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爾摩沙紀事:馬偕台灣回憶錄》—介紹

 

馬偕(George Leslie Mackay)原著、麥唐納(J. A. MacDonald)編輯 林晚生譯,鄭仰恩導讀校註

台北市 前衛出版社 2007年5月出版


介紹一本《馬偕台灣回憶錄》新譯本 (附目錄)鄭仰恩

由馬偕(George Leslie Mackay)原著、麥唐納(J. A. MacDonald)編輯的《福爾摩沙紀事:馬偕台灣回憶錄》(From Far Formosa)並不是第一次翻譯成中文,之前已經有兩個譯本,分別是林耀南譯的《台灣遙寄》(台灣省文獻委員會台灣叢書譯本第五種,1959年)以及周學普譯的《台灣六記》(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台灣研究叢刊第六十九種,1960年)。儘管這兩個譯本過去對本地學者的研究有相當的助益,但也因一些翻譯上的疏失,讓人覺得不盡滿意。隨著近年來台灣史研究的熱潮,又有不少本土學者開始致力於馬偕的研究,加上舊譯本早已絕版,因而有重譯的呼聲。

本書由曾在加拿大求學工作,返台後擔任《台灣教會公報》英文版主編,也讀過神學,目前主要從事譯作的林晚生女士翻譯,由鄭仰恩老師負責校譯和註釋,並撰寫導讀,由前衛出版社印行出版。晚生姐的英文、中文、台語羅馬字俱佳,譯筆忠實、簡潔、流暢,並用心探查相關史籍文獻。我們若仔細閱讀全書最複雜難譯的第六章〈地質〉、第七章〈樹木、植物和花卉〉和第八章〈動物〉,就可以看出其用心。

馬偕當初是在加拿大教會及友人的期盼和催促下,為要讓西方英語世界的讀者能夠認識他在台灣的寶貴經驗,才委託好友麥唐納編輯、出版此書。若詳細閱讀,我們將發現書中論及台灣島嶼、土地和人民的部份佔了將近三分之二的篇幅,非常特別,加上馬偕對台灣的認識深刻廣博,在西方人士中相當罕見,充分反映當時西方開明進步的思想(progressivism)。整體而言,這是一本有關台灣島嶼及其子民的豐富記述,有別於一般宣教師的傳記或宣教實錄,也遠比許多當時前來福爾摩沙進行探險、考察旅行的報告書來得充實。

本書完整紀錄馬偕一生在福爾摩沙生活與工作的經驗,展現豐富而多元的面貌,可謂「書如其人」!

序(前言) 馬偕在本書中詳細描述台灣北海岸一帶的風土人情,以及他歷經艱辛前 往拜訪龜山島、花瓶嶼、鳥嶼(今棉花嶼)、及大嶼(今彭佳嶼)等東北方諸島的奇特景觀和經歷,非常值得一讀。 此外,他也深入描述台灣漢人、平埔族、高山原住民的族群特色、生活慣俗、宗教觀念、典章文物等,可以說鉅細靡遺。  

譯者林晚生

1946年生於台中市。先後畢業於台灣大學護理系和台南神學院神學研究所。其間曾接受公共衛生護理訓練、美國Columbia大學附屬醫院交流護士訓練及加拿大MacMaster大學神學院課程各一年。

曾任前台灣省衛生處公共衛生護理督導、加拿大醫院護士、《台灣教會公報》社英文編輯及台灣基督長老教會傳道師。目前從事書籍翻譯,譯有《生命的道路》《婦女聖經註釋:舊約》等書,文筆優美、典雅而流暢。

校注者 鄭仰恩

1957年生於汐止,成長於台北,中興大學歷史系及台灣神學院道學碩士班畢業後,於1994年獲得美國普林斯頓神學院哲學博士,現任台灣神學院教會歷史學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