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父彭士藏和他的時代

 

 首頁/  English / Japanese Entries/ 本土信徒 / 史話 / 家論述 / 宣教師 / 外國神父修女 / 原住民 日人列傳 / 賴永祥著作 馬偕周邊 / PCT/  劉家雜錄

彭明敏撰 「祖父時代」摘自《自由的滋味:彭明敏回憶錄》 第一章 我的台灣人遺產。
關於彭士藏 (1861-1945,傳道師,長老)的生涯,請參見《教會史話》 154 彭士藏長老152153、169、172 等話。彭士藏長男夭折;次男彭清標亦任傳道;三男彭清約、四男彭清靠、五男彭清良、六男彭清泉均業醫。彭明敏是彭清靠的三男。

1865年,大約我的祖父(彭士藏)出生時,英國的長老教會傳教士也在高雄設立起來。這件事對我們彭家的未來有深遠的影響。傳教士的領導人是馬雅各( Dr. J. L. Maxwell ),他是從愛丁堡大學以及法國和德國學校畢業的醫生。最初,他在高雄港開設一個小診所,數年後,又將其傳教和診所遷到較大、而在高雄以北35哩的台南。 我的曾祖父(彭根)據傳是早期歸依基督教的人十之一。
其後二十年間,長老教會曾設立學校和印刷所,印行教科書和一份以羅馬拼音的廈門語報紙《台灣府城教會報》。他們並在台灣發展先驅的醫療服務,最後在台灣南部成立了約四十個禮拜堂的聚會所。我的祖父年輕時,受僱為傳教士巴克禮(Dr. Thomas Barklay)的廚子。他歸依基督教,直到1945年去世時,他一直是台灣人基督徒生活圈中虔誠而活躍的領導人。台灣傳教史裡稱呼他為「彭牧師」,可是,他似乎沒有正式受封為牧師。對於祖母,我們知道得很少,只聽說她脾氣非常暴躁。她為祖父生了五個兒子和兩個女兒。她去世後,祖父再娶一位寡婦,又生了一個女兒。
很明顯的,我的祖父跟外國教師和醫生相處得很快樂,對於西洋文化和他周圍正在發生的迅速變化,也很感興趣。經歷兩次革命性期間,他逐漸地遠離傳統華人的生活。1850年到1895年間,台灣常成為國際爭議的焦點。西方航海國家和日本要求清廷,如果後者宣稱台灣為其領土,則應在海岸點燈劃圖並維持法律秩序。他們也要求清廷取締台灣海域的海盜,並控制居住東岸深山裡獵人頭的原始土著。當清廷滿口答應,卻不採取行動時,外國列強英國、法國、美國和日本—— 提出各種對付辦法。1874年,日本曾派了一支遠征軍,佔據了台灣南端,直到北京勉強地付出大筆賠償並採取一些改革措施為止。
1875年開始,兩位較進步的巡撫曾設法取消禁止華人移住台灣的敕令,並撤除了許多對於擴大墾居和經濟發展的阻礙。可是北京清廷未幾又失去興趣,台灣人再任由一群貪婪的中國人擺佈了。1884年,我的祖父青年時,法國封鎖了台灣,法國外籍軍團佔領了基隆。清廷再度派遣相當進步的巡撫到台灣,而法軍撤退了。其後五年,巡撫劉銘傳致力建設台灣成為大清帝國內最現代化的地區。他建築了一條由基隆到新竹的鐵路,引進郵政和電報制度,購買輪船以利台南和東南亞的貿易,從淡水到廈門佈設電線,嘗試引進電燈,在台北開設「西學堂」,試辦「官醫局」,並且清丈土地和清理賦課。1887年,台灣道昇格為中國的一省。
這些改革所以成為可能,因為台灣人比大陸華人較無傳統的負擔。外商推動海洋貿易,外國領事又駐在港口,這刺激了經濟,使其有了可觀的收穫。但是,1891年,劉銘傳被召回,而傳統的、既無效率又極腐化的由大陸來的官僚又使得大改革都歸空了。
在這個時期,像我祖父這樣的人,已經將注意力從傳統的中國轉移到西方世界了,北京的忽略和在台灣任期短暫的中國官員們的濫用職權,激怒了不少台灣人。  

 

 首頁Home/ 本土信徒總檔 / 教會史話總 / 宣教師人物總檔 / 外國神父修女列傳 / 日人列傳總檔 / 原住民信徒 /  諸家論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