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世馬偕和淡水中學

 

 

蘇文魁撰 見於部落格「從淡水的馬偕博士說起」分類:台灣北路聖會


偕叡廉 ( Dr.George Willam Mackay )是馬偕博士在1882年1月22日 在淡水所生的長子,雖然後來他被封立為牧師並獲得榮譽神學博士,但是為了和他赫赫有名的父親區隔,一般人還是稱他「偕先生」。

偕叡廉的童年是在多采多姿、充滿傳奇又熱鬧的淡水宣教士家庭過的。馬偕雖日理萬機卻是相當疼愛兒女,除了親自教育他們,1893年也帶他們回國接受兩年的西方教育。後來還將偕叡廉送到香港維多利亞英文學校去唸書,直到接獲父親病危才趕回淡水。在和家人安葬了父親後回到加拿大繼讀書, 就讀多倫多聖安得烈學院、多倫多大學,直到獲得美國麻省克拉克大學(ClarkUniversity)心理學碩士,才繼承父志海外宣道會申請赴海外宣教,也奉派回他的故鄉任宣教士。

1911年4月他與小學教師羅仁利 ( Jean Ross )小姐結婚,12月4日 終於回到闊別十年的台灣,新娘的父親羅約翰牧師(Rev. John Ross),是馬偕的深交摯友,同是出自蘇格蘭裔社區,信仰與神學觀點同樣保守堅貞。馬偕啟程往「中國某地」和第二次回台的送別會上他都參加,馬偕回國也會帶兒女去拜訪他家,那時仁利還只是小孩子。後來偕叡廉在大學時利用暑假傳教工作,也曾去羅家拜訪,這段姻緣就此締結。當然,他們也都繼承上一代的信仰風格。二世馬偕夫婦在「加拿大聯合教會」事件採取強硬的反對立場,都是受他們父親的影響。

二世馬偕的回台,對曾被馬偕個人領導了三十年的北部教會信徒自然是相當興奮,從基隆到淡水都有人放鞭砲相迎 (仁利以為台灣人生活是如此吵鬧, 後來才知放鞭砲是對他們表示歡迎)。新娘不知道淡水會成為她日後57年生活地方。

依偕叡廉的志願,他是為北部教會和台灣青年開辦一所中學而來的。他一到淡水開始研究新政府的教育制度,並向政府申請立案,也開始定出建校計畫,並向友人募款。1914年3月9日終於得到日本政府立案許可,由於該日傳統也是馬偕設教紀念日,因此近百年來成為淡水(淡江)中學的校慶日。而神學校也遷至台北雙連,空出牛津學堂校舍。

1914年4月4日,淡水中學校 ( Tamsui Middle School ) 這所台灣最早的本土子弟正式五年制中學正式開學。開學典禮極為隆重,隈本學務課長(教育廳長)、淡水支廳長(縣長)等政府官員都來參加。首任校長為偕叡廉先生。偕叡廉自創校至1935年,除三度離台由其他宣教士代行之外,偕由他任校長。此外,他在教界也相當活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