣教的重要及聖經的無誤性,決定組織一群注重海外宣教的教會。1933年就有但乃松牧師到大陸宣教,1951年10十月羅惠霖牧師到台北成立會幕堂(會幕為神人相聚的地方)。但是由於本身沒有神學院栽培傳道人,總會也以聯誼會方式聯繫各堂會,過去不能接納外教派的宗派,由於不與外面的教會交流,所以是個比較封閉的教派。 然而忠心的劉牧師,受惠於「浸禮聖經會」,一生的服事在該差會沒有離開,即便現在退休了,仍是「浸禮聖經會」忠心的信徒,目前還是南港恩慈堂的顧問牧師及板橋自強浸禮聖經會「永久榮譽牧師」。
堅守「板橋地區」的勇士
1975年劉牧師就到板橋開拓教會,直到2006年退休,他在板橋服事超過30年,談起「板橋牧者聯禱會」,他懷念當初一起在板橋傳福音的老同工,林伯雄牧師(安息)、林捷標牧師、鄭新教牧師(安息)、許信一牧師(安息)和他,為了共同在板橋地區傳福音,面對厲害的屬靈爭戰,開始有「福音聯誼會」,後來因地區的需要才有「板橋地區的教會聯禱會」。
板橋是個基層群體聚集的地區,能夠在這裡牧養教會的牧者多半是積極傳福音的勇士,多年合作傳福音的經驗造就夥伴的關係,牧者之間的感情十分融洽。雖然當年開拓的老牧師有些已經回天家,但更多年輕的牧者起來接續傳福音的使命,他們敬重老牧師, 關係密切如同師徒、父子般,常向他們請教牧會的經驗,有時候甚至會帶他們去郊外踏青。
在基層地區牧養教會,最大的困難就是會友流失率很大,常常因為整個大環境的不景氣,基層群體第一優先會顧慮到民生問題,所以主日工作、奉獻減少,是很平常的事情,教會常常會面臨經費不夠用的窘境,所以牧師生活費用有時候不能如期發出,僅能分次在每週主日後才補上。這種情況下,沒有選擇都會地區的大教會,能夠留在板橋牧養教會多年的傳道人,也多半是信心勇士。
堅守「神的兒女」的身份
牧養基層教會多年,本身沒有多餘的積蓄,教會給牧者的退休金早於牧會期,分散在每月支付,面對退休最大的問題是住處的安排。幸好在1998年時,因為牧師宿舍嚴重漏水,就在需要購屋款之際,妻舅借款幫助下,有了頭期款及向銀行貸款(20年)買了現在居住的房子。加上教會會友的奉獻,贈送了所需的電器和傢具,讓退休的老牧師能夠有個棲身之處,這是上帝對「神的兒女」設想周全的看顧。
年輕時就有肝異常的問題,保險公司不接受牧師保險。退休後仍協助一些教會在講道、領聖餐、執事、教會同工訓練會等事工;劉牧師忙碌,身體非常容易疲累。2007年「浸禮聖經會」為了對大陸青 年,在香港嶺南大學舉辦靈修會,邀請他去當大會講員。當時因為師母才剛開過刀需要休養,沒有陪伴他去香港。劉牧師在四天三夜營會期間,會後和有需要的年輕人陪談和禱告,幾乎每天都很晚睡覺,沒想到在最後一天的凌晨三點開始,因食道靜脈瘤破裂大量吐血。由於牧師個性拘謹擔心打擾別人,加上自己獨住一個房間, 沒有人發現他有異狀,他堅忍支撐到到六點半,有人起床才去敲門請同工叫救護車送到醫院。這次靈修會許多年輕人,看見劉牧師為主擺上忠心的榜樣,全場的人幾乎都認罪悔改,少數沒有信主的人也決志接受耶穌。
因為有「肝硬化」的病史,劉牧師除了健保沒有任何的保險,香港的醫療費用太大,要求回台灣醫治,不想驚動別人的劉牧師,是因為「板橋牧者聯禱會」主席邀請他同去探望當時生病的鄭新教牧師,才得知劉牧師已經躺在榮總住院一段時間。因為他有水腫和腹水,黃疸.....所以醫生建議他每二至三週要住院一次,每次要打高蛋白、營養針、補肝藥、利尿劑等,許多費用都要自費,造成家中很大的經濟負擔。
劉牧師說:「不問『為什麼』,而問『有什麼益處』,因為神的兒女所受的苦都是有益處的。不用『如果是』,而用『幸好是』…『幸好是』在香港住兩天醫院(用了 6600港幣)而已;『幸好是』師母沒有跟去香港(師母語言不通又人生地不熟);『幸好是』我沒有昏迷,肝硬化食道靜脈瘤曲張破了6個洞連續4次的大量吐血,吐了快一臉盆的血,『幸好是』沒有昏迷了。這些都是上帝對神的兒女的恩典、神的保守,所以總是要感謝」。
堅持「牧會倫理」的退休
在自強浸禮聖經會舉行設立40週年時,劉大輔牧師舉行榮退感恩禮拜,他表示不是教會制度規定,年齡滿65歲,或是牧會超過30年要退休,而是他覺得這是 「牧會倫理」,為了傳承的需要,是交棒時機了。如同傳道書9章11節「我又轉念:見日光之下,快跑的未必能贏;力戰的未必得勝;智慧的未必得糧食;明哲的未必得資財;靈巧的未必得喜悅。所臨到眾人的是在乎當時的機會。」,能夠有機會給人就要給人,有機會給上帝就要給上帝,要抓住當時的機會。
劉牧師最後說:「我的蒙恩、得救,蒙召委身做傳道人都是在浸禮聖經會裡面,12歲就接觸,到現在都沒有離開浸禮聖經會,已經有56年的時間了。退休是希望交棒給年輕的傳道人,帶給教會新的突破…」為了讓教會有新發展,也為了不影響接任的牧者,他強迫自己在半年至一年之內,不到原本的教會聚會、講道。
他也表示自己深受海外宣教士的影響,雖然牧養的教會弱小,還是回饋海外差會在教會辦「差傳年會」,鼓勵教會在自己不足的情況下對海外差會奉獻,當教會開始對外奉獻時,教會也蒙受祝福,後來經費也足夠為更多的福音機構奉獻。他說:「對神過去所行的要追想,如詩篇第77篇11-12節『我要提說耶和華所行的; 我要紀念你古時的奇事。我也要思想你的經營,默念你的作為。』對古代的事情,古時的奇事要用心去追想,要記得。而且要沉思、要思想、要回憶並且要提說出來。」我們需要把握時機,心存感恩,若能夠用一句話、一張卡片向你應該感謝的人來表達,私下也好,公開也好,總是要存感謝的心,也要做出來。何況對上帝的 恩典,更是要懂得獻上自己,為主所用。

 

 首頁Home/ 本土信徒總檔 / 教會史話總 / 宣教師人物總檔 / 外國神父修女列傳 / 日人列傳總檔 / 原住民信徒 /  諸家論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