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仁豪撰 《從水晶到基督》From Crystal to Christ 書介

 
 

 首頁/  English / Japanese Entries/ 本土信徒 / 史話 / 家論述 / 宣教師 / 外國神父修女 / 原住民 日人列傳 / 賴永祥著作 馬偕周邊 / PCT/  劉家雜錄

李仁豪撰 《從水晶到基督》台灣教會公報社 初版:2020年7月 208頁。玆錄書背的語及 公報社的廣告。 

本書詳細介紹水晶教堂(Crystal Cathedral) 建造的歷史,以及其破產的原因,並從信仰來探討水晶教堂建築的神學觀點。作者提出由於創建者舒勒牧師 (Rev. Robert H. Schuller) 接受成功神學,因此朝向建立一間崇偉不平庸的卓越教堂,並堅信上帝樂意賜人財富,鼓吹奉獻,而卻不擅經營管理,終致因為建堂成本、維護費用過大,欠債太多,而教堂宣告破產,教堂被賣。
有心建立美好的教堂,是獻給上帝的一份心意,但若教會只重視外體的建築,而忽略信徒信仰的造就,與身心靈的關懷及宣教的異象,終會引起信徒的疑慮。信徒們都樂意奉獻,但終究會問為了什麼奉獻,具有信仰的意義嗎?若只宣導熱心奉獻,上帝即熱烈祝福,對認真追求信仰的信徒而言到最後必引發疑問,對只想禮拜求平安的人來說,也會因看不到恆久的祝福而減少奉獻。
本書的出版對熱衷建堂、相信成功神學的牧長與信徒,將是很好的提醒。也深願本書能激發人更多思考教會存在的意義,同心建造屬基督的團契,宣揚福音,榮神益人的教會。
目錄
張序………………………………………… 5
阮序………………………………………… 8
王序……………………………………….. 11
自序……………………………………….. 14
前 言 ……………………………………. 19
第一章 一位成功神學的提倡者………………….. 29
第二章 高樓平地起:水晶教堂發展史…………….. 42
第三章 水晶教堂的建築:一個更偉大的夢想……….. 83
第四章 水晶教堂破產………………………… 116
第五章 從水晶到基督:談建築的改變……………. 134
第六章 成功神學……………………………. 146
第七章 「水晶教堂事工」的動向……………….. 168
第八章 轉型後的禮拜堂堂區之使用規劃………….. 174
第九章 總結:聖經觀點看禮拜堂……………….. 184
附 錄 百萬女廁相片集………………………. 201
考書目…………………………………… 205  
------------------------------------
序 (王崇堯 牧師)
仁豪牧師是位多才多藝充滿熱情的傳道者,他對藝術的執著與愛好可能是來自父親李洸洋長老也是畫家的影響。仁豪牧師從小跟著父親四處觀察各種不同的事物,長大後能將藝術美感特別是教堂建築運用於他的神學思想,可說是難得的美學神學見證,我個人很榮幸也很樂意推薦此書《從水晶到基督》。
本書從美國水晶教堂的建立,到最後破產出售有詳細的解說與反省,這是現今每個教會著重於禮拜堂外觀的建築會遇到的美學與經營問題,這也是台灣各個大教會在逐漸累積經濟盈餘後為了建堂該思考的議題。我們的教會如果要重建禮拜堂,我們盼望禮拜堂將呈現怎樣的風貌來讓人們感受到神聖與美感呢?
誠如作者在書中所說,禮拜堂不只是建築,也是信仰與藝術的對話,是人與上帝及人與人的對話。因此,禮拜堂建築不只是重視教堂的外觀,也表達著教會的神學信念,並傳達給來訪者體會神聖的感受。作者由此進而討論美國加州的水晶教堂,從建立到2010 年向加州法庭提出破產申請,而於2012 年以5,700 萬美金賣給天主教會此事件,來做為水晶教堂所代表的成功神學之反省與思考。
書中提供諸多實際的反思,如建堂者舒勒牧師的歸正教會信仰背景及如何建構水晶教堂及延續其家族式的服事,這個反省值得今日一些採用家族式延續牧會的長老教會省思,當然本書的重點背後所牽引而出的所謂成功神學,也值得台灣教會深思。本書除了討論水晶教堂興建過程之歷史之外,也附有極為珍貴在其興建過程留下的歷史照片,值得大家品味細讀。一些雄偉教堂之建立,其背後一定有很多像舒勒牧師般的,持有「完美與平庸」不能妥協之信念。
在第四章所敘說的水晶教堂建築所代表一個更偉大的夢想中,作者不只分析教堂地標之建築,也探討整個教會園區及藝術品的裝置等等,這樣才會如作者所說,我們才可以從禮拜堂建堂的光鮮亮麗外表迷思中走出來,探討禮拜堂建築更實際的功能設計、整體規劃與信仰意義的表達,這對台灣教會也應有省思才對。我們絕對不是為蓋一間亮麗壯觀的禮拜堂而蓋禮拜堂,禮拜堂進出禮拜的人們、及被敬拜的上帝才是信仰意義所在。試想:如果我們在一個大多是窮人所居住的區域來蓋一間富麗堂皇的禮拜堂,就信仰而言不是很諷刺嗎?
書中有一篇幅談到教堂內外藝術品的裝置也值得大家思考,16 世紀宗教改革後,新教教會由於反對天主教之聖像崇拜,而有極端破壞教堂藝術品裝置之舉措。平心而論,信仰藝術品如作者所言是可表達我們的信仰想法,或分享我們的信仰見證,何況水晶教堂建造者舒勒牧師也有美國歸正教會新教的背景。同為改革中教會的台灣基督長老教會,其實是可鼓勵教會在經濟盈餘下來設置教堂彩繪玻璃,或購置莊嚴的電子風琴,讓禮拜能呈現美學的神學,感受上主恩典臨到人間之美善。
最後我以一篇文章〈禮拜中的真善美〉之一段感想來做為結語,盼望大家能在仁豪牧師努力撰寫的這本書《從水晶到基督》的啟發下,再次感受上帝是至真、至善、至美的上帝。
「正統派的禮拜形式也是一樣,它雖然並重『真理的信息』、『告白的善行』及『美感的禮儀』,然而由於輕忽靈恩活力及道德願望,致使它的禮拜所要呈現的真理語言,不是成為理性修辭的俘虜,就是僵化的教條說理,不但無法令人動容,反而令人更加厭煩。而其中所灌注的繁複禮儀,對靈性的培育是否有益也就令人心疑。這也說明為何正統派的教會人數一直流失。可想而知,當現代人無法在宗教世界獲得滿足(不管是真理詢問、道德願望到美感追求),他/她們只有從教堂走向講堂或劇場,在不同的世俗場所繼續對真、善、美渴望的追尋。」
台南神學院院長 王崇堯 牧師

 首頁Home/ 本土信徒總檔 / 教會史話總 / 宣教師人物總檔 / 外國神父修女列傳 / 日人列傳總檔 / 原住民信徒 /  諸家論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