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幸美:走過來時路

 

 首頁/  English / Japanese Entries/ 本土信徒 / 史話 / 家論述 / 宣教師 / 外國神父修女 / 原住民 日人列傳 / 賴永祥著作 馬偕周邊 / PCT/  劉家雜錄

蕭幸美撰 《台灣教會公報》 3128期 2012年 2月5-11 日。
蕭幸美. 哥斯大黎加台福教會傳道。1959年8月31日生,1984年8月30日結婚,夫婿是翁思惠牧師(翁頂傳道之六男)。 

這幾年來,我回應上帝的呼召,到各地去宣教,回首與不同文化相遇,體會上帝創造的美,也更堅定我成為基督精兵的心志。
記得當我在小學5年級,上主日學的時候,剛好老師講到上帝對亞伯蘭呼召的故事,老師告訴我們,要為各處的宣教師禱告。當時我很好奇,為什麼那些宣教師,可以像亞伯蘭一般,離開他們的本地、本族、父家,往上帝所要指示他的地去?到異地去,文化最大的差異,就是需要去學習當地的語言和生活習性,究竟是什 麼力量的驅使讓他們願意這麼做?因此我開始對他們特別敬佩,嚮往將來長大向宣教師看齊,夢想著我也可以去上帝呼召我的地方。
宣教夢想   有志者事竟成
小時候想成為宣教師的夢,並沒有因為年齡的增長而淡忘,於是在初中階段,就說服母親讓我去學一技之長,不管是音樂、烹飪及美術,都興致勃勃地拜師學 藝,預備有一天可以給神使用。為了圓我的夢想,有一天我的母親,很努力地為我安排暑假到親戚開的產房實習,去見習如何為產婦接生新生兒。她認為很多窮鄉僻壤的地方,都需要助產士��忙接生。當時我還是很青澀的少女階段,第一次看見血淋淋的嬰兒,從撕裂的產道拉出,忽然天旋地轉,眼前一片���黑;這事差點讓我的夢想打退堂鼓。上帝憐憫讓我學習到,上帝不斷地對約書亞說:「不��怕,我與你同在,我要幫助你,我要賜給你力量,我絕不撇下你,也不離棄你。你要����,要勇敢。」因著神話語的安慰,我變勇敢,沒有退縮。
為了能夠上山下海,我開始訓練自己的體力,住校期間每天長跑,將自己訓練成愛好運動的選手。大學時代,參加了各種宣教機構舉辦的短宣團,也和醫學院的學生一起宣教,到澎湖及蘭嶼或原住民部��做醫療傳道。剛開始,我都不知道如何配搭服事,只���會搬桌椅、掃地、掃廁所,後來學會影印、發傳單及帶團康,到學會編排教材、寫劇本、變魔術、做投影及講課;從菜鳥到老鳥,打雜清潔等基本項目,並沒有因此省略,反而每次到一個新的地點,為了減少給接待單位負擔,我們會提前去整理居住的場所,離開的時候,也希望為下一個短宣隊著想,留下好的印象,整齊乾淨地離開。
文化差異   學習適應接納
我就讀神學院時,有一個必修的宣教課程,教授帶我們一群學生從美國去波多黎各,這兩個月跨越文化的學習。教授在出發前,要求我們先研讀當地民俗風情、歷史文化、地理等資訊;其他如語言、氣候、通訊、兌換金錢、資源應用等,讓我們在緊急應變措施有備無患。常常出去宣教的人說「行萬里路勝讀萬卷書」, 很多文化上的隔閡,是百聞不如一見,令你難以想像。宣教的高難度不是語言的障礙,乃是用對方的眼光,來看待他們的文化,才有完全的接納,可以欣賞人與人之間不同之美。
我們有時候也會有先入為主的想法,但若能入境隨俗,或者願意保持開放的心,那麼人與人之間的關係重於一切,如此一來,很多問題就可以迎刃而解。像是有一回去法國拜訪世界最早設立的聾啞學校,後來在香榭大道遇到那個學校的學生,我不會法語,他們會用英文筆談,居然可以用國際手語來溝通,回來美國後,還利用視訊一直保持聯絡。語言和文字並不是造成人與人的距離,多了一種語言,多了一些國際朋友,更可以欣賞多元文化是上帝所創造的美。
又如88水災過後,我們到滅頂的小林村上面那瑪夏原住民區,鼓勵他們並與他們同住,在災區看到原住民津津有味地吃著飛鼠,也盛情的請我們吃,我們當中有人問:「為什麼要吃這麼恐怖的東西?」原住民年輕人回答:「不會啊,很甜美、很可口啊!它們是吃植物長大的喲!」事實上,水災後道路不能通行,連菜商的貨車,都不願意冒險上來,族人們凡物公用,食物很快就吃盡,如何可以餵飽將近20戶重建家園的人家?這些都是上帝所賜的嗎哪和鵪鶉啊!
2010年受命到美國南達科他州,與美國原住民蘇族印第安人相處,他們很熱情地款待我們,用他們採收的野藍莓和野櫻桃來製作果汁。雖然印第安姊妹為了買食物,要走上幾小時的路到鎮上,但每當客人要離開時,她們絕不會讓你空手離開,一定會讓你有足夠的食物和飲料在路上。我在美國印第安人的家庭裡,最常 聽到的一句話就是 ”Watecha”,就是「要記得拿食物離開」,他們會拿袋子給你裝食物,因此 ”Watecha ”就是他們文化的一部分,在那裡不會因為別人對我們的慷慨,來浪費食物。
在南美洲,國家非常開放,許多少女都穿得非常清涼,但是當地也有民風淳樸、民情保守的教會,負責的傳道人對與我們同去短宣的年輕人穿短裙上台有意 見,我只好趕緊帶著姊妹們去買長褲和長裙。短宣中,有時候並不了解對方的需要,而一味給予我們覺得應該給的東西。耶穌對於來尋求幫助的人說:「我可以為你做什麼?」這提醒助人者要和被助者有好的溝通。到一個完全陌生的地方,總會想問為什麼會如此做?或是想要去說服改變對方,其實文化沒有好與壞,只有不同。
為主出征   化心動為行動
耶穌說:「舉目向田觀看,莊稼已經熟了,可以收割了。」(約翰福音4章35節)又說:「天上地下所有的權柄,都賜給我了。所以你們要『去』,使萬民作我的門徒,奉父子聖靈的名,給他們施洗。凡我所吩咐你們的,都教訓他們遵守,我就常與你們同在,直到世界的末了。」(馬太福音28章18~20節)
願意為主宣教的人,就好像當兵的戰士,經過磨練與出操,進而隨軍隊出任務。他們是將心動化為行動,有委身的器皿,都是神所祝福的精兵。  

 

 首頁Home/ 本土信徒總檔 / 教會史話總 / 宣教師人物總檔 / 外國神父修女列傳 / 日人列傳總檔 / 原住民信徒 /  諸家論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