擁抱台灣鄉土的社會實踐家--- 謝緯 牧師/醫師

 

 首頁/  English / Japanese Entries/ 本土信徒 / 史話 / 家論述 / 宣教師 / 外國神父修女 / 原住民 日人列傳 / 賴永祥著作 馬偕周邊 / PCT/  劉家雜錄

謝大立撰 「擁抱台灣鄉土的信仰實踐家 - 謝緯牧師/醫生 (30th Anniversary of William Sia (Hsieh Wei))」
《台灣神學論刊》2000年 No.22 p.79-102 。  

大綱:1.遺愛人間、2.視病患之痛苦為己任、3.台灣的史懷哲、4.台灣需要更多甘於付出的愚人、5.畢生奉獻於醫療服務、6.奉獻專業造福鄉梓、7.不想得大頭病、8、鼓吹青年合一運動、9.長老教會優秀領導人才、10、實踐家以行動完成使命。
1.遺愛人間
1970年6月17日,一個異常燠熱的午後,一輛白色德國小國民車,駛出南投鎮,開向一條經名間通往二林的山路。才至坑口村的時候,車子開始危危顫顫地向路邊斜滑,在一個偶然目睹的農夫來得及叫出聲之前,車子撞到路邊的一棵小樹,停在那兒。
車禍的噩耗頃刻間傳遍了山城南投。錯愕、嘆息、憂愁、悲慟籠罩了整個小鎮。許許多多的人放下工作,不約而同地湧向肇事的地點,人群愈來愈多,為的是要來見「愛他們的阿緯仙」最後一面。車頭撞凹了,但車上的人卻只那麼安祥地俯伏在方向盤上。警察和檢查官忙著拍照、驗屍。「我載回去!」「我來。」「我來好了。」突然間,許多計程車司機異口同聲地志願把屍體運回南投。平常他們對於這類差事,總是避之危恐不及,然而當日他們卻以護送他為榮。大家熱心地把面貌安詳、餘溫猶在的軀體,抬進一輛計程車。車子慢慢地掉頭,群眾面容悲戚,默默地讓出一條路,注視著車子載著他們所敬、所愛的人的身屍,向南投漸行漸遠。
整個南投都在談論南投鎮上大同醫院謝緯醫師之死。有許多人情不自禁地擠進大同醫院撫屍號啕;有幾位老太太失聲暈厥。「我們都還沒有報答您,先生,您卻去了……」她們哭著說。不計其數的素樸、貧窮農民和附近的原住民都哭了。「為什麼?這麼好的一個人,為什麼啊……」。許多虔誠的基督徒突然陷入深深的懷疑:「上帝啊!為什麼要讓他這麼早就走?…上帝啊!他是你忠心的僕人…上帝啊!我們無法瞭解你的旨意…上帝啊!為什麼……」 
2.視病患之痛苦為己任
6月17日一早,謝緯醫師在他設立的埔里基督教醫院工作了一個上午。中午回到家,立刻接替他的夫人楊瓊英醫師的診察工作。吃過午飯,每天馱負令人無法置信沈重醫療工作而疲憊不堪的謝緯醫師,到臥室假寐。但不到一會兒,楊瓊英醫師詫異地看到謝緯醫師惺忪著睡眠,在床頭穿襪子。
「今天到二林看過病,要到彰化去一趟,有人請吃飯,所以回來會晚些。」謝醫師一邊穿襪子,一邊說。「既然要休息,何不再多睡一會兒?」楊醫師說。謝醫師抬起頭來,留下最後一句永遠叫人懷念、心痛而廣為流傳的話:「我必須在兩點鐘到二林。我慢了一分鐘,病人要多受一分鐘痛苦。我不能讓病人多受一分鐘痛苦。」
據謝醫師的醫界同仁及親人皆一致地認為,疲勞過度的謝醫師,可能是在車上發生突發性心臟衰竭,早在車子失去控制,撞上路邊的樹木之前,已經棄世了。「油門鬆了,車子撞得不猛,謝醫師身上也因此沒有任何傷痕。」有人回憶說,「謝醫師一生以救人為念,在那最後的時刻,他自己固髮膚無損,但若因車禍而傷及人畜,料想也不是謝醫師所願的。」
許多愛他、關心他的人,曾經不時地勸謝醫師,不要接下那麼多工作,保重身體。然而謝醫師總是笑著說:「我必須做到死為止,死了,才能在上主的懷裡,好好地休息!」
