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青年團契談起--訪陳桂芳、林信男長老

 

 首頁/  English / Japanese Entries/ 本土信徒 / 史話 / 家論述 / 宣教師 / 外國神父修女 / 原住民 日人列傳 / 賴永祥著作 馬偕周邊 / PCT/  劉家雜錄

文/楊大成 《如鷹展翅—台北東門基督長老教會六十週年回顧》2007年 6月 P. 142


淑芬:不知道兩位是否有參與青年團契?

林醫師:大概只有她桂芳長老

桂芳長老:你林醫師也有來參加聖歌隊

林醫師:那時候已經太老了

桂芳長老:我自小學三年級,主日學開

淑芬:那時候青年團契是大學生?

桂芳長老:不!也有國中生

淑芬:那時候沒有分青少年?

桂芳長老:那時候沒有少年團契,只有初中生

淑芬:都可以參加囉!那時候的聚會方式是怎樣?因為有那麼多不同的年齡層?

桂芳長老:可能是..我也是比較大一點才來參加青年團契。不過那時候我比較早參加聖歌隊,那比較沒有年齡和思想的差距。

淑芬:那印象中當時還有哪些人參加青年團契?

桂芳長老:那時候有阿平,比我晚一兩年、兩���年吧!大部分的人都出國了,那時候留學的風氣太盛了!幾乎大家都出國了

淑芬:都定居在國外了?

桂芳長老:嗯!

淑芬:大概有哪些人?

桂芳長老:像那個陳鴻益、陳澤輝他的女兒、兒子,有在澳洲、在歐洲、在美洲都有

淑芬:所以現在僅剩阿平?

桂芳長老:嗯!傳吉長老也是

淑芬:那你們大學生是怎麼聚會?

桂芳長老:聚會?也是禮拜六晚上

淑芬:有人再帶嗎?

桂芳長老:多半是鄭連明牧師,我那個時代,教會的事務沒有那麼多,牧師都可以接很多事,接聖歌隊指揮,接團契輔導,帶我們去參加靈修會,陪我們打球游泳爬山

林醫師:東門教會最早期的青年團契,如果要問的話,像廖長老的弟弟廖恩加牧師,他神學生的時代這次他有跟我們去日本。東門教會最早建立最強的是青年團契,他就是說那時代葉金木牧師是不用管青年團契,那時候的青年團契的大學生都是很出名的,現在說起來像早期,聽說有台大師大的人,他們說..有人說..不曉得真的假的..沒上課但跑來教會所以那時候聽起來你記不記得蔡榮賜,他那就是最早期的,那時候青年團契最強了,青年團契活動都是自己來的。所以現在說廖恩加牧師不知道清不清楚。這是我最近聽他們說的

淑芬:那時候大家比較關心青年的是?是查經嗎?

林醫師:不太清楚!要問桂芳了!因為我1968來,那時我是實習醫生,很忙很少能參加活動,之後就去當兵了,所以等我回來差不多四年了,後來也很忙,所以我可以說幾乎沒參加過青年團契,所以當我知道東門青年團契的時候就是士正的時候了

淑芬:因為現在可以對比,現在的青年團契變比較弱,聽說當時很強,是那時青年關心的?還是時間較多?

林醫師:剛好一群進去,現在好像自己教會的考上大學後留在台北的很少?是不是這樣?

柏風:嗯!

林醫師:都去外地了,外地來的我就不清楚,來做禮拜的有介紹的有多少人就不太清楚,留下來的是比較少還是我的想法是,我們教會自己起來也留在台北,這些人也比較積極活動,這些人可以作為核心,會較熱絡那如果越來越少時,那外來剛來的要有幫助,就較困難… 

淑芬:因為桂芳長老還在忙,那請林醫師先跳著回答好了,因為上次六十週年座談會的時候,林醫師有提到當時美麗島事件時,你當時來教會,而教會的氣氛狀況?

