賴永祥長老史料庫 ( Elder John Lai's Archives )

 外公蕭安居牧師 

外孫 陳穎奇 撰


一、外公日治時期的略歷

外公是馬偕博士初代的學生,從小的時候就開始學習漢學,並且是自己找老師,年幼時父母親就過世。當初淡水中學,也就是今天的淡江高中要創辦的時候,馬偕博士的公子偕叡廉先生將在新店教會牧會中的外公請到學校來,擔任校務行政與舍監工作,也有教漢學,一待就是三十多年,到了日本人接辦淡水中學之後,社會上所謂皇民化運動也不斷的加強,漢學教學的空間消失,外公就辭掉了學校的工作,前去現在台北市中山北路二段中山國小附近與他的兒子同住。

二、與外公共同生活的緣起

二次大戰結束之後,淡水中學林茂生董事長再度邀請外公回到淡水中學教書及指導,同樣是教授漢學,另外也教學生書法。西元一九四七年,也就是民國三十六年,發生了「二二八事件」,外公的三女婿、我的父親――也是當時淡水中學校長的陳能通不幸遇難失蹤,行方不明,校方為了照顧我們家族的生活,便將學校一間獨棟雙拼的日式宿舍借給我們住。該宿舍因面積較小,所以商議之後,將二間宿舍走廊共同壁的部分牆面打掉,讓兩間宿舍相通,校方讓我們住其中一間,請外公來住另外一間,就這樣,我們的起居變得較方便也較舒服,也因為這樣,我們家與外公有了一段鮮明的共同生活經驗,直到民國五十二、三年左右,外公因為身體不好才離開淡水。

三、外公的漢醫能力

外公讓我們懷念的事情很多,但有一次印象特別深刻。外公年輕的時候研讀漢學,對漢藥也有研究。我的兒子能仁小的時候,有一次早晨起床後發現左手手掌突然出現一個紅點,不久之後,那個紅點竟然從手掌開始向上延伸至手臂內側,我太太十分擔心,就帶他給外公看,外公翻他的漢藥冊,叫我太太去找一種「苦桃樹」的葉子,跟生豚肝放在一起捶一捶,貼在紅點位置。經過一段時間,能仁手臂上那條紅線明顯的慢慢後退,很快紅點就消失了。當時如果去看西醫,結果一定是開消炎藥之類的。另外,親戚朋友如果生病,也會去找他,他會開藥單給他們。聽我母親說:外公的大女婿,也就是前雙連教會的牧師陳溪圳年輕時身體不好,特別是胃腸吸收能力差,時常拉肚子,外公知道了,就帶一種很普遍的藥草給他大女兒,交代煎給陳牧師服用,那種草叫「乳仔草」,在當時淡江中學校園內常可見到。他親自開的藥方與當時使用的藥書現在還保留著,名叫:《選錄驗方新編》,成書於清光緒十八年,也就是西元一八九二年。

四、外公與女兒們

夏天的時候,外公的女兒們會帶著她們的子女來淡水找他,與他同享天倫之樂,會選擇夏天來是因為淡水冬天天氣不太好。有時候也會一同坐火車到基隆的和平島去找外公的哥哥,大家都非常期待,因為每次去,都能享用到很豐富的海鮮料理,特別是小卷,回來的時候也會帶回同樣豐富的海鮮回來。不過很可惜那時候我已經在工作了,沒有跟到,不過我的太太跟子女們都有一起去過。

五、外公日常生活

外公平常的服裝,從早期常穿西裝,到後來多年著「對襟阿」裝,夏天穿絲織白色的衣服與褲子,冬天則是穿棉質暗色的衣服與褲子。禮拜天的時候就穿整齊的服裝,到台北雙連教會做禮拜。他的生活非常有規律,坐姿十分端正,做事情很準時,也很愛乾淨,那時候,我都會幫他打掃他的日式廁所,整理環境與清掃庭院、擦地板等等……。另外,他的廚藝也很有自己的特色,他在煮肉的時候,香味常常飄到我們這邊,我們一直都很懷念「外公的滷豚肉」,我太太有跟他學到一點這道菜的烹調法。平日三餐,他都是自己煮、自己吃,並沒有過來跟我們一起用餐。他十分疼愛我們這些後代,常常拿一些糖果之類的點心給我們,我的兒子能仁就常常收到他給的糖果,不過女兒斐芬年紀小,和外公相處的時間不多,就比較少得到了。

他從台北回到淡水的時候,大家都會非常期待,因為他總會帶禮物回來,而且很多是稀見的美國貨!外公的書法寫得相當好,他最喜歡「黃自元體」的書法(黃自元,1837-1918,清代書法家與實業家),並有深厚的漢學基礎。日治時期他在淡水擔任舍監時,作風是將學生一視同仁,不分台灣籍或日本籍,讓宿舍成為快樂生活的地方。

六、外公與教會界關係

最近整理舊照片的時候,時常看到他的身影出現在教會重要會議後教會界眾人與宣教師的合影中,看得出來他在教會界很受尊重,另外,他也經常出現在與淡江中學師生的合影中。外公曾經擔任淡水教會小會書記,為教會事務盡心盡力,現在淡水教會的奠基碑文也是外公寫的。

民國五十三年前後,他因為身體不適,就回到台北南京東路兒子的住所,我們總是抽空去看他,但不久過了90歲生日他就病逝了,我們非常懷念他。

 

此網站由李秀卿女士撰寫程式建置並義務作維護。如果您對本網站有任何建議或指正之處,請 聯絡我們。謝謝!

Copyright (C) 2007 年1月 [賴永祥長老史料庫 ]
修訂日期: 2015 年 08 月 16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