謝醫師的工作量是令人難以置信的。謝醫師夫人楊瓊英醫師回憶道:「他每天的工作繁忙,除了在南投醫院的業務外,還奔波於埔里、二林、北門各義診醫院之間。再加上長老教會總會議長的職責,工作更為忙碌;若不是上帝的恩賜,真不知道他那永不疲倦的精力從何而來……。在家,每天清晨七時的家庭禮拜,他從沒有因任何理由缺席過;而且,縱使有時很累,每天清晨或深夜,他總是抽出時間來禱告和研讀聖經……。617日那天,當我睡眼惺忪起床時,他已坐在書桌前寫一封信有關總會事宜的信給高俊明牧師---這是他的最後一封信……。也難怪他會累垮了!縱是鐵打的,也經不起這長久的精力透支啊!」 
3.台灣的史懷哲
當史懷哲過世的噩耗一傳出,非洲的叢林立即間起一片鼓聲:「咚咚、咚咚咚……」的節奏,不斷地」在土著間傳播著:「我們的爸爸死了!」謝緯死訊傳開後,許多原住民自各部落擁進大同醫院,撫屍號啕大哭,不捨他們所敬愛的謝醫師/牧師。22日追思禮拜當天,一陣追思的鐘聲撞擊著每一顆哀愍的心,約有三千多民眾自動前來送行;教堂外五個籃球場大小的庭院上,臨時搭蓋帆布篷,排滿了高高低低的椅凳作為臨時席,一片人潮湧至大門外,走廊上、馬路邊,其中受其生前照顧的原住民就占了三分之一;教會各界及地方士紳也都趕來送行。為了供應這些送行者午餐,一時南投已買不到飯,還請人到草屯去買。謝緯遽逝,造成群眾心目中的傷痛及悼念是無以言喻。
在那個醫師仍十分稀罕的時代裡,謝緯行醫28年,身後卻十分蕭條,遺金尚不足兩萬元,去世時所穿的西褲還有補釘。他那無私和愛眾的心,以世俗的眼光看來,或許愚不可及。但若就耶穌基督的訓言來衡量「一粒麥子不落在地裡,死了,仍舊是一粒;如果死了,就結出許多子粒來。那愛惜自己生命的,要喪失生命;願意犧牲自己在這世上的生命的,反而要保存這生命到永生。」約翰12:24-25) 他就如同一粒麥子落土死,結出子粒滿地是;他的犧牲奉獻在上帝的國度裡有永恆的價值。
 4.台灣需要更多甘於付出的愚人
回顧謝緯的一生,我們不禁贊歎其對信仰之深層執著,對所信仰之上帝的全然敬畏,對所服事的群眾之徹底委身。他曾以哥林多前書410節所提「我們為了基督的緣故算是愚拙的」為題材分享「為主作愚人」的信息﹐講章內容提到「有人為國家、民族甘為愚人,有人為子女甘為愚人,保羅為基督的緣故成為愚人;而基督教醫療事業要成功,更是需要有一群愚人。」他說,好比日本的犀川一夫及彰化基督教醫院的蘭大衛就是愚拙的醫師,同時背後也有愚拙的教會支持。「比起他們,我就不夠愚拙了。」謝緯強調,有些醫師不是為了救治病患痛苦來行醫,而是為了致富享樂行醫,不關心社會群體的衛生和醫藥制度;拒絕夜間緊急出診,為避免醫療糾紛,不收重患或較麻煩的患者。這些醫師「是一種奸巧的心態,將醫術變為算術」。其結論如此呼籲:「賀川豐彥說:『你們只有少數的愚人』﹐我們需要更多的不關心金錢、謠言、地位、甚至自己本身的愚拙人們。這種愚人上帝卻將他們算作智慧的人。 」謝緯的生命﹐正如其講章所言﹐為了使上主的名得榮耀,他全然委身於基督教醫療事業,並將大部分的時間、金錢及精力投注在其中;他不在意自己的地位,更不在意別人對他的誤解,其所做所為充份展現出「為主作愚人」的服務精神。吾人深信,如此的精神亦是今日台灣社會急待向上提昇所需要一般重要力量。
5.畢生奉獻於醫療服務
謝緯行醫的年代(1946-1970)係「日本戰敗投降,國民政府接收台灣後」,該時期台灣醫療發展之脈絡,依陳永興所著《台灣醫療發展史》中的分析為