林醫師:可能是當時別人是沒有什麼感覺,能了解的是因為那時教會主要的長老都和國民黨有關係,歐?長老就等於像當時內政部的會計長一樣,剩下主要的長老有的是做生意,除非他本來就是受壓迫,不然多少他們都會考慮到事業上,可以了解的是,不管他們內心是怎麼想,不過因為他們做生意的關係,很難表達什麼。所以主要是說教會沒有比如高牧師被抓,公會有發函給各教會,因為公報有登,請各教會為高牧師代禱,但是你若沒有訂公報的人就不清楚了。那就看各教會有沒有再禮拜報告這件事情請大家代禱,東門教會是沒有。那時候是鄭連德牧師。那我了解是一些長老跟牧師說這件事,不然這次鄭連德牧師回來可以問更清楚。過去鄭牧師是不提這件事,所以那幾年我差不多他們是都留在東門教會,那我大部分的時間是在義光教會和濟南教會。大部分的時間都在這兩個地方,所以說我就沒在東門教會作禮拜。所以東門的氣氛我是不清楚。我是覺得你教會怎麼沒有為高牧師代禱!

大成:信男長老您是何時去義光教會?

林醫師:美麗島事件後,這是還沒審判結束,因為我們那時已經開始,那時總會、高牧師娘和一些人,我們每個禮拜就有聚會,就會約幾個牧師參加,不過參加聚會的不一定是基督徒,不是基督徒也是會找她們來,像現在彰化縣縣長陳金珠,他不是基督徒,我們都有找,因為他先生也被抓去關。有些人不是基督徒,但至少開始時是長老會去找這些人出來參加聚會或是一個禮拜一次的探監,約一約大家一起去。

桂芳長老:包括林義雄

林醫師:對!林義雄他太太,他太太的哥哥、妹妹,我們都會找他們來參加聚會,大概從那時候開始,變成一個轉變,過去大家都比較不敢理,但從長老會開始,大家就比較開始會去關心這些人,那是對這件事的氣氛上是有東門教會因我沒去所以不清楚。妳桂芳長老有沒有感覺?

桂芳長老:我就沒那麼敏感,  老實說在台北市長大的小孩比較無政治意識,所以比較沒那敏感。

淑芬:那請問林醫師那時在東門教會有沒有這方面想法跟你比較類似的人?那同樣他們對這事的反應呢?

林醫師:東門教會好像沒有,至少我感覺不到有什麼人跟我談過

桂芳長老:廖長老有跟你談過?

林醫師:廖長老是生意人的立場,廖長老私底下是講,他意思是說他們不敢對這事表示關心。所以我是很清楚表示教會對這是不關心是不對的。所以那時我對鄭連德牧師和廖長老不是很客氣。那他私底下會說不是對你們不關心,大概說那樣而已..

淑芬:所以廖長老說不定因為他是生意人的立場,他不是不關心

林醫師:他私底下意思是說他不是不關心,是他不能關心,不能表示什麼

淑芬:那鄭連德牧師?

林醫師:他也是完全沒有表示,那當然是不是因為有長老說不能對這表示..這是可能的。我是聽人說我的妹婿某牧師最小的兒子???)因為他是亞洲??中心研究員,他常常出國,他就說有人要問鄭連德美麗島這事件,他鄭牧師就不想說,不想討論這事情

淑芬:林醫師您回到東門是幾年的時候?

16:00

淑芬:是洪振輝牧師的時候?

林醫師:是更早了,就是說可能有兩三年。所以像濟南教會也曾來此家庭禮拜..義光教會..不是很清楚那一年

桂芳長老:那時我也有陪他去義光或濟南教會..

淑芬:那兩三年應該滿習慣義光或濟南教會,那時是怎麼想會回到東門呢?

林醫師:也不記得了

桂芳長老:那情況比較那想一家人在一起比較方便

大成:那時士正士文都在?

