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陳清芳牧師

 

 首頁/  English / Japanese Entries/ 本土信徒 / 史話 / 家論述 / 宣教師 / 外國神父修女 / 原住民 日人列傳 / 賴永祥著作 馬偕周邊 / PCT/  劉家雜錄

白雲(吳曉露)撰 「一個牧師的故事──記陳清芳牧師」《台北東門教會週報》2009年7月19日-9月13日 會友園地(分9期連載);又見於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網站 教會人物誌。加按語,轉錄之。[《使者雜誌》2007年7/8月 有雲白撰「佈滿鮮花與荊棘的路——記牧者陳清芳」一文,文較短]。  

按:陳清芳牧師,1946年生於北投,是陳添居長老(1912-1994,參見先父陳添居事略)的四男,母親黃妲。早年在北投長老教會聚會。台北醫學院藥學系畢業後,在北投衛生所當藥政稽查。大學和工作期間,參與兒童和學生工作,也曾擔任延平高中、復興高中、珠海高中團契輔。1973年移民美國,取得紐約州藥劑師執照,在醫院藥局工作至1988年,乃進入Alliance Theological Seminary受裝備,在學期間參與開拓「紐約首府華人基督教會」(隸屬美國浸信會),1991年5月取得道學碩士,即受聘為第一任牧師。他在紐約首府奥伯尼(Albany)居住25年。1998年4月受聘於「北維州台灣基督長老教會」(,2001年1月31日英文名稱改為「Chesterbrook Taiwanese Presbyterian Church」)。牧師娘為陳淑珍。