戰後的軍政亂象、通貨膨脹與經濟危機,導致當時民怨四起,行政長官公署亦疲於應付,雖然已著手接收醫療事業,然而卻無暇顧及醫療衛生,加上大批來自中國的移民,造成傳染病再度猖獗……尤其是由統計顯示,1971年以前醫療機構、病床與醫師數的成長率幾乎是零,即可瞭解當時的醫療照護體系,與人口成長不成比例,無法滿足民眾醫療需求。《台灣醫療發展史》台北:月旦出版社,19981 p.123)
謝緯身處二次戰後台灣這般的實況下,他仍懷抱著對鄉土的熱情,勇敢地做出信仰的回應。1946424日協同新婚妻子楊瓊英醫師自日學成返台,開始在山城南投行醫,與其令兄謝經醫師一同懸壺濟世,繼承父志經營「大同醫院」,於此展開醫療傳道的人生旅程。1950年起加入「山地巡迴醫療團」之行列,與呂春長牧師、孫理蓮(Lillian R. Dickson)教士以及門諾會宣教師高甘霖 (Rev. Glen Daniel Graber)牧師等同工,徒步施醫傳道,攀緣陡壁,涉行險水,沾風披露,不改其志,不畏其苦,走遍中部偏遠山區的每一角落。這般「一步一腳印」的扎實經驗,正是開啟他對貧窮人群關懷的視野,亦奠定了日後各項醫療傳道工作之基石。 19511954年,謝緯藉由孫理蓮教士大力協助下,前往美國接受一般外科之相關醫療技術訓練。其間,他先後與孫理蓮教士及鮑伯.馮德雷相互激盪下,逐漸蘊釀出設立「埔里基督教醫院」及「埔里肺結核療養所」之異象。1954831日學成返台後,隨即著手籌備兩院、所設立之各項事宜。歷經一年多劈荊斬草、蓽路藍縷過後,始得於1956年初皆紛紛掛牌營業,為埔里鄰近住民提供當下最好的醫療服務。
1960年以前,謝緯主要的工作大部分是往返於埔里與南投之間。適年,他面臨人生中另一階段艱鉅的挑戰,一方面是來自台南縣北門嶼的呼聲「請到北門嶼來診治我們這群受烏腳病無情摧毀的靈魂。」謝緯歷經一番掙扎之後,再度以信仰實踐回應美麗島上人民的苦難,接受孫理蓮教士的邀請,一同與當地的開業醫師王金河擔負起照顧烏腳病患之重責大任。一直到謝緯車禍別世前,他們未曾鬆懈、中斷過,十年如一日,默默地服事這群被當時社會所忽略、冷落的弱勢者。 另一方面,則是來自中部沿海無醫村貧病交迫之民的哀鳴「請來協助我們建立一間醫院。」謝緯在長老教會設教百週年倍加宣教運動的脈絡下,於196166日假彰化教會召集台中中會內有志之基督徒醫護人員以及傳道者共同發起組織「台中中會沿海傳道醫療團」,以醫療傳道回應骨肉之親身、心、靈的欠缺。該醫療團在鹿港、線西、芳苑、二林、大城、竹塘、水尾、草港尾、西港尾、麥西厝、三塊厝、茄投龍井等沿海鄉鎮施行巡迴醫療工作歷時三年後,遂於1964113日建立了「二林基督教醫院」,為中部沿海貧榮患者帶來極大的福澤。再者,由二林基督教醫院演生而成的「基督教喜樂保育院」,在受謝緯精神感召來台的瑪喜樂(Mrs.Joyce McMillan)太太辛勤經營三十多年來,秉著關懷生命及尊重肢體障礙孩童受教育的基本人權,協助無數小兒痲痺幼童及他們的家庭。最後,尚值得一提的是,謝緯自1957年起受長老教會總會銓衡為彰化基督教醫院董事,至1970年止,義務協助處理院務13年之久。
綜觀其一生,因著信仰使命的催逼,全然奉獻於醫療傳道工作,不僅在意醫治人肉體病痛,尚且關心人的靈魂得救。其「終生辛勞樂於助人」的犧牲奉獻,正是台灣醫療發展史上早期本土醫療傳道家偉大精神的美好見證。
6.奉獻專業造福鄉梓