林醫師:他們都在東門

淑芬:林醫師您是認為這幾年..因仰恩也有提起,教會現在這幾年對這議題也比較開放,好像跟現在社會比較同步,就您的觀察?好像在洪振輝牧師還很激烈,到盧牧師的時候大家就比較能接受這方面的社會關懷?

林醫師:我想這是全部解嚴後的改變,但還是有人很清楚的表達認為牧師不應該表達態度。對我來說,在阿扁當總統後,長老會的態度,我反而有批判,長老會不應該為民進黨的應聲蟲。所以我反而認為那關懷的角度有些錯誤。

淑芬:桂芳長老,我們剛剛討論到青年���契,因為林醫師有提到當時的青年團契很強?

桂芳長老:對!那時候有些信��座談會常常事爆滿的

淑芬:爆滿是多少人?

桂芳長老:大概就是我們聚會的地方,可能有三、四十個

淑芬:就是全部都滿?

桂芳長老:對

淑芬:那時候大家對信仰那麼追求,是因為鄭牧師會帶還是大家自己很追求?

桂芳長老:鄭牧師很會帶,他見解很精闢又很客觀,他不會說堅持己見,他可以廣納各種意見,給大家很多思考的空間,大家都覺得很不錯,可以互相討論。

淑芬:所以那時候您們的聚會都是信仰座談嗎?

桂芳長老:還是有一些比較輕鬆的,但是我們的聚會資料是刻鋼板、油印的,好辛苦喔!那時候沒有影印機

淑芬:所以都是要寫週報的人去刻?

桂芳長老:對!

淑文:好像都沒保留下來

桂芳長老:對我們圖書室整理後好多資料丟了好可惜喔!

林醫師:很多資料都不見了。

桂芳長老:那時候圖書室的作用很大,很多人就是放學後就去教會圖書室看書,後來變成大哥哥大姊姊幫還是小學的學生課業輔導,我覺得這樣會讓大家很有向心力。很多人都是以教會為家,放學就往教會跑

淑芬:好像有差?

桂芳長老:嗯

大成:那時候教會多大?還在巷子內還沒蓋出來嗎?

桂芳長老:是剛開始的時候

大成:那時團契聚會的年齡層?

桂芳長老:差不多中學生大學生

大成:那時是一個月一次,那聚會型態?是牧師帶呢?還是團契有選幹部?

桂芳長老:有選

林醫師:是每週聚會一次

桂芳長老:是信仰座談每月一次。也是有靈修、康樂、聯誼..是不是叫交誼?

淑文:那時年齡層差距那麼大,是有切年齡層還是大家在一起聚會?

桂芳長老:好像都是在一起,就大的帶小的,這樣也比較不會造成斷層。

淑芬:好像是最近幾年改的,以前好像會少契的會跑來青契聚會,那時候小輝的小舅子,亦誠還時誰忘了,像亦光的弟弟都會來,當讀大學時就自然會留下來。

大成:那當時成員都是教會子弟還是外來讀書的?

桂芳長老:是有圖書室後就很多外面的人進來,像美秀就是啊!

淑芬:那時候的圖書室是我來的那時候的圖書室嗎?

桂芳長老:靠近後面巷子

淑芬:就是那個舊的那現在教會有要設圖書室嗎?

桂芳長老:我覺得有必要喔?

林醫師:計畫好像是有!現在的問題是要多大?台灣神學院是有和我們接觸,如果我們同意,那圖書室就會是台灣神學院城區部的圖書室,他們期望是這樣,如果神學生要上山借書很麻煩,如果台北有固定的空間可以讓他們放書時,是希望可以用神學院的書讓教會公用,這就要看最後講不講的成!我記得計畫上是有

淑芬:我是認為青年都喜歡聚在一起,如果有個地方

桂芳長老:對..有個可以註腳地方

淑文:大家比較可以交誼

大成:我那時還是國中生,就看那時大哥哥大姊姊在一起聚會,就一起參加那時的少年團契。那時候有輔導嗎?因為我當時參加的時候就有輔導了

桂芳長老:那時候就是牧師兼輔導

淑芬:盧牧師有建議青年團契是否要有個青年的牧者或輔導是專職的

桂芳長老:好像明年有個年輕的牧師,也是希望我們的青年團契可以活起來

林醫師:教會如果大到某個程度,普通都是會有個主任牧師,有人負責教牧,有人負責關懷,至少有三個牧師

大成:除了信仰外,當事年輕人比較喜歡談論的議題有哪些?和社會議題有無討論?

