銘記道成肉身的信仰實踐—訪蘇希宗建築師  

 首頁/  English / Japanese Entries/ 本土信徒 / 史話 / 家論述 / 宣教師 / 外國神父修女 / 原住民 日人列傳 / 賴永祥著作 馬偕周邊 / PCT/  劉家雜錄

郭揚義採訪,《台灣教會公報》2654期2003年1月12日,又見於古亭基督長老教會的部落格 葡萄園--會友見證及介紹。郭揚義是台灣教會公報社記者。 蘇希宗建築師,長老,是蘇天明牧師次男。長老娘李婉瑜是李嘉嵩牧師長女。


緣起

身為一個基督徒,我曾深思著何為道咸肉身的信仰與實踐? 近日,由於課業的需要,我驚喜地在網路上找到台南神學院一篇題為「道咸肉身的教堂建築」之論文。透過這本1970年完成的道學碩士論文,以及一連串的因緣巧合,我會遇了這篇論文的作者--蘇希宗建築師,也會遇了一個基督徒對道成肉身信抑的體會輿實 踐……。「我們那時候的論文都是用手寫的,」蘇希宗指著桌上80頁厚的論文影本說道,「因為當時影印很貴,所以正本交給學校,自己也沒有存檔。」今天的這份影本是 蘇希宗最近才從南神圖書館中複印出來的。就這樣,我們三位一邊作筆記和提問,一邊聽蘇建築師分享他的生命經歷與信仰實踐。

就這麼一路服事到大

「我生命成長的過程當中,信仰佔了很大的部分。,蘇希宗回憶道,「在生活中,父親蘇天明牧師對於家庭的宗教生活有很嚴格的要求。「蘇希宗和他的姊妹兄弟每 天早上一起床,就要先打掃禮拜堂中自己的責任區。打掃完後,全家一起做家庭禮拜。禮拜完才吃早餐,然後再背書包上學。「沒做禮拜,就沒有早餐,」蘇希宗說,「每天都如此,直到我離家到外面唸大學之前。」他並說,後來姊妹兄弟們都陸續成家立業,父親也退休回到老家,蘇天明牧師每天仍與牧師娘許玉珠兩人在飯桌前讀經禱告後才吃早餐。

身為牧師的孩子,蘇希宗從小不但要參加主日學,而且也要參加成人禮拜,「只是孩童時聽不懂講道內容,坐在禮拜堂中難免分心,拿著筆塗鴉。」因此,孩童的他 常常被會友和長執敲頭指責:牧師囝仔怎麼可以這樣!』蘇希宗並透露,當年,教會早上五點半左右有清晨祈禱會,教會會友們都是參加完祈禱會才去上班。到了 晚上,若當天有聚會,他與姊妹兄弟都會先幫忙整理會場、擦拭桌椅,然後才去做功課。聽他說到這裡,想起即使到了今天,我們仍會不自覺地對兒童與牧師子有�� 當的要求,心中很是慚愧。

初中以後,蘇希宗開始擔任主日學老師,也在暑期夏季學校教小朋友白話字。通常只要一個月的時間,小朋友就可以從完全下懂到學會用白話字讀聖經了。而從小 參加教會兒童獻聲隊、聖歌隊的蘇希宗,也因此練就了一副好嗓子。在中學時候,蘇希宗更與團契友人組成男聲四重唱,每年暑假和中原佈道團到各地佈道,經由唱歌與別人分享基督的好消息。「這些美好的生命經歷都是從教會、信仰而來的,充實在我的生活當中。」蘇希宗感恩地說。

神學與建築雙專業的學習

也許是童年信仰經驗的影響,蘇希宗在大學畢業後進入台南神學院讀書,提起這段求學過程���蘇希宗娓娓說道,「唸神學院的想法其實在高二時就萌發了。」因為他 覺得神職人員是一個很值得投入的事奉。���過,蘇希宗的二姊蘇蕙蓁女士,以前瞻的眼光建議他不妨在大學畢業以後再去唸神學院,蘇希宗也接受了這個建議。