台灣教會史與台灣史的互動關係是分不開的﹐彼此之間息息相關﹐正如教會是無法脫離社會而單獨存在。教會若要影響社會就必需要進入社會參與在其中﹐才可能有機會發揮作光作鹽的功效﹐同時教會也應虛心向社會學習。謝緯正是以這樣的精神參與在社會的公共事務﹐先有南投醫師公會、南投中學家長會﹐最後才是台中救濟院董事會。他特別以醫師的角色參與在南投地方的建設﹐帶動南投醫界的風氣﹐長期貢獻心力於南投醫師公會﹐其中的「八人組互助會」更是留下好的典範。據八人組成員李垂薰醫師表示﹐當年南投縣約有130140名醫師會員﹐謝緯則是在1967年被選上理事長﹐任期自19671970年﹐共三年﹐任內非常照顧醫師同業﹐處理許多醫療糾紛。另外﹐前前後後曾任四屆南投醫師公會理事長的唐嘉材醫師亦如此推崇道︰
 …由於其學識淵博﹐曾為本縣同仁推為縣醫師公會常務理事、常務監事、理事長等職﹐在職期間為服務會員﹐謀求會員間之團結﹐處理醫療糾紛等竭盡心力﹐使會務順利進展﹐厥功極偉。引《紀念集》p.157) 
事實上﹐謝緯在更早一任即是醫師公會會員眾望所歸的理事長人選﹐但因同業醫師簡氏有意競選﹐謝緯得知此事﹐即主動禮讓﹐不願為圖謀個人地位而傷公會之和氣。有關此事﹐唐嘉材和施義德二位醫師都曾提及。當年醫師公會總幹事黃天寶先生在〈為故謝理事長緯頌〉之文中也曾提到︰
 …他被選為理事長並非像近年來的一些人﹐用種種的方法去運動一般﹐其當選的經過乃是大家強拉他出來的﹐記得有一次的理事長選舉時﹐他被提名當選﹐但是有人要他讓給﹐他就毫無疑問捨棄功名﹐一口答應﹐讓賢於人﹐這種精神值得敬佩。 …引《紀念集》p.196)
謝緯在南投醫師公會理事長任內﹐原本想推動醫師同業間的互助會﹐建立一個開放式的互助團体﹐期待達成醫師資源的相互支援﹐彼此間能互助合作避免惡性搶生意而圖利計程車司機。另外還包括休假日的協調﹐以避免患者就醫時遭遇一醫難尋之窘境﹐企圖以追求「南投人民皆是南投醫師共同的患者」的理想境界。
有關「互助會」之成立動機與用意﹐可由謝緯196734日的日記中得知︰
 …那晚上是讓葉國慶來請﹐為著八人組的事有種種受人誤會的地方﹐但    是只有一項覺得大家快樂很親密來交陪這是很好的事﹐我所理想的醫療糾紛    要共同來努力這個事是還沒有很理想的進行﹐但是我覺得醫生伴有聯繫這樣很好。這八人小組﹐不是開始就是八人﹐因為那時我遇到醫療糾紛時覺得這些醫生若不團結一點是不行的﹐我就發文去召有人要參加的就讓他簽名﹐後來只有這八個人簽名要參加﹐所以變成八人組這樣。 …引謝緯日記1967.3.4) 
此八人組的成員名單為︰內科唐嘉材、內兒科施義德、小兒科葉國慶、小兒科廖名淵、婦產科李垂薰、外科張漢玉、外科楊天樞和外科謝緯本人。成員其中的楊天樞醫師在〈追憶偉人•謝緯先生〉一文中﹐描述「南投八人組」的情況如下︰
…以堅定的團結精神和甘美友愛的交流﹐為特色聞名的「南投八人組」的發起人並非別人﹐而是我所敬愛的謝先生。謝先生﹐在八年前鑑於南投鎮內的同業﹐每天診療忙錄﹐很少有交誼的機會﹐因此先生就以發起人的身份﹐召集同業有志﹐以學術交流與相互扶助為目的而組成「八人組互助會」。起初是每月一次﹐利用夜間作無定期之集會﹔在晤面時﹐大家漫談並互相交換診療經驗。承蒙先生熱心之支持和切實的指導﹐不久﹐這個「八人組」就發展成一個包含所有家族全体融融和諧的集會。引《紀念集》p.191)
 7.不想得大頭病
謝緯一生的醫療傳道事業中﹐有一大半的領域是貢獻在南投縣﹐其中包括大同醫院、埔里基督教醫院、埔里肺結核療養所、山地巡迴醫療、台中中會南投縣內的弱小教會、南投教會、中寮教會、赤水教會、竹山教會、南投醫師公會、南投中學家長會等﹐影響遍佈山地原住民部落以及平地的各鄉鎮﹐若他有意出馬競選南投縣長﹐為鄉梓謀福利建設地方﹐必定穩操勝算。但由於其呼召不在從政這條路﹐因此拒絕了許多的機會。其夫人楊瓊英醫師回憶道︰「阿緯牧師對政治沒興趣﹐所以當時有人要請他出來當縣長﹐因為認為他的票源很多﹐包括原住民和平地的。但都被他拒絕﹐他說自己不想得大頭病。 」引謝楊瓊英口述資料 1997年2月21日,「大頭病」指喜好作大)謝緯畢生的自我期許﹐於1968117日的日記中有清楚交代︰