桂芳長老:像政治議題較不能討論,所以大部分都是說學業、婚姻探討

淑芬:所以您們都喜歡看什麼書?

桂芳長老:小婦人那一種,傲慢與偏見

淑芬:那不錯,因為我這次去開新使者會議,大專青年中心的工作者說現在大學生都愛看什麼?他們說收集HOLLY KITTY磁鐵、看台灣龍捲風。

桂芳長老:像基督山恩仇記很精采

柏風:那時候不一定是六日才去教會?幾乎每天都去?

桂芳長老:有些人

淑芬:所以那時年輕人都有參加社團?

桂芳長老:那時比較少,是現在外面活動較多,不是說我們教會比較有吸引力

淑芬:所以大家沒事就來教會

桂芳長老:對

淑芬:桂芳長老,您印象中有沒有印象比較深刻的事?除了認識信男長老外

桂芳長老:印象較深的就是報佳音,在聖誕節晚會結束,大家一起在較會吃火鍋,肚子先填飽,差不多12點就出發,到天亮才回教會,差不多都是用走的。附近的會友,就會開門請大家進去,準備很豐盛,有些大概睡著,怎麼唱就是沒開門。

淑芬:有事先安排去哪些會友家嗎?

桂芳長老:應該有,有些人不曉得要等到何時,就睡著了,因為用走路速度很慢,時間很難控制

淑芬:那整晚可以訪問幾家?是唱完東西吃吃就走還是有留下來聊一聊?

桂芳長老:是都坐下,因為人太多,有稍微聊一聊,也不少戶,差不多15

淑芬:那時教會大概有幾戶人約多少?

桂芳長老:不太清楚

淑芬:幾十戶應該有吧

桂芳長老:嗯!

淑芬:是不是都去?

桂芳長老:看都是找附近一起的,像現在因為有車,所以有人就開車來做禮拜

大成:之前是只有報佳音���動嗎?

桂芳長老:現在是選擇性的,時間較短

林醫師:現在也不行,���為太晚,過幾點後就會吵到人家

桂芳長老:另外印象比較深的就是參加東海大學靈修會,沒有在那過夜,才幾個鐘頭就落荒而逃,那邊的黑灰太利害。那是鄭連明牧師帶去參加的活動。後來躲到宿舍蚊帳裡,還是不行。他們就叫我回來。那一次太利害了,差不多癢了好幾個月,一直癢就一直抓,旁邊的人還以為長了什麼髒東西,癢到抓狂。整個腳都是,不知道他的利害,所以之前沒有注意

淑芬:那靈修會是教會自己辦的嗎?

桂芳長老:是全省的,是大專學生的夏令營或冬令營,那一次是夏令

淑芬:那我們教會有自己辦靈修會?

桂芳長老:偶而會辦、小規模,我是想我們總會應該要辦青少年團契的同工或輔導的訓練營,不然都要自己摸索,不能匯集大家的力量、大家的智慧、交換意見,有時候人多一點這樣帶動氣氛,比較知道年輕人現在的需要。因為我覺得少數人在那摸索真的很辛苦

林醫師:有啦!現在有基督精兵營,那就是在訓練教會的青年

桂芳長老:那是信仰,有教如何帶動團契活動等?

柏風:精兵營我有參加,但那時我是去當輔導,那精兵營比較像靈修會,我記得總會有辦團契活動訓練,大該八週的時間

桂芳長老:現在還有嗎?