快樂少年
陳清芳的故鄉在台灣的北投,緊鄰淡水和省府台北。50年前的北投,青山環繞,層巒疊翠,大屯山、紗冒山、七星山、陽明山和其他一些小山無一不是鬱鬱蔥蔥,綠意盎然。野地裡和 屋後的四周蔓生著竹叢、笙筍、桑椹、木瓜、蕃石榴樹、芒果樹、蕃薯和茅草,還有用亞熱帶的灌木和盛開著的美麗花朵所圍成的院牆。土磚所砌成的老屋,屋內的 地是原始的泥土,冬溫夏涼,一年四季可說擁抱泥土而臥。
四、五十年代的北投,陳家的日子像大多數台灣人一樣,物資匱乏,家徒四壁。但山區特有的豐盛卻彌補了這一切的不足。上學的時候,孩子們穿著制服,背著書包,漫步在碎石小徑上,沿路有扶桑、夾竹桃、牽牛花和喇叭花與他們嬉戲,還有花 枝招展的蝴蝶、蜻蜓追逐著他們。豔陽高照���日子,在樹林中捕蟬,在泥土中灌蟋蟀,雨後初霽的時分,沿著山澗潺潺流水,在硫磺溪踩踏著碎石洗濯雙足。「少年不識愁滋味」小清芳就這樣度過他無憂無慮的童年。不遠的淡水,則給人另一種滋養:沙���無垠,海天如碧,拾���貝殼,嗅著帶鹹味的海風,天之高,海之闊,引著人的遐思飄向遠方���如絲如縷,綿綿不絕...。在這裡長大的人,吸取了山的踏實和豐厚,又不乏海的寬廣和開朗。陳清芳就是這些得天獨厚的、由山與海共同孕育的人之一。
北投有一個蓬勃興旺的教會,而陳家是教會中流砥柱之一。陳家最先蒙福的是陳媽媽。她本是賢妻良母,自會勤儉持家。不過一家 9口,6兒1女,靠著丈夫做教師那點微薄的薪水,既要打點一日三餐,且要孩子們受教育,真不知日子當如何安排才好。然而自從信了主,她就變得樂觀而自信,「一天的難處一天當就夠了」,重要的是「先求祂的國和祂的義」。
 一家之主陳添居先師自有一番威儀。他誠篤正直,廉潔公正,既淡泊世俗名利,也絕不為人的威逼利誘所左右,因而常常被推舉為鄉鎮內訴訟糾紛的仲裁者。儘管他不苟言笑,讓孩子們心生畏懼,卻是十分富有責任感的父親。他除了白日教授主課外,夜裡又兼副職,伴著氣喘痼疾,以硬錚錚的雙肩,在台灣的「白色恐怖」時期,擔負著養育全家的重任。
對於太太信主,他自然是堅決反對:「愚昧,迷信,簡直是糊塗。」他的固執和自信是出了名的。然而素來溫順的妻子卻不肯讓步。為了按時參加星期天的主日崇拜,她凌晨3時起床,為家人做好早飯,清掃乾淨房間,把家事做得比以前更完美,讓丈夫無可挑剔,得以過不間斷的教會生活。看著太太信主後愈發溫柔體貼,愈發自信快樂,他也就不好再加干涉。但要他信神去教會,那卻是萬萬不能。
事情的轉機來自於一場危機:當陳添居離家在外擔任海軍通譯官的時候,妻子生重病住院。百餘天之久,除了親戚們幫幫忙以外,主要靠教會的牧師和會友們伸出援手,而他只有乾著急的份。此時他才意識到生命的脆弱和個人的渺小,他不得不開始研讀聖經尋求神。最後,神終於垂聽了陳家母親多年的禱告,陳家父親在清芳11歲時受洗歸入主名。從此,他成為這個家庭的屬靈領袖,帶領全家步入更加興旺發達的階段。
清芳在這個家庭居中,排行老5,上有3兄1姊,下有兩2個弟弟。他是個調皮的小頑童,不時惹禍或生出事端,讓父母傷透腦筋。他玩起來很野,常常摔傷,走路不穩又急躁,經常撞到牆......。新年點鞭炮,甚至把整個手掌都炸了;頭上長肉瘤,不得不開了兩次刀;又不知何故,到了3年級還尿床,自己心裡非常不能平衡,母親也多操了不少心。更頭痛的是小學3年級以前,他的功課其差無比,母親不得不費盡心血,為他轉了3次學,以便他受到特別的照顧和教導。「孟母三遷」,他學習的成績才從最差的丁排,進步到前面的甲排,並在小學畢業後考上省中。因為神的能力和母愛的偉大,這個調皮的小頑童才慢慢步入生活的正常軌道。
