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歷史 血統の由來」 (介紹)

 

劉克全 2003.10.19 此文原載於劉克全編《永遠的劉瑞山》2004年刊  

青雲阿公大正四年(1915)所(日文原文)

「祖父劉光求原籍住泉州府城內孝悌巷,丙戌狗文政九年舊曆拾月參日生,貳拾四歲時從軍來到台灣,有事業基礎後,娶李氏朗為妻,育有男子四人,女子一人。西曆一八八七舊曆六月五日以六十二歲高齡逝世,葬於台南耶穌教公塚,四男及一女的名字排序如左:
劉麒麟 劉大粒 劉瑞山 劉阿金 劉錫五 。 四兄弟很早分家後,各自創業,劉瑞山與劉錫五以後合作出資在金葫蘆(今元會境)開設一間雜貨商,商況日盛,累積信用,待人和氣,顧客愉快,生意興隆,慢慢起色,成為台南市屬一屬二的商行。
長兄經營菜剟業,後到卑南和生番熟番買賣,於台南本家去世,享年四十九歲。
二兄到現在同樣在元會境開雜貨店,幾年前,劉錫五移居到元會境乙二五三番地居住,而七八年前,本店和源商號遷移到府東巷街乙九番地,以後的狀況,如同現在 以上
兄弟中有許多子女,第一房及第四房各有一、二人早夭,各房子女數合計三十人,第一房夫妻早逝,子女託三房撫養成長……。
各房堂兄弟姊妹的名字年齡,有:
第一房 劉子能二十五歲 子恩二十歲 主護十三 主足十二 (女)吟十一
第二房 女富二十三 幼毛十七 女玉十四 女鸞十二 女鳳十
女燕七 女憫五 壽二
第四房 女謹十九 清風十六 主照十三 女快九 雨七 珍五 」
祖父青雲所寫各房兄弟姊妹的名字,與目前所用名字略有不同,如:主足(子爵)、雨(宇治)、珍(秀珒),可能是當時青雲公身在日本,對於名字有所誤寫,或是在台書寫時,知其音,而未考其字,然而每人的年齡,經我查對,還十分吻合,這是很難得的。以上所記人名,目前僅存劉鸞(100高壽)與劉珒(86歲),其餘皆已返回天家,令人不勝噓噓。
接下來特別記載了三房劉瑞山、謝氏就等人的生日以及「家名」,如:
劉瑞山( 西紀一八六七年 慶應三年 舊曆十二月十八生,
劉氏就( 明治四年十月一日生 )
………………………………………(略)
………………………………………
……………………………………….
………………………………………
劉彩仁(明治四十一年六月二十七日 家名鶯)、
青和(子忠)、
子祥(子平)、
青江(子來)、
青波(子義)。
劉家第三代都以「子」字為名或家名,可見第二代長輩愛主之深,令人感動。如:青雲(子登)、子恩、子文、子能、子琛、子厚、子爵……。
接著還有「現今本家內的查媒嫺有三名,如左:
林氏金桂十一歲,陳氏罔腰十四歲,洪氏卻九歲。」
另還寫到僱員:
本店有六名雇人(employee)如左:張懷、鄭偉、侯天護、陳大雹、沈分別、郭註等。」 一個家族,能僱有三名女僕,六名男僕,可見人丁旺盛,家業興隆。
接下一頁寫到,根據張懷君報告的商業部狀況有五點:
一、本號之商業經營以本島之山產貨物兼外地輸入物品為大宗
二、 三、 四、………………..(略) …..
其中第四點寫到,各僱員的月薪如左
張君15元 侯君8元
鄭君7元 沈君8元
陳君8元 郭君 無
其中數字皆以蘇州文書寫,難得一見。
郭君是郭註,他的母親是劉謝就的姐妹( 或表姐妹 ) ,1915年郭註應是15歲,是否因屬少年時期,見習生不支薪?
接著寫到所有田地有約六百甲以上,家屋三十間,田地池沼歲入,粟參千五百石,稅金六千元,家屋歲入 稅金貳千元…….
以上可知,劉家於1915年時已屬大富人家,土地房產眾多,富甲府城。
接下兩頁貼有三張泛黃相片,皆為青雲阿公用當時相機所拍攝,第一張較為清晰,西紀1915年8月15日,中華民國四年,日本大正四年攝影,攝影地點還用英語寫上 In the garden of my house。
當時是日治大正時代,中華民國也剛成立不久,筆記本上寫有中華民國四年,實在很有意思。應是當時就寫上,不是後來補寫。觀其相片場景應是和源花園入口右側蓮霧樹下,樹下圓形台階我兒時仍有記憶,現已消失。相片中人物由右至左分別為: 劉主來( 青江 ) 郭註 劉主恩 張懷 劉主安 陳大雹 鄭瑋,其中劉家子弟有三人,分別是青江、主恩、主安,而主安坐在藤椅上,顯得較矮小。這張相片,難得有大房的子恩在其中,成為我考證劉家古照片中人物之依據。僱員中,郭註與陳大雹,終其一生,幾乎都在和源工作。(請參閱劉革新文章)
接下來兩張相片也是青雲公所拍攝,地點相同,是在大正四年八月十六日於府東巷內和源花園,青雲公有提到,色調不好。主角人物有「沛姆婆」及「余の大妗」。青雲公還特別於相片底下加註,沛姆婆在青雲年紀小時很疼青雲,所以幫她照相。看她盛裝且正襟危坐,頗為慎重。至於另一位青雲公的,「大妗」,應是劉謝就的兄弟的夫人,姓名正查詢中。
接下一頁寫到「現在本家の人口」,「主人一人,子女有九人,男六名,女三名,店員六人,查媒嫺三名,及乳母下女三名,伯父之子三名,總計十五人。」
大房劉麒麟夫婦相繼於1909年別世,留下年僅數歲的孩童子能、子恩、子厚、子爵、吟,由劉瑞山負起養�����責。1915年,青雲公書寫本紀事時,瑞山尚有數名小孩未誕生,她們是:秀滿、秀華、青眼。1915年瑞山48歲,要養育照顧12名子女及夫人、僱員,非有雄厚財力及愛心不可,相當難能可貴。
接下來記載了「姑母的誕生」,「舊曆七月二十二日。」但未記載出生年代,姑母應是指劉教金,推斷應生於1869年至1972年之間,因為瑞山應是生於新曆1868年1月,而劉錫五應是生於新曆1874年1月,所以劉教金應生於1869年至1972年之間。
接著寫到,「本家一日所要的米約一斗,一週約要五斗」。
-------------此文原載於劉克全編《永遠的劉瑞山》2004年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