柏風:他就是一期一期的,每個週末

淑芬:那有哪些印象也比較深刻?

桂芳長老:因為當時教會要擴建,青年團契每個週末就去收破銅爛鐵。所以我在想說,我們的青年團契可以為我們教會購地蓋教育館做些什麼?大家可以思考一下,順便就凝聚大家力量共同目標,現在就是不知道來聚會要做什麼?

淑文:所以那時候四處去收?

桂芳長老:對!

林醫師:都去會友的家,

淑芬:那時感受是很辛苦但回想起來很有意義

桂芳長老:真的很有意義

淑芬:好像有共同要完成的目標

桂芳長老:對

淑芬:那桂芳長老還是林醫師都有投入原住民事工?

桂芳長老:那時我沒有,是到二宮牧師才有

林醫師:現在的原住民聚會是後來才有

桂芳長老:但之前就有原住民醫療團隊、山地服務隊,包括電器修復、拔牙齒、衛生保健、主日學、電影佈道,還有音樂見證會,節目滿豐富的

淑芬:電影佈道是青年自己講?

桂芳長老:電影佈道是去放電影,放些宗教性質的電影

林醫師:那是比較早期,可能要阿平比較清楚

桂芳長老:原住民事情你可以問阿平

林醫師:是有分階段,目前原住民聚會開始妳桂芳長老就有參加,

桂芳長老:那時是1994

林醫師:之前是我們去原住民部落,是去他們那

淑芬:那歷史是分好幾個階段

桂芳長老:那時賴史忠就是醫療福音隊,郭慧璇,紀盈好像都是有去,愛玲也有去

淑芬:後來才是二宮牧師那個階段

桂芳長老:對,哪個中間好像有間隔好久

林醫師:現在我們的都市原住民聚會開始時妳桂芳長老就有參加,那時是第一次小會派去

淑芬:都市原住民那時是洪牧師嗎?

桂芳長老:洪牧師找二宮牧師來

淑芬:二宮牧師是主要作都市原住民?

桂芳長老:對

淑芬:是不是請桂芳長老談一談當時參加的情形,那教會為何有這異象作都市原住民事工,那如何找人?

桂芳長老:洪牧師一直希望我們變成萬國萬民的聖殿,所以他也開客家語的禮拜、英語禮拜,後來剛好他認識二宮牧師,二宮牧師對原住民很有負擔,就邀請他來台北開闢都市原住民的聚會

淑芬:所以那時運作方式?

桂芳長老:二宮牧師很認真,出去原住民教會要資料,他們有青年到都市工作或圖書的資料,然後就發信請他們來參加我們的聚會

淑芬:所以是去他們的原鄉要資料

桂芳長老:對,不過我們原有些資料

淑芬:然後一個一個去找?

桂芳長老:真的很認真

淑芬:所以現在芭奈他們當時就有參加嗎?

林醫師:還沒有

桂芳長老:剛開始還沒有,但也很快,好像是第一年還第二年報佳音,人家邀他參加晚會報佳音後就開始了,就加入聚會

淑芬:有人帶嗎?

桂芳長老:江美琴就是現在的任任蔓傳道,像執事後來參加的,他是先參加日語班,二宮牧師就是從各種管道吸引大家來教堂,他也開婚姻講座,然後日語班,也開很多文化的講座

淑芬:都在東門嗎?

林醫師:不過那時候聚會人數非常不穩定,起起落落,很現在比,現在比較穩定,這幾年來比較穩定,但是那時人數變化很大

桂芳長老:他們流動性比較大,第一期有林珍珠,後來在玉神讀神學院

淑芬:那現在就您參加的感想如何

桂芳長老:感覺很好,因為很多原住民來到都市,不知要去哪聚會,就很徬徨,後來就習慣不去教會了,就離開神好可惜,現在有個地方,每個禮拜可以聚在一起享用愛餐,享受大家庭的快樂。而且大家很認真喔!好像在辦桌一樣。每次都被他們吸引到。真的不是隨隨便便,都配的很好。都輪流辦伙食

淑芬:其實自己做的和買的感覺還是有差

林醫師:因為他們聚會時間很長,因為二宮牧師那時至少兩個小時,之後再聚餐

桂芳長老:他們家庭禮拜也很長,回家都已經半夜了

淑芬:現在還有嗎?