大學聯考放榜,蘇希宗意��地「吊車尾」考上中原建築系。他發覺建築是一門有趣的學問,是理工和人文的交集,橫��了哲學、社會、經濟、工程等學科。五年後他 更因自己的努力而以優異的成績畢業。蘇希宗說,當年不懂生涯規劃的他,能夠誤打誤撞進入這個領域,實在要感謝上帝的恩典。

然而,在大四、大五時,蘇希宗面臨到嚴峻的考驗;因為當時連暑期實習機會都要透過層層關係才找得到,更別提像蘇希宗這樣隻身從南部來到北部、不認識半個建 築師或營造廠而即將畢業的大學生了。這時候他想起當年「立志要讀神學院」的單純想法。蘇希宗就在當完兵後進入南神,並且在宋泉盛牧師的指導下完成道學碩士 學位。

「那時候的神學院課程十分豐富而多樣化,」蘇希宗說,「例如一位德國教授Dr.Freitag所開的基督教社會服務課程,對我就有深遠的影響。」「不過, 讀神學是一種信仰被徹底摧毀然後再重建的過程,很辛苦的。」蘇希宗接著說。當年宋泉盛牧師特別強調道成肉身的實踐神學,他建議蘇希宗未來能將神學院裡所學 到,結合大學專業發展。於是蘇希宗選擇了「道成肉身的教堂建築」做為畢業論文題目。「不自量力地用三年所學到的一點點神學,試圖把當年被視為上木工程的建 築與神學思想做連結。」蘇希宗謙虛地說道。

受派成為特職傳教師

不過,真正落實這些理念,是直到畢業以後,受派成為特職傳道師。「從南神畢業時,那個年代的長老教會是很進步前衛的,」蘇希宗表示,「因為當時長老教會有 特職傳教師條例,也積極推動工業傳道等事工,所以神學生畢業後是可以被派到工廠的呢!」蘇希宗就是依照這個條例,由中原團契畢業契友組成的中源國際公司向 長老教會總會申請,讓他受派到這家公司的設計部門工作。

剛開始,蘇希宗每天會在公司裡帶領同事一起晨更,然後才進行業務會報、開始一天的工作。他認為,若能透過同事問的互動,讓他們真正感受到一位基督徒認真行事的態度,這樣的傳福音更有影響力。另外,蘇希宗當時曾在工地遇到一位住在工寮的原住民基督徒青年,他們除了公務上的互動外,蘇希宗也時常關照他。

慢慢地,蘇希宗接觸到教會硬體方面的工作,初期是一些承建的工作,如聖公會的聖約翰座堂增改建、台大旁邊的真理堂等。蘇希宗說,這些建築也許在外表上看不 出特別之處,但是他都秉持著認真的態度和嚴謹的技術要求來完成這些工作。在往後的三十多年裡,蘇希宗陸續設計了台灣各地的許多教堂,秉持著神學教育的專業 訓練與理想,透過建築努力地實踐基督信仰。

跨入社會福利領域

1970年,蘇希宗從高雄來到台北工作。當時的台灣正面臨了「鄉村人口急速往城市流動」的社會變遷。許多從鄉下到都市找工作的年輕人,提著碎花布包著幾件 衣服的簡便行李來到台北。面對茫茫人海的大城市,他們不但常常找不到落腳處,有時還會受到壞人的拐騙。因此台灣基督教福利會就在台北火車站設立了一個工作 站,幫助這些人解決住宿與找工作方面的問題。蘇希宗意外地受到他們的邀請而進入委員會,這是蘇希宗首次接觸到的社會福利工作。

到了1977年,蘇希宗透過友人的推薦成為台北家扶中心扶幼委員,開始關心兒童福利的相關議題。之後,蘇希宗邀請長期參與長老教會彩虹事工的廖碧英,到國 際基督徒聯誼會中演講「台灣的不幸少女問題」,聯誼會後來也因此為彩虹事工籌備了募款餐會。當蘇希宗與一些友人正準備做進一步的努力時,由長老教會、浸信會、信義會、世界展望會、台北市政府、內政部等團體所共同籌備的不幸少女中途之家「勵馨園」在1988年成立。半年後,蘇希宗受邀進入勵馨的董事會,與許多朋友一起為社會中弱勢的兒童、青少年及婦女盡一份心力,也開啟了蘇希宗關懷弱勢、實踐:道成肉身」信仰理念的社會關懷之路。 1987年開始,蘇希宗擔任樂山療養院董事。他與同工們看見社會中重度傷殘成人的需要,決定籌建成人重殘養護大樓。經過長期的規劃,克服了各種困難,終於在1998年爭取到內政部的補助,並在2002年聖誕節開工了。同時期蘇希宗也參與了台東延平教會的建堂事工,並在建堂完成後受邀成為布農文教基金會的董事。「在與原住民十幾年的互動過程中,」蘇希宗說,「我發現他們有許多做事情的態度和方法很值得我們學習。」此外,十年前蘇希宗也因為業務的關係接觸到花蓮畢士大教養院,並受到宣教士邀請而參與上帝在台灣東部的事工當中。

