懷念荷蘭婆婆 一個完美的戰爭孩子的母親

 

 首頁/  English / Japanese Entries/ 本土信徒 / 史話 / 家論述 / 宣教師 / 外國神父修女 / 原住民 日人列傳 / 賴永祥著作 馬偕周邊 / PCT/  劉家雜錄

陳美津撰 《太平洋時報》2013年9月19日。1975年陳美津和荷蘭人韋傑理(Gerrit van der Wees)結婚。婆婆在2001年8月20日清晨去世,享年86歲。此文是紀念婆婆逝世12周年寫的。 

http://www.pacific-times.com/upload/September%202013-3/7-3.jpg
1946 Gerrit and his mother

我的荷蘭婆婆是個心地善良,個性開朗,和藹可親的女人。她充滿幽默感,與她在一起,總是有說有笑,樂趣無窮。她是一位虔誠的基督教徒。每個禮拜日早上一定到教堂做禮拜,還當教會執事,時常去拜訪身體欠安的教友。她省吃儉用,卻樂善好施。每次陪她到服裝店買洋裝,她總是提醒自己,不要買太貴的,這樣才有錢留下來捐給教會和慈善機關。從她身上,我看到傑理的影子。
記得第一次與荷蘭婆婆見面是1975年。那已經是38年前了!當時我們在西雅圖結婚兩個星期之後,就匆忙的飛回荷蘭拜見公婆。想到要與素昧平生的荷蘭公婆見面,我不免緊張。在飛機上傑理不停地安慰我,「你一定會喜歡我的媽媽,她人非常好,還會說英文」。飛機大清早抵達阿姆斯特丹機場,來接我們的是傑理的母親,她當時61歲,是小學老師,非常和藹可親,她先擁抱我,然後對我說「歡迎來荷蘭」。我們在公婆家只停留短暫的兩個星期,就離開到非洲的坦桑尼亞去從事傑理的論文研究工作。等到1981年,我和傑理從美國西雅圖學成回荷定居時,才有機會認識她。
剛到荷蘭定居時,我對荷蘭的歷史文化充滿好奇心。我從荷蘭的獨立戰爭開始學,傑理總是很驕傲地說,荷蘭人為了爭取獨立,斷斷續續和西班牙打仗80年之久(1568-1648),從歐洲打到遠東。十七世紀時荷蘭佔領南臺灣,西班牙佔領北台灣,但只有短短的16年,最後被荷蘭人打敗而退出臺灣。荷蘭人歷史上最慘痛的經驗是第二次世界大戰。德國納粹軍隊1940年5月佔領荷蘭,長達五年之久。1944年的冬天在荷蘭歷史上叫做「饑餓的冬天」,因為幾乎所有的糧食都被德國納粹拿去養軍隊,荷蘭人只有挨餓。最讓我難以忘懷的是讀婆婆寫的一篇文章,題名「一個完美的戰爭孩子」。1995年10月,發表在一本雜誌。當時她已經81歲。這個孩子就是傑理。
這篇文章描寫她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時,遭受的苦難。婆婆和公公是在1944年8月結婚,等到冬天來臨的時候,她己懷有身孕,但三餐難以糊口,每天過饑餓的日子,瘦得只剩皮包骨。她描寫當時的情況:「在冰冷的氣候裡,我們排隊站好幾個小時,領配給食物,輪到我時,己經什麼都沒有了。有一次我餓得昏倒」。當時她和公公住在海牙,盟軍不斷的從英國飛過來轟炸德國在荷蘭佈署的軍事要塞。當時科技不夠發逹,炸彈丟下來,常有偏差,不但沒有炸到目標,反而炸毀整條街的民房。公婆住的房子在一次盟軍的轟炸中完全被炸毀,當時她躱在臥房的門板後面,僥倖救了她一條命和肚子裡的孩子。
我翻譯一小段婆婆寫的文章讓讀者了解當時的情況:「我先生決定回去我們的房子看能不能再找一些衣物回來,但為時己晚,整條街己被火海包圍,我們所有的一切都被燒光了。我們搬到親戚家住,我們的房間在三樓的閣樓,沒有電燈,沒有瓦斯,也沒有水。6月11日那天,在那個小小的房間裡,在蠟燭的燈光之下,在極端的貧窮當中,我們的兒子出生了,我的眼睛無法停止看著他那個完美的小身體。這實在是上帝的奇蹟。在我經歷過饑餓的冬天和炸彈的轟炸之後,竟能生下一個這麼漂亮的孩子」。每當婆婆談到這段傑理出生的歷史背景,毫無怨言,總是感謝上帝的恩典。
1946 Gerrit and his mother
1981年,我們從西雅圖回荷定居,傑理在荷政府工作,當時公公剛車禍去世,婆婆很孤單,我們決定搬到鄉下與婆婆同住。我與婆婆相處融洽,她很熱心的幫助我適應荷蘭人的生活方式。她送我的見面禮是一部腳踏車,她說在荷蘭,人人都會騎腳踏車,你非學不可。另外她還告訴我,「我拒絕和你說英文,你來荷蘭住,一定要學荷蘭文」。
為了學騎腳踏車我跌得皮破血流,幾個星期之後,總算大功告成。但是學一個新的語言難免讓我心驚膽顫。結果我發現,我的婆婆就是我最好的荷蘭文老師。她退休之前是小學老師,所以家裡有許多荷蘭文的小學教科書。我從婆婆那裡學荷蘭文之外,也學到許多有關荷蘭的文化,風俗禮節。