父親信主後,嚴肅而虔誠,他的家庭在禱告、敬拜和事奉方面一絲不苟。父親還開放自己的家作家庭禮拜和團契聚會,常常接待六七十人來家活動。平日裡,清芳及兄弟們會呼朋引伴來家當食客,在學業功課上互相幫助,也常出去別人家洗溫泉澡,洗完了以後洗冰箱──把裏面的東西吃光光。在物資不甚豐裕的童年和少年時代, 因著兩位虔誠的父母,清芳不但享受到神的愛、教會這個大家庭的溫暖,而且也在事奉中學習許多。從幼年時在台上背金句,到主日收聖經、聖詩及樂譜;從打掃衛生到編輯教會的刊物,少年的清芳學習親近神,學習團隊合作的精神,學習組織與行政工作的經驗。待到他長大成人,他已成為當地教會青年的領袖。他組織的團契,人數多達六七十人。他還帶領青年團契舉辦全北投區各教會的聯合佈道大會、舉辦音樂崇拜、旅行演唱、協辦《佳美》雙月刊和《佳恩》籃球隊等。團契的活動 豐富多彩,吸引的年輕人越來越多,他自己的組織能力與行政工作才幹也日益增長。
在他離家單飛之前,父親的督責教導功不可沒,母親的言傳身教更是印像深刻:那就是對主忠心,愛教會勝過愛家。台灣的夏季,颱風頻臨,狂風夾著暴雨,把他們的小家刮得四處漏水,家裡所有的容器都搬出來還不夠用。颱風過 後,一片狼籍,所有的人都忙著清理家中的積水、污泥堵塞的水溝,並收拾損壞的家具器皿。唯有母親,心中掛念的第一件事就是教會。教會怎麼了?有沒有進水,有沒有損壞?她帶著孩子們總是先趕往教會,把教會的事處理好了,才處理自己家裡的事。這個榜樣影響了清芳的一生,讓他懂得什麼叫「盡心盡意盡性愛主你的 神」。
從平信徒到牧師
清芳一家於1973年移民來美,經過十幾年的艱苦奮鬥,人到中年,他們早已在美站穩腳跟。他自己作藥劑師的收入不菲,妻子陳淑珍在醫院還有一份收入。房子買在好學區,一輛轎車,一輛箱型車,一兒一女,過著典型的中產階級生活。週末上上查經班,週日西裝革履上教堂。工餘的日子,他們是社區活動的積極份子,他和淑珍分別擔任台灣同鄉會的會長,淑珍還是華人合唱團的指揮。假日裡三五成群,開著箱型車,帶著帳棚、炊具、小型冷凍箱,到外面露營、野餐。生活舒適而又豐富多彩,愜意極了。然而,在怡然自得的歡樂日子裏,清芳始終存有感恩的心,也從未忘記主的召喚﹕「你們要去,使萬民作我的門徒,奉父子聖靈的名,給他們施洗。」他發現,周圍的華人越來越多,特別是初來乍到的新移 民,處境維艱,在希望與絕望中掙扎。他與志同道合的基督徒,同心協力,將早期的查經班日益發展壯大而具有教會的雛形。然而,莊稼多,做工的人少,心中的感動越發強烈。松濤陣陣合著沸騰的熱血,那燃燒的使命感仍然讓中年的清芳充滿獻身的激情。
當他將自己的異象告訴淑珍,得到妻子由衷的支持。夫唱婦隨,毫不猶豫地選擇了這條鮮花怒放又佈滿荊棘的路。從此,二人同心禱告達一年多,直至獲得父母的首肯後,清芳開始踏上全職事奉之路,進入神學院,裝備自己。
舉步維艱 試煉連連
全職事奉,談何容易?清芳一家面臨接二連三的試練。首先,必須捨棄辛辛苦苦奮鬥而來的舒適生活。不但放棄所喜愛的野餐、郊遊,也要放棄與同道好友的交誼往來,全身心投入課業之中。42歲了,再做學生,從頭開始。除上課外,還有做不完的作業、看不完的參考書以及數不清的測驗、考試。而面對更大的挑戰是克服生活和經濟上的困難。上了神學院,由雙薪變成單薪,收入驟減。兩個孩子年齡尚幼,上大學的費用還未著落。他們學習信心的功課,仰望、交托並依靠神的供應。
同時,由於功課繁忙,家務由妻子淑珍承擔。正在上中學的兒子,不忍看著母親過於勞碌,就主動割草。可是,畢竟是孩子,一次,竟割斷了大腳趾,讓做父親的深感錐心之痛。奉獻自己、奉獻金錢、奉獻一切的身外之物,似乎都不及這次考驗來得深刻。痛心之餘,含著淚花仰望神,恍然明白神的愛是如此的長闊高深﹕「神愛世人,甚至將祂的獨生子賜給他們,叫一切信祂的,不至滅亡,反得永生。」的確,神已將自己最寶貴的給了世人。
1988年,清芳讀神學時就在奧城華人基督教會事奉。畢業後,即被該教會聘為首任牧師。
白手起家 雪中送碳
一個初生的教會,沒有經費,沒有教堂,更沒有經驗,全靠白手起家,清芳以身作則。首先是奉獻,雖然收入比起藥劑師少多了,但奉獻經常達到十分之二,還想到奉獻給其他教會、福音機構和傳道人。
