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明清長老——推動台灣基督教大專教育的先河

 

 首頁/  English / Japanese Entries/ 本土信徒 / 史話 / 家論述 / 宣教師 / 外國神父修女 / 原住民 日人列傳 / 賴永祥著作 馬偕周邊 / PCT/  劉家雜錄

鄭加泰撰  《新使者雜誌》29 19958

陳明清長老,19031022日出生於台南縣關仔嶺,1941年日本中央大學法學部畢業,考取日本判官,回台定居。

最後在台南定居,任律師。1951-1963年任長榮中學董事長,積極推廣設立大學的理念。1964年去世,享年61


前言

位於台南縣北端的關仔嶺,曾以溫泉鄉和旅遊勝地聞名台灣,雖然往昔風光不再,但依舊是一個令人懷念的地方。它與我們教會(特別指南部教會)走過的歷史歲月有著親密之緣,是過去��會青年辦活動、靈修會、夏令營等經常選擇的老地方。它伴隨許多年輕人的成長,以及留���許多人珍貴的回憶,至今回想起來,猶有一份溫情。提起關仔嶺,尚有一股令人截然不同的感受,迄今令人心存餘悸的陰影,那就是約四十多年前的一場大地震夢魘。風光���媚夾陳著地震陰影,這是關仔嶺給人的印象。大自然環境如此,也許人也會有月圓殘缺之面貌吧!在關仔��的時代推移洪流中,上主帶領過一個人的腳蹤,他對教會、社會、教育事工做出不可抹滅的貢獻;他就是陳明清���生,一個令人懷念的教會界名人。

◆學術之旅

1903 年10月22日陳明清生於關仔嶺,從小好學上進,從白河國小到長老教會中學(現今長榮中學);之後負笈東瀛,再從高等學校(青山中學)到日本中央大學法學 部畢業。學成居留日本一段時日,通過裁判官檢定考試,考取執業北海道判官,成為第一位台灣人(也是非日本人)在日本當判官之先例。直到二次大戰結束前數年 (約1941年),才回到台灣定居。這段學識之旅不只使他成為台灣早期的知識分子菁英,更重要的是,東瀛之旅形塑出陳明清先生的信仰、人格及知識分子的行 事作風。這一些可從他對內村鑑三、矢內原忠雄等日人的嚮往中略窺一二,可見教育形塑一個人人生觀的重要性。

◆回台定居

回台後,陳明清先生選擇在新竹落腳,於新竹地方法院當院長。戰後,因北部氣候環境不良於帶有氣喘身體的他,遂舉家南遷台南,於台南市中正路開業律師,同時可就近照顧關仔嶺的親人。此後,陳明清先生奉獻畢生精力的人生之旅,猶如鮭魚溯流返鄉,鞠躬盡粹而後已。

◆「副業」當「正業」

律師、法官是陳明清先生的專業本行,但他的女兒陳美滿女士(宋泉盛牧師娘)在訪談的回憶中,屢屢感嘆父親的本行幾乎變成一種副業。到底是什麼樣的工作使他 「本末倒置」?他如此安排人生工作的優先次序,不眠不休、執著奉獻工作為的又是什麼?無疑是做為一位知識分子對教育、社會、教會的熱忱,驅使他將這些本為 「副業」的工作當成義不容辭的使命在做。

 ◆參與東海大學之籌設

早在東海大學重新在台灣尋求建立發展之初,陳明清先生與黃彰輝牧師、黃武東牧師等,代表台灣基督長老教會參與籌設工作。當初某些唐山人視台灣只不過是大陸的一個邊陲延續,東海大學在台灣的發展,自然成為大陸基督教大學的「復校」,而聯合董事會本身也毫無台灣本土經驗,但陳明清先生等教會人士心目中卻有理想的基督教大學教育藍圖。因此東海大學的籌設,絕對不是大陸來台另起爐灶,也不是大陸邊陲的延續;他們視之為貨真價實的基督教大學教育之籌設,而且需具有台灣鄉土特色的風格。如此道述,絕非空穴來風,只要看陳明清先生擔任長榮中學董事長期間,在創校70周年(1885-1955年)的一段講詞便可窺見端倪。他說:

「將經過一個世紀的本校以此為契機, 要漸次進展為專科或學院、大學呢?或是仍然以一個中學的姿態維持原狀呢?這正是當70周年校慶之際有考究價值的問題……本校70年間以一中學對社會教界曾做過相當的貢獻,然而光復後各地普遍設立中學,那麼在今天說來,我們中學的任務早已完成,此後本校更應自然發展為一專科或學院,來為國家、社會、教界貢獻,難道現在不正是良好時機嗎?但這必須是教會大會、學校當局、校友等引為己任的。我確信除此以外就沒有一件可以作為70周年校慶紀念事業的事業了。」1 這段話適時地反映出陳明清先生對基督教大學教育之重要,並致力推動實現的睿見之士之一。陳明清先生參與東海大學的籌備,之後也代表我總會出任董事會,這正是他重視基督教大學教育的一項明證。可惜最終因以本土為主的教育理念與其他主事者不合,以致退出董事會。想必這樣的結局多少帶給他壯志未酬的遺憾。

