憶 ─ 我參與大安教會的點點滴滴-

 

 首頁/  English / Japanese Entries/ 本土信徒 / 史話 / 家論述 / 宣教師 / 外國神父修女 / 原住民 日人列傳 / 賴永祥著作 馬偕周邊 / PCT/  劉家雜錄

陳越美撰 「憶」《大安基督長老教會設教50週年文選集》2009年7月


大安教會設立已邁入50禧年,…我深感榮幸,我是早期的會友,也是現任的長老,趕上禧年慶,非常興奮。希望能藉此機會,回顧我在大安教會將屆五十年的歲月中,參與的點點滴滴。

1959年6月,我畢業於台南神學院宗教教育科,在學姐黃娟娟的介紹下,認識了李東輝長老。那年的夏天,幫他一起創辦李達莊幼稚園,在三張犂的住處,利用 大房子寬敞的空間,方便幼兒的學習及活動。李達莊醫師娘(李東輝長老母親)熱心愛主,將其中最大的房間借給教會使用,成為禮拜堂,這是通化教會的第二個聚會地,後來改名為三張犁教會。剛開始時,一個講台,一台幼稚園用的小風琴,幾條長椅,可容納三十多人。主日由好牧者郭鴻輝傳道主領,我司琴,沒有指揮的詩班六、七人,一起唱詩讚美主。其中有我台南神學院的學弟,戴正毅牧師唱男高音,他在附近服役,假日來母舅陳錫新長老新居診所。

戴牧師最近從國外回台,來參加聖地之旅課程,如今全音小詩班,只剩戴牧師和我們夫婦三人。想起當年,真是開心,尤其是週六晚上青年聚會,練唱詩歌的時候。 1959年夏秋,還曾一度與光復南路421巷的傳道會光復教會合併。記得那時陳招宣教士時常利用假日下午,要青年們帶著大鼓到戶外兒童佈道,特別是延吉街一帶,現在的華視、國父紀念館附近的瓦厝,當時人口密集,孩童很多。他們一聽到鼓聲就跟著走,聚集在樹下,打鼓唱詩,聽聖經故事,分卡片、糖菓,可說是很精彩的一頁。

回顧佳美腳蹤,在五十禧年慶,同時也懷念母會東門教會的開拓者,首任牧師葉金木。因為我是東門教會當年的陳養執事的媳婦,婆婆希望我能在東門教會服事,那時我們住在光復教會旁邊。有一次家庭禮拜後,葉牧師和我談話,在他輕聲慢語的聲調中,最讓我印象深刻的一句話,他說「台南神學院是屬長老教會,長老會學校出身,應該在長老教會服事」。他希望我去東門教會,後來我就開始和婆婆去東門教會聚會。

在東門教會認識了鄭連明教授,也是東門教會的第二任牧師,以及他美麗的師母蘇明昭。他們夫婦協助葉牧師,在主日學教學上,和聖歌隊的訓練。記得他那慈祥和藹的笑容,極具個人特色的牙齒,輕快的指揮,愛主,愛會友,殷勤教導及探訪,是葉牧師的好幫手,會友也日益增長,主恩豐盛。

有一次我隨著葉牧師去探訪,在臨江街與基隆路口附近,在初期創立的通化教會,認識了陳錫新長老、張婉瑟執事夫婦。欣逢教會成立五十禧年,我特別懷念前輩。 陳錫新長老於2007年12月20日待降節前,與家人享用最後晚餐後,在寧靜的夜晚安息主懷,我心中非常的難過與不捨。每逢設教週年的紀念特刊中,都有他 的文章,他不僅熱心服事,也是吳天寶牧師的知己,更是大安教會創立時的開拓同工之一。

大安教會經過了好幾次的遷移,想起最艱難的時期,教會為了要在一樓聚會,租到撞球間的店面,在通化街26號,這是第五次遷移。店面寬敞,沒有隔間,很適合聚會,後面空地天井右邊,有小廚房、衞室、及柴房。吳天寶牧師夫婦有四個男孩,將柴房整理做臥室,一家六口生活,簡單刻己。

牧師夫婦在大安教會牧會期間,不怕勞苦,仁慈可親,殷勤探訪,以基督的心愛會友,教導會友。教會逐建興旺,信徒增加,會友同心,也揀選了長輩施圖長老等同工協助吳牧師。大家都很想要有一間屬於自己的聚會場所,於是靠信心募款,會友自由認捐,購買了通化街39巷5號的房子,有了屬於自己的教會,也在吳牧師的 任內第六次遷移。

教會的成長,歷史的過去,前輩佳蹤留下了光輝燦爛的見証。宣教異象的託付與使命,上帝讓我們看見南非開拓台語教會的需要。當時的宣教事工,有其重要性和挑戰,面對上帝的呼召,明白祂的旨意,在羅聯昇牧師的帶領下,牧者與會友們同心合一,大安教會開始了宣教的工作。感謝上帝的帶領,讓我有機會參與宣教的行 列。1998年南非短宣,2003、2004年馬拉威短宣,與主同行,與主同工,體驗從未有過的生活,看見上帝榮耀的工作。

上帝引領我們前面的道路,使我們朝著異象前行。為著宣教的使命,將重建聖殿。願基督的愛再一次來激動我們,堅固我們,使教會重新得力,使我們能竭力完成上 帝在我們個人及教會的託付,將一切的榮耀都歸給祂!

 

 首頁Home/ 本土信徒總檔 / 教會史話總 / 宣教師人物總檔 / 外國神父修女列傳 / 日人列傳總檔 / 原住民信徒 /  諸家論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