桂芳長老:可能還有

林醫師:他們有分關懷站,他們早期都會去工地,因為哪裡蓋房子,就有一群原住民,他們不可能禮拜天來

桂芳長老:有一次就是去,由牧師開車,我們跟著去,到半路發現周圍都是墳墓,就嚇一跳,在林口那一帶。他�������徑就走墳墓,好可怕

淑文:去哪裡怎麼作禮拜?

桂芳長老:在他們的工寮

淑芬:可以休息嗎?

桂芳長老:是利用晚上

林醫師:台大體育館蓋時,我們也有去,是聖誕夜報佳音時,所以是流動性很高,所以小會也有人說,人數都沒增加,有人就會質疑,但是我認為人有沒有增加並不是重點,因為他們本來就流動性很高,來這工作之後就換地方,真正在台北縣市住的人並不多,其實我們提供的是流動的人的地方聚會。那如果住下來的,大部分就去他們自己的教會。最大的應該就是阿美族的教會,如果有固定住下來的大部分都去自己的教會

淑芬:現在任任蔓傳道回去台東,那原住民怎麼辦?

桂芳長老:有林以撒傳道,神學班剛畢業

林醫師:和以亞斯同班,應該下禮拜就來了,照理說應該八月一號報到,但兒童營的關係,所以下禮拜會來

淑芬:其實這個事工是很有意義,不能只看人數

林醫師:是不能看人數,不過現在每個禮拜二、三十人,比二宮牧師時是穩定很多〈以人數來說〉,可能還是需要他們自己的人。二宮牧師雖然是全職,但是若是他們自己人的話,可能較合適

淑文:那以前為什麼會找二宮牧師,而沒找原住民的人?

桂芳長老:可能是洪牧師在聖經學院遇到二宮牧師,他在那邊教書,談起來好像有共同的異象,就這樣開始的

大成:是從二宮牧師回去後,才去請原住民的傳道?

林醫師:要回去前就找好了,二宮牧師的理念和我們現在不一樣,他的想法是說他們是暫時在東門教會聚會,然後他們可以發展到成立教會,這是他的想法。但我是覺得不實際,他們固定下來的有自己族的教會,最大的是阿美族,而在我們這聚會的有很多族,又加上流動性很高的時候,所以要自己維持一個傳道者,是有問題的。所以我認為這是東門教會的一部分,東門教會的一個團契一個聚會的一部分,所以財務就由東門教會負擔

淑芬:他們的壓力會較小

林醫師:要靠他們自己奉獻維持傳道是很困難的

淑芬:現在還是東門教會在support

林醫師:現在所有的在會計上整個都是東門教會,所以以前再二宮牧師的時候,他們自己的奉獻都自己留著,現在就都歸給東門教會,所以現在所有需要的費用都東門教會負責,所以現在那台車也大部分是他們用

淑芬:他們要探訪用

大成:那我們和山地教會的關係是如何建立的?從何時建立的?像目前我們牧養一些教會,是怎樣的過程?從哪個牧師開始關心山地教會

桂芳長老:關心弱小教會是從盧牧師開始

林醫師:但去原住民教會是很早之前

淑芬:從鄭連明牧師之前就開始

林醫師:更早之前就開始了,鄭連明牧師時是阿平開始的,所以那時每年的聖誕節全台北附近的原住民慶祝聖誕節是在東門教會

淑芬:是連明牧師時?