◆執長中董事長要津

1951年起,因本身是台南開業律師,又是長榮中學校友,被選為長榮中學董事,進而受推舉擔任董事長要職,之後又連任三屆董事長(一屆3年),直到1963年才卸下董事長一職。12年間為教育、社會、學校、教會等不辭辛勞,終積勞成疾,於隔年(1964年)撒手人寰,蒙主恩召,享年61歲。 

◆日本教育考察

陳明清先生擔任長榮中學董事長之初,正是戴明福先生接掌長榮第六任校長之際。兩人合力推動校務發展。70周年校慶(1955年)過後,鑑於辦理私校困難重重,須到國外考察同類型學校,以資借鏡,經董事會通過,乃派陳明清董事長與戴明福校長同往日本參觀考察。19566月出發前往日本本州各大都市:東京、 橫濱、名古屋、京都、大阪、神戶、岡山、廣島等處做實地研究。他們在日本參觀訪問的都是教會學校,眼見這些學校大多已發展成完整的學園,有大學、高校、中學校、小學校,甚至也有幼稚園,都綜合在同一個校區裡面。陳董事長很感嘆地說:「戰敗國家能如此,為什麼戰勝國家的我們不能呢?」

◆早期長大籌設始末

此趟考察,使他們更意識到教會學校加強基督教教育之重要,以及發展大學的前瞻規畫。但當時的台灣教育環境受到政府的嚴格控制,大學設立之門依舊深鎖。1959821日的長榮中學董事會會議錄中就記載著總會代表黃武東牧師的一段致詞,他說:「首先要向舊董事會及學校當局道謝過去的努力。關於設立大專的問題,有點困難,因為教會自身沒有十分的力量,又外界沒有十分的理解,經濟力亦有問題,但是這是新董事會的課題。」3

由黃武東牧師的談話可知當時教會內外環境的限制,隱約透露教會本身尚沒有形成強烈的共識,外在政治環境亦受設限。195828日的長榮中學董事會會議錄中記載陳明清董事長的報告,他指出:

「長中已有73年的歷史,一般校友都希望設立長榮大專,現在台灣中學數目有數百校,我們將來要進一步設立大專,才能應付時代的要求……所以我們私立中學的進路要指向大專,並希望將來我們有一貫的長榮大中小學的教育機關。委託吳姑娘(Miss Galt,長榮女中剛卸任校長)回英國報告台灣教育狀況,並促進大專的成立。」4

這些話與三年前陳明清先生在長榮中學70周年校慶時所講的語氣雷同,可見當時籌設大學之理念是不斷在董事會中存在著。到了1959227日的長榮中學董事會中,陳明清董事長的報告有一項說到:
「長榮專科學校設立案,已通過總會,將向教育部申請。」

「長榮專科籌備委員名單:陳明清、侯全成、高侯青蓮、歐進安、戴明福、劉主安、黃彰輝、董大成、陳泗治、彌迪理、高瑞士。」5
總幹事黃武東牧師在致詞中也提到:

「關於設立長榮文學院案已通過總會。」6

由此觀之,設立大學的構想在當時總會內已形成共識。可惜政治教育單位沒有配合,致使許多人的雄心壯志無法如願以償,而延宕下來。7或許這件事成了陳明清先生畢生努力的遺珠之憾。

◆知識分子與普世精神的風格

除了對教育事工的熱忱之外,陳明清先生亦是當時教會內外公認的「名嘴」,許多教會、社會團體紛紛邀請他演講,他欣然接受,在所不辭。而為演講,往往不眠不休地準備研究,以不負受邀之約。當時許多人喜愛聽他的演講,因為他是當時不可多得的知識分子菁英,也是一位基督徒。早期負笈日本,以及居留日本期間,深受日本無教會主義名人內村鑑三和矢內原忠雄的影響。陳明清先生從他們身上吸取優點,諸如對知識信仰的執著、知識分子的良心、關心社會和時政等,這段期間的接觸,潛移默化並厚植了他往後一生的行事為人態度。更值得一提的是,陳明清先生的根在長老教會,卻也活躍於聖教會,絲毫不受教派門檻所囿。他興趣廣泛,女兒陳美滿女士憶起父親生前書架上擺滿各式各樣的書,宗教書籍幾乎佔據一大半空間,甚至比他的專業書籍有過之無不及。這也印證女兒先前屢屢感嘆父親的專業幾乎變成副業的真實性。可見陳明清先生對學識、信仰的探討之用心,贏得「名嘴」實非浪得虛名。這種對知識的熱忱、信仰的包容力,是現今許多宗教本位主義者望塵莫及的。當時台灣教會生態中尚未有普世觀念(ecumenical)或普世神學的形成,若以現今普世眼光視之,陳明清先生堪稱是一位有信仰睿見的普世主義者(an ecumenical man)。 