 …但是我要明白來看我應該要走的路﹐我要走我所應該要走的路。人為了要做議員﹐用錢如用水。我為著神的國、事業﹐我依然不會輸他們用了這麼多錢。但是我確信我所走的路一定是比較有價值、正直的路﹐所以周圍在引誘我﹐要我出來選舉時﹐我都不會遲疑的就拒絕了。現在我在走的路是神容許我走的路﹐我覺得很榮耀。我覺得這是只有上帝淮許我的特權。引謝緯日記1968.1.17) 
據葉國慶醫師和林洋港的家族醫師唐嘉材表示﹐確實地方人士與國民黨縣黨部曾有意徵召謝緯以其地方名望出任競選南投縣長﹐且願全力支持。前論壇報經理黃麗川先生亦曾在〈片斷回憶永念謝緯牧師〉之文中﹐有這麼一段記載︰
…民國46年春﹐南投縣因為李國楨縣長出身草屯鎮6年的二次縣長任期即將屆滿﹐南投鎮人士為地方的建設﹐莫不一口擁護謝緯醫師出面競選縣長﹐為鄉梓謀幸福。當他是一位理想的縣長候選人﹐他的確符合賢能的條件而無愧。…從那時﹐他就婉辭大家對他的好意﹐專心於牧會和醫療的事工。引《紀念集》p.255)
謝緯是基督徒﹐同時又兼具牧師與醫師二種職份﹐他和所有的基督徒一樣﹐同時具備雙重的身份﹐一種為地上國度的身份﹔一種為上帝國國度的身份。所以﹐除了盡力奔走上帝國的使命以外﹐他仍努力盡其台灣國民的責任﹐為台灣社會貢獻一己之力。 
8、鼓吹青年合一運動
謝緯出身自南投教會,在吳天賜牧師、林川明傳道等信仰長輩的栽培、造就下,建立其信仰體系之雛型。9歲的一場大病,他面臨性命危及存亡之際,在牧長與雙親陪同、見證下,經歷病榻上祈禱與上主立「癒後獻身主僕」之誓約的神蹟。果然,19341938年間謝緯進入台南神學院接受神學專業訓練,在信仰上經歷悔改重生的轉變,在神學上致力於研究「上帝、基督與社會問題的關係」,在音樂方面受滿雄才牧師娘之啟蒙甚深。此階段除了受當時神學院教授團之培訓外,其亦深受史懷哲、賀川豐彥、宋尚節、巴克禮等基督徒實踐家之影響,為日後一切服事打造了堅固的信仰、神學根基。19479月起至19507月止,謝緯任職赤水教會義務傳道,19481217日受設立為教師,1949228日受聘為南投教會副牧師,協助吳天賜牧師等歷任駐堂牧職者治理教會事務,終生任牧職21年。
謝緯自日學成返台初期,除熱衷醫療傳道工作及教會教政外,亦積極投入青年宣教運動。當時,台灣教會在經歷二次大戰及二二八事件之重創後,亟待重整,使能得著新的力量。戰後日本投降,原先在日本政府強制下成立的「日本基督教台灣教團」就立即解散,而先前既成之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又未能順利接續運作,加上南部與北部兩大會相繼召開,各行其是,使得合一的願景陷入冬眠狀態。於此脈絡下,教會青年極力主張只有合一教會才有力量。因此,1948年在淡水舉行「臺灣全省基督徒青年夏令營」,有一千二百多名來自全台各地之青年共同參與此盛會,彼此互相推崇、合作,並有合一的意識。會中青年們發表了一封公開信,催促南北教會合一,其中「成立青年團契」與「廢除南北大會,成立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為主要的兩大訴求。青年們不僅是提出呼籲,且有進一步採取合一的行動。