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農族首位海外宣教師——全所哲牧師小傳

 

 首頁/  English / Japanese Entries/ 本土信徒 / 史話 / 家論述 / 宣教師 / 外國神父修女 / 原住民 日人列傳 / 賴永祥著作 馬偕周邊 / PCT/  劉家雜錄

 

乎南笛伴口述 里安.達那比瑪高雄原住民大專工作者編寫 《新使者雜誌》94 20066 P.33-36

全所哲牧師,布農族名BiazTakihunang192781日生,200238日去世,享年75歲。

195811月受封牧,成為中部布農族的第一位牧師。


耶穌說:「你們要到世界各地去,向全人類傳福音。信而接受洗禮的,必然得救;不信的,要被定罪。」〈馬可福音〉1615-16

■開路先鋒

19548月台中中會在埔里基督長老教會成立山地區會,第一任區會議長全所哲牧師;195710月全牧師受聘為中部布農巡迴牧師。過不久,因為受到區域廣大又 交通不方便,加上語言不同(布農語、太魯閣語、泰雅爾語),於是在區會中提案並議決通過分設布農區會。195946日,在今信義教會成立中部布農區會 (即中布中會的前身),首屆議長全所哲牧師,書記金興國牧師。

他可說是中布中會的開路先鋒,不僅如此,他傳基督福音的佳美腳蹤甚至遠到了異國的砂拉越伊班族。讓我們一起認識這位令人敬重的布農族牧師BiazTakihunang

■長輩的風範

生 於192781日的全所哲牧師,從出生到12歲以前,一直生活在北玉山山脈治茆山腰的Dongaivan聚落,日據時期的日警調查文獻指出, Dongaivan聚落是於日治前兩、三百年,由發源地Asang Daingaz移居此地。當全所哲牧師適逢學齡時,讀書必須從海拔1,400公尺高的聚落,下到郡大溪溪底,然後又爬升到郡大溪東岸1,600公尺高的 Qatungulan小學就讀。而Qatungulan區是當年日治時期的學校、日警及衛生室的所在地,也是布農族巒社群的行政區。在 Qatungulan區有一位受日本敬畏的巒社群領袖Paian Daingaz,他是全所哲先生的外公,由於來回費時費力,在開學期間,全牧師的媽媽就將他寄託於外公家,因此從小耳濡目染於Paian Daingaz的風範。

日警為管理方便,以協助闢稻田及築屋為由,誘使布農族遷移,而巒社群由於Paian Daingaz的堅持,他以堅毅的口吻對族人說:「除非他離開人世,才能將巒社群遷移。」所以巒社群一直到1938年,Paian Daingaz過世後,在無預警之下,日警強迫巒社群遷移,屬Taki-Hunang氏家族的親族,被迫遷到Asang Salitung(現居地南投縣信義鄉豐丘村)。

■死後往哪裡去……

全牧師12歲時,他的父親在一次打獵活動中被誤殺,使他心靈受創,從此對死有莫名的恐懼。18歲時,某天聽聞從花蓮來的傳教師Taliban(劉傳的講道說:「基督耶穌是死而復活的主,唯有信靠他,死後可以藉基督之名復活,並與主同在。」聽完道後,心裡對死的疑惑及恐懼頓時得到釋放,從此打開他對基督福音的渴慕,並在隨後跟從Taliban(劉傳傳教師的宣教期間,得到鼓勵, 走向獻身傳福音的道路。19522月由台中中會山地部推薦,進入玉山聖經書院特別班進修,以裝備做傳福音的事工。不過,他在學期間,備受身體心律不整之煎熬,不得不輟學回家養病。在此期間,由於當時信義鄉尚未有傳教師,他很自然的就挺身負起牧養的工作,不久病癒之後,又回學校繼續接受神學教育。

當時,由於不同教派侵入信義鄉布農族部落,擾亂、困惑當時剛啟蒙的信徒,因此台中中會於195310月,毅然決然的將全牧師召回,並派於豐丘、新鄉及羅娜等三間教會服事,也因此中斷了他在神學院的造就課程。

台中中會鑑於全所哲牧師已有實際從事牧會工作的經驗,19541月在豐丘教會設立他為宣道師,使他成為中部布農族的第一位傳道人。195811月封立為牧師,成為中部布農族的第一位牧師,也擔任中部布農區首屆議長,並且受派到花蓮、台東、高雄布農族教會巡迴佈道與施洗等事工。19604月正式受聘為豐丘教會首任駐堂牧師。

■往普天下傳福音

19715月,上帝透過基督教芥菜種會的孫雅各牧師,看見砂拉越宣教禾場的需要,於是先後派了8位預備好的台灣原住民宣教師即林金元、高清玄、陳榮福、吳明義、張天成、李學聖、曾傳火及全所哲等八位原住民牧師,前往東馬來西亞砂拉越伊班族開拓宣教的工作,全牧師就是其中的一位。他先在當地學習6個月的伊班族語,然後正式展開 其人生首次的跨海異文化宣教事工。起初他協助當地衛理公會的事工,深入伊班族的領域,並利用週末到伊班教會觀摩,開始學習用伊班母語傳講上帝的福音。由於母語帶給當地人親切感、信賴感,有認同及被認同的融入感,異文化的隔閡自然順利破除,其所傳講的基督信息很快就讓當地人接受。

全牧師在砂拉越宣教10年期間,先後被派往中部Kanowit河上游的MeruanJulau宣教區,第二次調到北方的Bitulu宣教區,而第三次短暫的派往南方的Kapit宣教區,然後回到初次在砂拉越傳教的地方,直到回台灣。