◆使命.家庭.親情

擁有律師、董事長、名嘴等頭銜,使得陳明清先生的生活坐息忙碌不堪,在全心致力外界且不斷付出的歲月裡,對家庭的關心和兒女親情相對地減少、稀薄。女兒陳美滿女士回憶到兒女與父親見面的機會愈來愈少,甚至感受到父親好像不是自己的父親一���。為公而忘私,從他女兒的話中,尚流露出往年的心酸事。這樣的遺憾,打從陳���清先生遷至台南後,就接踵而來。為了忙於忙碌的事務,許多時候自己的本行(法院的文書)往往��夜過後才能著手整理,並由女兒代為潤飾。如此長久累積,終於勞累過度,積勞成疾,付出自己的身體和家庭。���明清先生深知自己疏於對家庭的關懷,但為了公務,只得忍痛��直到驀然回首,急欲找回兒女補償失落的親情時,已時不我予!陳美滿女士談及往昔傷心處,猶有戚然感觸,只���過時過境遷,女兒眼中的父親形象,不再是抱怨,多少能體會父親一生鞠躬盡粹之努力,在遺憾之餘成為逆來順��的一股安慰。

◆結語

陳明清先生的一生,宛如他的故鄉關仔嶺,有風光明媚的人生際遇,也有地震般的壓力承受。這就是人生,世上沒有完美無缺的人。人非十全十美才為上帝所用,上帝 在每個時代使用有血有肉的人為他工作。陳明清先生就是這樣的一個人,儘管外在集滿律師、判官、長老、董事長、名嘴等頭銜於一身,然內心卻遭逢痛苦煎熬,是 造化弄人!是完美中的一點缺憾!是有得有失!是人生的真實面!或許沒有答案;或許他在上帝面前,早已真相大白。不管怎樣,我們還是看到了一位上主在那個時 代所重用的人,藉著他啟迪當時的教會與社會,是推動基督教大學教育往前的動力。他是一個基督徒知識分子,身上帶有宏觀的普世精神與信仰,是一個值得我們教 會紀念的人物。

◆附記

本文值得一提的是,筆者本欲採訪廖瑞女女士(孫鴻鎮牧師娘),他的父親與陳明清先生是親兄弟。陳明清先生小時因外公無男丁,因而過繼外公家,隨陳姓家族。原先早應登門造訪,但因事延宕下來,直到627日才聯絡上,結果令人喜出望外,宋泉盛牧師夫婦當時正在孫牧師家作客,能與孫牧師娘訪談,又可從陳明清先生兒女口中得知第一手回憶與見證,真是不可多得!感謝上帝的美意安排,也特別感謝孫鴻鎮牧師夫婦及宋泉盛牧師夫婦在27日晚上接受訪談,使得本文更加真實,且增色不少。

--------------------------------------------------------------------------------------------------

註:
1.
《長中七十周年校慶紀念特刊》,台南:長榮中學,19565月,77頁。
2.
張厚基編,《長榮中學百年史》,台南:長榮中學,19917月,325頁。
3.
〈長榮中學第31次董事會會議錄〉,1957821日,地點:長中會議室。該次會議記錄第2頁。未出版原始會議記錄。
4.
〈長榮中學第32次董事會會議錄〉,195828日,地點:長中會議室。該次會議記錄第2-3頁。未出版原始會議記錄。
5.
〈長榮中學第34次董事會會議錄〉,1959227日,地點:長中會議室。該次會議記錄第2頁。但在現今長榮管理學院簡訊中,記載當時長榮文學院的第1屆董事會成員有:陳明清、吳基福、韓石泉、陳溪圳、蘇若蘭、黃武東、侯全成、黃彰輝、高天成、董大成、盧萬得、許有才、益士德、安慕理、吳天命等15人。據載這是1956年日本考察後設立的。但到1959227日的董事會又修改為長榮專科籌備委員會,名單也作了更動。
6.
與註5的長榮中學第34次董事會會議錄同。
7.
長榮管理學院於19883月正式向教育部提出申請後成立。1993年秋正式招生。預計明年完成第二學院「公共衛生學院」之硬體設備。長榮學園正式於 1993年誕生,1994年長榮幼稚園創立,如此從幼稚園、小學(尚未)、初中、高中職到大學的完整教育體系,稱之為長榮學園。

 

 

 

 

 

 

 首頁Home/ 本土信徒總檔 / 教會史話總 / 宣教師人物總檔 / 外國神父修女列傳 / 日人列傳總檔 / 原住民信徒 /  諸家論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