建築中「道成肉身」的信仰實踐

蘇希宗不但在生活中努力落實信仰,他也在建築專業上致力結合信仰。蘇希宗說,「其實生活就是一種禮拜,真正的禮拜不能與生活脫節。」因此,是否要斷然地將 「聖」與「俗」的空間切割開來,就成了一件值得深思的事情了。蘇希宗表示,如果我們把抬高並鋪上地毯的講台看作是「聖」壇,那麼下面的會眾席就變成「俗 世」的空間了;如果我們把禮拜堂分別為「聖」那麼交誼廳就被「世俗化」了。長久以來我們習慣把教堂的空間聖俗二分,這其實與基督道成肉身來到世上所帶來的 訊息不甚相合。

蘇希宗曾在東部的一間教堂設計過程中與會友長執做深入的溝通。原本他們希望蓋一個長型的教堂,但是蘇希宗邀請他們一同重新思考,「現代人需要的是一位如警 察般威嚴的上帝,還是一位在生活中與我們親近的上帝?」後來教會方面也認同,應該儘量讓每個人都能接近禮拜的核心。所以最後這個教堂的平面被設計成正方形,講台置於其中一角,會眾席圍繞在旁;其他的教室、門廳等附屬空間則被安排在教堂的周圍。蘇希宗解釋,這象徵我們的生活(如教育、交誼、烹飪班等活動) 就是禮拜,至於星期日在教堂的主日崇拜,不過是將生活中的禮拜用另一種聚集眾人的方武呈現。 

蘇希宗進一步說,保羅曾將我們比喻成上帝用泥土做成的器皿,如聖經哥林多後書四章7節所說,「我們有這寶貝放在瓦器裡,要顯明這莫大的能力,是出於上帝, 下是出於我們。」這器皿有各種不同的形狀,而神的道就如同水和酒一樣,在我們的身上彰顯神的榮耀。蘇希宗抱持著這種「耶穌道成肉身」的信仰理念,努力和不 同族群組成的各教會談教堂的本土化、實況化。他透過客家風格與台灣面磚為屏東的客家教會設計教堂,也與原住民教會討論如何在教堂中融合文化特色,以及在高雄六合夜市附近的商業區中,設計兼具市民中心功能的新興教會。

思索教會、教堂存在的意義

訪問接近尾聲,蘇希宗拋出一些議題跟我們一起思考。他說,在一些古老教堂的改建計畫中,宣教事工空間的實際需求與古蹟文化保留的取捨,教會應慎重思考此問 題;教堂空間本身不是教會最大的問題,更重要的是教會應該學習如何善用祖先留下來的文化、搭配適當的活動來傳揚上帝的福音。教堂的空間不必像國外教堂那樣高聳雕琢,因為那些是別人的本土化;也不需要如企業總部或觀光飯店一般鋪張華麗,因為生活就是禮拜,只要與我們生活水準相稱即可。

最後,蘇希宗與我們分享宋泉盛牧師的一段話:「未來的教會,應該是一個能夠解決當地人們生活問題、並且提供生命答案的地方。」聽見這樣的美好願景,讓在場 的我們都為之深深感動。有了這明確的目標之後,身處廿一世紀的我們,看來還需要投入更多的努力,為打造貼近生活的教會、實踐道成肉身的信仰,繼續向著標竿直跑。

 

 首頁Home/ 本土信徒總檔 / 教會史話總 / 宣教師人物總檔 / 外國神父修女列傳 / 日人列傳總檔 / 原住民信徒 /  諸家論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