那時,兩個孩子正要上大學。投入全職事奉後,神從未讓他們缺乏過。  兒子沒有申請獎學金和貸款,神卻供應他讀完了大學;女兒沒有貸款,也完成了學業。在��習期間,孩子們努力尋找工作機會,暑期也打工,加上學校有些補助,自己就承擔了學習和生活的費用。
新建的教會,人手短缺,清芳一個人就幹幾個人的活。越是風雪交加,越是早起,趕到教會,除雪清路。房頂漏了,就爬上去修理;馬桶堵塞了,則親自疏通。每年秋季開學時,他總會開著那輛旅行車,忙著為新來的學生搬家。有一個台灣來的學生到奧城訪友,不幸發生嚴重車禍,在醫院裏昏迷好幾天。陳牧師天天去看望,並動員會眾關心,直至他的家人從台灣趕來,帶他離開奧城。
一位慕道友的汽車出了故障,沒有錢修。他就趴到汽車底下幫忙修理。冰天雪地,一修就是三小時。那位慕道友感動得逢人就說﹕「真是『活雷鋒』啊!我都不會為了自己的車,在雪地裏趴三小時呢!」
陳清芳的生活理念就是﹕要有雪中送炭的精神,做在那些沒有能力回報自己的人身上。
有一對開餐館的夫婦,不識英文。他們上有老母,下有幼子,日常生活勉強對付,一見帳單就發怵。每隔兩週,清芳抽一個晚上去幫忙清理帳單,分文不取。月復一月,年復一年,從清芳身上,他們看到了基督的愛,那是今生的生活動力和永恆盼望。於是,一家人都信了主。
如今,清芳身居牧者的位置,體會到其中的甘苦與挑戰,從而使生命得以昇華,更加豐盛。
■挑戰之一是面對更高的要求
事情做得好,被視為理所當然;一旦做得不夠,就會受到指責。若是發生爭執或誤解,就可能連申辯機會都沒有了。一次,他寫的文章未能通過,沒有在本教會的刊物 上發表。類似事情,別人能埋怨,他卻不行。因而,許多時候他體會到牧者的「孤獨」。好在這種「孤獨」很快又被神的豐富所彌補。
■挑戰之二是學會倚靠聖靈的能力
一次,清芳在台上講到基督徒的責任問題。事後,有人打電話來問罪﹕「你是不是在講壇上不指名地批評我呀?」幸好,他牢記著﹕ 「不是要討人喜歡,乃是要討那察驗我們心的神喜歡。」(帖前二4)於是,心底的波瀾也就歸於平靜。
■挑戰之三是需要徹底放棄自我
清芳喜歡文字事奉。他創辦了教會刊物「華訊」。從邀稿、打字到編輯、校對,然後印刷、裝訂,花費了大量的心力與時間,出刊前夕更是忙到深夜。然而,會眾因著 觀念的不同而各有要求。最終,執事會以牧師從事文字工作占時太多而不再讓他參與。這真像難產的母親辛辛苦苦地生下了孩子,卻又被別人抱走了似的。為此,他難過了許久,最終還是順服並感謝神。由此,懂得了「包容、忍耐和合作」,徹底放棄自我,甚至作工的果效。
事奉十年,清芳已不是為要學到知識或學問,也不是傳授道理,而是學習耶穌,效法基督。身教勝於言教,從而對會眾產生影響。當他離開牧養的第一個教會時,告別晚會濟濟一堂,許多人遠道趕 來,表達惜別之情。晚會上,不僅有愉快的回憶與分享,更有年輕人花費許多時間設計的幻燈話劇,表演的就是陳清芳夫婦生命故事。
誰說牧師的收入不高?他不但在天上的賞賜是大的,在地上所獲也大大超過旁人呢!試問,誰能獲得他所得到的那麼豐厚的真情?誰能得到他所能得到的眾人的愛戴?
就在那一晚,我萌生了撰寫本文的心願。不僅為陳牧師,也為所有的傳道人。為何傳記只有到了人死後才能寫呢?那些活著的牧師和傳道人,普通而又崇高,緊緊追尋基督的腳蹤而又不免有人的弱點,豈不離我們更親近,更值得我們學習和效法嗎?
後記﹕自離開奧城教會後,陳清芳在弗吉尼亞的台語長老教會又牧會了十年。��近退休的年齡,談及未來的打算,他們正在尋求神的帶領,希望能夠過簡樸的生活,到有需要的、尚處初期成長階段的教會去幫忙,實現一往無前地行走天路歷程的意願。

 

 

 首頁Home/ 本土信徒總檔 / 教會史話總 / 宣教師人物總檔 / 外國神父修女列傳 / 日人列傳總檔 / 原住民信徒 /  諸家論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