194872日開始籌備青年合一之事宜,謝緯正是當時的籌備委員之一,參與商討名稱、會章及事工等等。翌年53日假台中柳原教會正式成立「臺灣教會青年團契」白話字簡稱為TKC),選出會長陳朝景律師,里港教會、副會長林宗義台大醫學院教授,台北東門教會、書記鄭連坤新竹中會等幹部。果然,在青年大力鼓吹及教界各方的重視下,兩年後,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成立,青年人的異象終獲實現。引《紀念集》p.178,《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百年史》1965 p.301,《台灣教會公報》2471 p.2)
9.長老教會優秀領導人才
在參與中會方面,謝緯終其一生都未曾離開過台中中會,長期關心中會教政,熱心參與中會事務,因此使得他對中會的貢獻成了教界眾所皆知的美談。遂於1964年及1966年在中會眾議員的推崇之下,分別受選為第34屆副議長及第36屆議長,且曾任中委10年之久。中會內的同工公認其為人正直、處事謙卑、好施憐憫、仁心仁術、為善不揚、不偏不黨、既非求名,亦非求利,只為上帝聖名的榮耀與聖會之興旺。鑑此良善的動機,若遇地方教界有什麼問題難以處理時,他受派不推辭,欣然前往解決,眾人常受其信仰與人格感動,而接受他的調解,使難處得迎刃而解。正可謂為「基督的和平使者」。再者,謝緯因著自由傳道之身分,使其禮拜日常有時間四處關心支援中會內較為弱小的教會,協助站講台,主持小會、和會及受邀至各種特殊訓練會擔任專題演講之講員。他講道的特色在表達技巧上善用比喻、深入淺出、簡潔有力、絲毫不拖泥帶水、也不過分之於感情,在講章信息內容方面充實豐富、極富強烈地生命感染力、句句引人深思、扣人心弦、振奮人心,聽過他講道的人皆會有如此之共鳴。事實上,他獻身醫療傳道的生命正是一篇優美且深具說服力的講章,其中詮釋基督全然犧牲的愛之信息值得台灣人流傳千古。
1968年第15屆總會通常年會﹐台中中會鑒於謝緯不辭辛勞、不計代價地為教會聖工四處奔波﹐其甘心樂意的付出及犧牲奉獻的精神堪稱教界領袖典範,遂提名謝緯競選總會副議長一職。謝緯當時因忙於醫療傳道事務,而未能出席會議,但經由多位牧長介紹推薦下﹐仍獲半數以上之議員支持順利當選。翌年,第16屆總會通常年會中順勢被推選為擔任總會領導、決策及協調之議長職位,以勇敢的決心擔負起主所交託之重責大任。謝緯任總會副議長和議長期間﹐在宣教脈絡上正值長老教會推動繼「設教百週年紀念教會倍加運動」白話字簡稱P.K.U.)之後的「新世紀宣教運動」﹐該宣教運動雖未能像P.K.U.在教勢數量上的大量增長﹐但在神學觀念上的革新卻是不容置疑的;在政教關係方面則面臨國民政府強烈施壓、分化及滲透,要求我總會退出普世教會協會(W.C.C.),總會在腹背受敵之處境下,一直拖延至1970728日,在不得不的情勢才發表脫離普世教會協會的聲明書︰「…我台灣基督長老教會脫離普世基督教會協會﹐以示最嚴正之抗議﹐倘他日該協會之國際事務小組停止牽匪入聯合國等言論﹐我教會則可考慮重新參加﹐以促進基督信徒之合一﹐俾基督福音普傳世界。」該議案於第17屆總會通常年會中公決通過﹐且註明「其他有關建議脫離普世教協諸議案﹐一概免議。 」此一抉擇對許多身處該時空下的牧長而言是一件極其痛苦及困擾的難題。謝緯任總會議長的任內﹐委實參與許多要緊事務的研討﹐除上述外﹐值得一提的尚有「總會代表與美南差會代表共同起草之合約同意書案」 及「廢除北部大會案」等。其授命已來﹐克盡已責﹐風塵僕僕﹐奔走於南北之間﹐不辭辛勞﹐令教界同工莫不欽佩其信仰品格及服事態度。