林醫師:嗯

淑芬:所以這是東門教會一個傳統?從很早之前了

林醫師:阿平的一篇文章有寫,那時候就是去義診以外,聖誕節的聯合慶祝

淑芬:照您兩位對原住民的了解,我們教會還要做原住民的事工,目前就好?還是還需要什麼?如山地醫療什麼的

桂芳長老:山地醫療不錯耶!我們有很多醫護人員可以朝這方向

林醫師:我是不太贊成

桂芳長老:為什麼?

林醫師:我們設置這個,以前東門教會十年前像安和教會,但五十週年時就決定不在分設教會,所以設這個就是都市原住民可以聚會。其實這個義診,除非您可以變成經常性的,不然我的看法是沒多大的幫忙

桂芳長老:像路加傳道會就是經常性的

林醫師:路加傳道會也沒有經常性

桂芳長老:像那林醫師那

林醫師:那是路德會,但也不是經常性。比如說像這次去有很多人看,但如果沒經常性,這些人怎麼辦?

桂芳長老:轉介,比如說到山上去發覺一些問題一些病人,然後轉介到附近的醫療院所

林醫師:我的看法是需要性和迫切性是越來越沒有,在全民健保後,除非有個人常駐在那交通較不方便的地方,他們出來看病比較麻煩,就要長駐在那,要不然一個月去一次,其他的時間他還是要出來,不然如何看病

桂芳長老:我是認為醫療效果不是很明顯,至少帶去關懷,然後把福音傳給他們,也是一條管道

林醫師:每個山地部落至少有三種教會,有長老會、天主教,東部可能有真耶穌教會和安息日會,至少有三到四個,所以問題應該不是傳福音的問題,現在的情形是這樣。更大的問題是他們分的很清楚〈指教派〉。現在大部分就是天主教或是真耶穌或安息日會,本來都有了,現在的問題是真的交通很不方便的地方,沒有長駐的醫生,盧牧師是在想要去台東,那時任任蔓傳道的時候我想起來,如果沒有經常性的話,實質的幫助是沒有,要是要經常性的話,要考慮是有台東馬偕醫院或台東基督教醫院。東門教會是不太可能每個禮拜都去

淑芬:所以都市原住民是我們現在可以著力的?

林醫師:因為義診,我從學生時代就參加了,我的見解是給醫學生有機會練習,對他們沒有多大的幫忙

淑芬:反而對醫學生比較好

桂芳長老:有見習的機會、還可以去玩很開心

淑芬:現在年輕人還需要有傳遞的使命感

桂芳長老:您們有去麻園還是新光

大成:麻園有去過

桂芳長老:那時感覺如何?很興奮嗎?

大成:剛開始還會害怕,可是去靈修會感覺不錯,那輔導都會帶,會有使命會去關懷

大成:那我們除了弱勢團體,那還有哪些呢?像活水,有沒有其他動用教會的力量、青年的力量去幫忙的?

林醫師:像你們以前去的,如果每年都可以去的,那是可以做的工作。東門近幾年做的是因經濟景氣不好,有很多部落教會沒傳道者,星期一到五沒有做牧師,要去賺錢養活自己,所以我們如果可以支援,讓他們不用出去工作,因為出去工作的教會,他無法去關心會友信仰上的問題,所以那個問題還是很多。所以像他們來東門作禮拜,若他們原本在部落裡的支持者,他們的前都不會移過來,他們有很大的教會擔心是,因為部落經濟很差,所要要靠出來的人寄錢回去,那若會籍轉過來時,問題就會產生,他們就會怕,所以這就是我們要做的。不過活水泉是另一種幫忙,也不一定是原住民教會,像我們去三義教會,三義教會過去是很弱的,所以在平地也是有類似這種教會。

 

 

 首頁Home/ 本土信徒總檔 / 教會史話總 / 宣教師人物總檔 / 外國神父修女列傳 / 日人列傳總檔 / 原住民信徒 /  諸家論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