■流淚撒種的必歡呼收割

根據衛理公會文獻的紀錄,從1962年登記的5,936名伊班信徒會員,到1968年台灣開始派駐第一批宣教師至1970年的報告中,信徒會員明顯增加到7,454名。第二批之後,宣教的拓展更是加速成長,回顧台灣宣教師離開砂拉越的三十多年來,進入2005年的伊班教會,信徒人數已經成長到四萬五千人次了。

根據全牧師的二公子Tiban轉述,記得在30年前,他僅13歲即跟隨父親全牧師。有一次他參與開拓宣教區的經歷中,進入 門外吊著五十顆頭顱的長屋(Long house),吃過晚餐後,藉著微弱的煤燈,翻閱掛在板牆的《聖經》連環圖,對席地而坐的伊班人,傳講上帝的福音,8位台灣宣教師,在惡劣的環境下,憑著 聖經使徒的開拓精神,在砂拉越伊班族地區,廣傳上帝的福音,使受洗的信徒倍增,當與馬來政府簽訂10年的期限到期後,台灣宣教師先後回國。

■一生的堅持海外宣教

1983 8 月全牧師回國受聘為豐丘教會第3任牧師,但由於懷念砂拉越伊班教會的信徒,當台灣解嚴之後,毅然重回砂拉越,以短宣的方式繼續關懷伊班教會。他也不遺餘力 的呼籲中布中會及台灣其他各地的教會,能在砂拉越短宣的事工上,成為宣教有力的後盾。因此,興起協助伊班教會建堂,先後有明德教會、豐丘教會、中布中會兄 弟會、地利教會及望鄉教會,以及淡水國語禮拜堂,一起共享認捐砂拉越伊班教會建堂的經驗與喜悅。

■愛你們如同自己的同胞

當全牧師重回砂拉越時,有一位伊班青年如此對他說:「為什麼不是那些伊班話講的流利的年輕牧師回來,而是你這位年老、伊班話又不靈光的來?」全牧師回答說:「因為耶穌愛你們,我也愛你們,把你們當作自己的同胞,所以希望能一直關心你們,並能讓上帝的話根植在你們的生命裡。」

有一次回砂拉越的難忘經驗,當全牧師夫婦兩手各提了大小行李,正要走近Long house時,伊班信徒遠遠的觀望,以為是商人要來長屋推銷商品,皆不以為然的坐在高腳屋的木梯上。等到他們踏上階梯,婦人們定睛在他臉上時,大聲叫喊出已經很久沒聽到的稱謂「Apai Biong」(伊班語對全牧師的尊稱),頓時被喜出望外的信徒團團圍住,相擁而泣,場面感人。

■教育與奉獻

全牧師曾提起,初期信義鄉的布農族教會,是將各種五穀雜糧的穗子裝在一個小袋子裡,作為感恩奉獻的獻品。經過一次在淡水的研習會中,由加拿大長老教會派來的 講師教導如何使信徒樂於奉獻,並叮嚀十分之一及感恩奉獻是教會運作的力量。全牧師研習回鄉後,透過講壇大力宣導奉獻的重要,從此感恩奉獻由小袋的種子,變成一堆堆大麻袋的米,因此,有趣的現象發生了,每逢感恩節主日的講台前,必堆滿了一袋袋豐收的五穀雜糧,以及牲畜的奉獻,常常因堆疊太高而看不到講台的司 會及主理者,只有聽到聲音而看不到人的情形。也因此,信義鄉的教會成為奉獻的教會,當教會運作正常,自然就會有多餘的力量去關心部落以外的宣教事工,讓教 會愛上帝的心昇華,成為懂得施予的成熟教會。

■禁食禱告與宣教

中布中會曾經因靈恩運動混亂教會及信徒們的信仰,全所哲牧師為防止信仰生活的衝突,提議各教會每個月輪流舉行禁食禱告,並將禁食禱告的奉獻,成立海外宣教基金,除化解了當時教會的緊張,更成為海外宣教的尖兵,這就是中布中 會海外宣教基金的開始,一直到今天,還奉行著每個月一次的全中會的禁食禱告會。

■砂拉越伊班宣教事工的延續

全牧師晚年退休到生病以前,仍從不間斷地赴砂拉越短宣,在他病倒的前三年,已發現自己的體力退化許多,但他深信是上帝的安排,讓其二公子Tiban能接替他的棒子,在砂拉越繼續做傳福音及關懷的宣教工作。而全牧師也要讓伊班的信徒知道,當他因年邁而沒有能力再來關心他們的時候,希望他們也同樣歡迎他的孩子及台灣的眾教會,繼續來關懷他們,就這樣,中布中會與砂拉越的事工至今仍源源不斷。

為了能繼續全牧師對砂拉越宣教事工的關心,實現了興建教育中心的計畫,以便多方 舉辦培靈造就,培育當地的崇拜領會幹部及主日學老師,因為30年前台灣宣教師所培養的崇拜領會幹部,不是老而眼花,就是已離開人世。台灣教會更藉這中心繼續關懷伊班教會,使伊班教會在基督的愛裡茁壯而自主,並且遵從往普天下傳福音給萬民聽的大使命。

一生以主的羊為念

全牧師自195411日成為傳道人至退休時,服事上帝達44年之久。他經過台灣教會對原住民的宣教之初,以徒步巡迴傳道於花蓮、台東、高雄及南投的布農族部落,有了這樣的歷練之後,上帝自然選派他赴砂拉越傳福音。由於越事奉越甘甜,使他不辭勞苦、堅定地執著於砂拉越的宣教事工,令人景仰。

2002年3月8日,全牧師因腦中風安息主懷,享年75歲。觀其一生,相信他為基督竭力傳福音的精神及其所撒的福音種子,將不斷的傳承下來,持續發芽結果30倍、60倍、100倍,直到主耶穌基督再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