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神學與文學之路 以文學語言探觸時代相、闡揚宗教心

 

 首頁/  English / Japanese Entries/ 本土信徒 / 史話 / 家論述 / 宣教師 / 外國神父修女 / 原住民 日人列傳 / 賴永祥著作 馬偕周邊 / PCT/  劉家雜錄

 

王貞文撰 《文學台灣》45 期 2003年1月15日。 

我是一個「神學人」,一個研究基督教神學人。我努力學習活出基督宗教的理想,也努力找尋這樣一個源自西方的宗教與台灣文化對遇的點。
1992年我到德國畢勒佛(Bielefeld)的伯特利神學院(Kirchliche Hochschule Bethel)進修神學,重點放在基督教歷史與婦女神學。目前我剛把我的博士論文寫完,靜待教授的修改建議與口試。
我的論文所寫的是十九世紀末在畢勒佛市郊形成的「伯特利社區」的歷史,這是一個本著基督教的仁愛精神所創立的癲癇病人社區,是德國基督教對工業化所帶來的經濟、社會問題的一個回應。通過獨特的社區建築理念、神學的詮釋、文學的想像與故事的傳述,伯特利社區發展出獨特的認同:遭放逐、受歧視的人所形成的社區,是一個反樸歸真的家園,一個讓人可以嗅聞到上帝國的芬芳的地方,是「神的家」,就像聖經中的「伯特利」一樣,是天與地相連之處。
這幾年來,我深入德意志文化的「鄉士」,去挖掘並記錄那與土地連結的樸素宗教心,觀察這樣的宗教情操在一個特定的時代處境所發揮的力量。
深入德意志文化鄉士的經驗,也讓我能以感激與驚喜回頭看台灣,看我所出身的台灣長老教會的宗教特質與她獨特的文化認同。我回頭看我曾想為之生、為之死的台灣之民、台灣之土,收斂起少年的狂氣,以謙卑的心,將在台灣所體驗的一切重新細細咀嚼。
戒嚴時代的童年,民主運動前仆後繼的艱苦時代與我自己青澀的少年時期,步伐紛亂的學運與我隱於鄉間的傳道生涯,在異鄉的歲月裡逐漸沉澱下來。1994年,與故鄉的距離,終於遠到讓我可以開始寫作屬於台灣的故事。在安寧的伯特利社區裡,我開始嘗試用台文來寫作、翻譯,與遙遠的故鄉對話。
幾年的耕耘與摸索,我竟也在課餘與其他的寫作責任的空隙裡,寫出十一篇台文小說,數篇台文散文與八十幾首台文詩歌。 其中有對台灣歷史的絡印的反省,如以二二八為背景的「親身的老母」、以白色恐怖為背景的「天使」與「十歲彼冬」、以八十年代風起雲湧的民主運動為主題的 「自由時代」,也有以海外台灣人的心境為主題的小說。在詩歌創作上,我吸收著德國文學與北歐、東歐、拉丁美洲文學的養份,期待能拓展台文詩的詩境與世界觀。我也用台文翻譯了德國詩人里爾克(Reiner Maria Rilke)、布雷希特(Bertholt Brecht)、神學家潘霍華(Dietrich Bonhoeffer)的詩,並譯了多首捷克「民族詩人」塞佛特(Jaroslav Seifert)的作品。
以文學的語言來描述時代的變動與其中內蘊的宗教心,將繼續成為我寫作的使命。台灣的歷史,台灣活躍的生命力,是我的創作之源。將歷史中內蘊的宗教心揭露出來,是我的創作所追求的目標。

 首頁Home/ 本土信徒總檔 / 教會史話總 / 宣教師人物總檔 / 外國神父修女列傳 / 日人列傳總檔 / 原住民信徒 /  諸家論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