婆婆住的小鎮叫三山鎮,這個名字是從荷蘭文直接翻譯過來的。它位於荷蘭中部,離阿姆斯特丹有45分鐘的車程。我第一次來三山鎭是1975年,我們在西雅圖結婚後,回荷省親。在飛機上,傑理向我解釋他的故鄉叫三山鎭,那顧名思義應該有三座山了。當我們的車子駛進三山鎭,我左顧右盼,怎麼看不見山呢?只好問傑理:「山在那裡呀?」傑理指著車站附近的三個很小的丘陵,理直氣壯的説:「那就是」。
雖然看不到高山,三山鎭卻是個景色宜人的世外桃源。東南邊有一望無際養牛羊的田野和草原,西北邊有那綿連不斷的樹林。不管是農舍,或是民房,都建築的那麼優雅。
婆婆的房子就坐落在離小鎮中心不遠的一條街上。
我第一次來訪,非常驚訝,怎麼有這麼漂亮的街道。因為馬路兩邊都是看起來上百年的老樹,枝葉扶疏。而街底是個農場,遠遠就看到黑白相間的乳牛和成群的綿羊懶洋洋的在草地上吃草。傑理說他年輕時曾在這個農場上打工割草。經營這個農場的農夫和農婦後來改職成為攝影師,而農場上成群結隊的綿羊變成拍結婚照時,最詩情畫意的背景。
婆婆的房子三面被草地包圍,另一邊是車庫。荷蘭人房子的特色是窗戶很多,因為荷蘭的冬天昏天暗地,所以們喜歡陽光照耀在房間裡。客廳有兩個大窗戶,一邊面對馬路,另一邊面對花園。餐廳也有一個大窗戶面對後花園。人在房子裡,外面的景色一目了然。婆婆晚年的時候,最喜歡坐在客廳窗戶旁邊的沙發椅,看著馬路上的車水馬龍,鄰居路過都會揮手向她致意。
婆婆晚年得了糖尿病。糖尿病惡化之後,臥病在床。我和傑理從海牙搬回三山鎮與婆婆同住,日夜照顧她。而我也一夜之間變成一個萬能的家庭主婦,也讓我學到許多人生的寶貴經驗。
我一方面要照顧婆婆的醫藥飲食,另一方面也要買菜,洗衣,準備三餐。下午趁婆婆午睡的時候,抽空到花園工作,種花除草,簡直是忙得團團轉。因為忙碌,我學會安排時間,有時也會偷閒,騎腳踏車出去到三山鎭郊外的田野樹林散心。
我也學會荷蘭人的生活方式,出門購物,到銀行郵局或圖書館,一定騎腳踏車,很少開汽車。每次從超級市場回來,我的腳踏車後座旁邊兩個袋子都塞得満満的。開始的時候,騎腳踏車上街購物,總是戰戰兢兢,時間久了,也就得心應手了。
最難能可貴的經驗是,我體驗到荷蘭社會福利制度的許多好處。這個制度提供許多服務,專門照顧獨居的老年人。婆婆因為行動不方便,需要有專業人員來替她洗澡。來替婆婆洗澡的荷蘭太太長得高頭大馬,早上八點半開始工作,一天平均替五個老年人洗澡,一個星期工作四天。每次婆婆洗澡,我們都很緊張。荷蘭太太叮嚀我們:「我在樓上替你們母親洗澡,你們在樓下絶對不能開水龍頭」,因為怕熱水突然變冷水,讓婆婆受驚。
其他服務的項目包括打掃清潔房子,有專業人員來家裡替婆婆洗頭,剪髮,剪手腳指甲等等。這些服務項目的費用,看你的收入決定。
我在三山鎭當家庭主婦的生活只有短短的六個月。婆婆在2001年8月20日清晨在睡眠中安祥的走了,享年86歲。婆婆去世之後,整個房子好像失去它的靈魂,變得很空洞,我人生第一次體會到人去樓空的失落感。
在她去世之後,我們發現有關葬禮的安排,她都已交代清楚放在一個檔案裡,其他有關她的珠寶,傢俱,瓷器,繪畫,收藏品要如何分配給傑理和兩個妹妹,她都打字列表交代得清清楚楚。
最令我們感動的是,傑理十多年來,在國外讀書工作寫給她的書信,她完全保留下來。打開檔案夾,裡面琳琅滿目。傑理寫的已發黃的信,還有明信片,生日賀卡,母親節卡片等都整整齊齊的放在檔案夾裡。
婆婆曾經提過,她一生最快樂的日子是她三個孩子出生的時候。傑理是老大,有兩個妹妹。從她的衣櫃裡我們發現她保留傑理和兩個妹妹的乳齒,一束大妹妹小時候剪下來的金頭髮,還有傑理兩個星期大洗禮時穿的小禮服。另外一個箱子保留傑理小時候玩的玩具兵,和她替兩個女兒一針一針手縫的小洋裝。還有傑理小時候讀的漫畫書唐老鴨都裝訂成冊要留給孫兒女看。
婆婆的房子書架上那堆積如山的相簿累積了數十年的回憶,從傑理祖父母的結婚照,到傑理的嬰兒照,他在印尼成長的童年照,他父母慶祝銀婚的照片,還有我們在這裡慶祝十二年半銅婚的紀念照。
傑理在整理書架上的相薄時,找到婆婆在第二次世界大戰,荷蘭被德國佔領時寫的日記本,描述那一段艱苦的日子,傑理把日記本捧在懷裡,高興的像如獲至寶。但是涙流滿面,雖然我們有許多問題想問她,她已經無法回答了。
我對荷蘭婆婆有無限的懷念。尤其是看  著家裡她留給我們那些古色古香的荷蘭傢俱,總是讓我觸景生情。今年8月20日是婆婆逝世12周年,特撰此文,以為紀念。 

 首頁Home/ 本土信徒總檔 / 教會史話總 / 宣教師人物總檔 / 外國神父修女列傳 / 日人列傳總檔 / 原住民信徒 /  諸家論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