 10、實踐家以行動完成使命
「他不是一個滔滔雄辯、具有某種天生吸引力的那種人。然而,他的力量卻來自他那徹底實踐的生活。他每一個實踐的足跡,都成為永不褪色、雄辯的、引動千萬人心的風采。」 深受基督信仰影響的台灣小說家陳映真先生在其所撰寫之<美好的腳蹤---謝緯醫師的一生>一文中,對謝緯的一生下了如此的注腳。從陳映真先生的評價中,吾人可以真實地感受到謝緯所留下最寶貴的信仰遺產---「實踐」。它同時也是二千年來基督信仰對世界產生重大影響力的關鍵因素。聖經馬太福音書七章24-25節正是記載有關耶穌基督對「實踐」之重要性的教訓,祂說「所以,所有聽我這些話而實行的,就像一個聰明人把房子蓋在磐石上;縱使風吹,雨打,水沖,房子也不倒塌,因為它的基礎立在磐石上。」由此可見,基督信仰能否充分展現,端視基督之跟隨者對其話語實踐之程度而定。謝緯因著對基督信仰使命的執著,一點一滴地付出實踐的代價,成就了他一生奉獻的道路。其中,上帝聖手引領的行跡更是斑斑可見。他一生無私的奉獻對台灣社會的影響及貢獻是不容置疑。1992年中華民國第2屆醫療奉獻獎評審委員會感佩其畢生犧牲奉獻醫療工作,深入山地及偏遠農村,甚至獻出寶貴的生命,特追贈「醫療奉獻特別獎」以示彰顯與感懷。另外,其遺愛人間的感人事跡亦被收錄在張炎憲、李筱峰、莊永明合編之《臺灣近代名人誌》第5冊。甚至,曾經多次惡意毀謗長老教會的《夏潮》雜誌,也以正面的評價「苦海燭光---悲天憫人的謝緯醫師」作為第20期的封面人物。然而,吾人相信謝緯畢生志業之影響及貢獻不僅止於這些外在的成就,其內在生命力對台灣社會基層人民的深層感染之廣闊更是不言而喻,絕非憑一人之三言兩語所能道盡。本文僅列舉一二,於紀念謝緯牧師/醫師別世30週年之際,以為後進共同感念及效法之途。
醫療服務事業的成功﹐絕對是一群人共同努力的成果。謝緯並非單打獨鬥地去完成所有的宣教異象﹐在他所參與的每項宣教工作中,都有一群同勞共若的同工們共同組成「服務團隊」:例如芥菜種會的孫理蓮教士、董大成教授;北門烏腳病院王金河醫師;二林基督教醫院的林庚申醫師、蔡陽昆醫師、黃明輝醫師、瑪喜樂女士;彰化基督教醫院的蘭大弼醫師;埔里基督教醫院的潘啟揚醫師、盧坤山醫師、賴誼照先生、陳欽耀醫檢師、徐賓諾宣教師;埔里肺病療養所的羅文福牧師、吳可免長老、黃珠心醫師、陳少聘先生、謝蜜柑女士;機動協助的劉敬成長老,司機阿機先生、張輝坤先生;南投教會牧師、長執、信徒;總、中會同工;國外支援的友人及一切醫療傳道工作的後盾---大同醫院……等,在此無法一一道盡,其中不乏有醫護人員、行政人員、教會任職者、也有粗識之無的勞苦大眾﹐他們共同譜成上帝國宣教落實在台灣歷史處境中的美好見證。在紀念謝緯別世30週年之際,吾等亦當向這一批持守「愚人精神」的團隊致上無比的敬意,因著他們默默地付出,使得台灣基層社會的弱勢族群可以得到豐沛的照料,且形塑出50年代台灣社會基層人民的文化精神。 
喜歡的經文:「世人哪!耶和華已指示你何為善,他向你所要的是什麼呢?只要你行公義、好憐憫、存謙卑的心、與你的神同行。」彌迦書6:8)
※ 來源•長青世界 BBS pct.twbbs.org[FROM: nat1.adsl.ntu.edu.tw]
 

 

 首頁Home/ 本土信徒總檔 / 教會史話總 / 宣教師人物總檔 / 外國神父修女列傳 / 日人列傳總檔 / 原住民信徒 /  諸家論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