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大立 關注生命留下感動

 

 首頁/  English / Japanese Entries/ 本土信徒 / 史話 / 家論述 / 宣教師 / 外國神父修女 / 原住民 日人列傳 / 賴永祥著作 馬偕周邊 / PCT/  劉家雜錄

謝大立撰 《台灣教會公報》 3189期 2013年4月8-14日 p.12 ( 普世眺望 ) 撰者為PCT國外宣教師,派駐新加坡老大會華文中會嘉恩堂任主理牧師。 

我們全家參與宣教事奉將屆滿5年,回顧剛投入新的事奉工場感覺十分陌生,為加速對新加坡社會的認識,我參加了許多研討會,如新移民、客工、樂齡(銀髮族)等諸多不同議題的探索。另外,教會牧養工作之餘,我也積極投入新加坡四宗理事會所屬樂齡學院的教學工作,及擔任基督教聖路加醫院的義務講師。透過這些事奉接觸了許多樂齡人士,也從中發覺不論健康與否,他們都有精采的生命故事。因著對歷史工作的興趣,我很關注新加坡本地對樂齡生命故事的記錄情況。
2012年底,從電台廣播無意間聽到一段訪談,介紹新加坡救世軍安樂之家療養院(Peacehaven Nursing Home)的社工通過口述訪談,以自傳形式記錄院內老年居民各自人生故事,3年來已有70多人的人生經歷被製作成冊。得知此消息,我積極聯絡負責計畫的社工部經理蔡義青姊妹,期待能親自前往參訪。於是,和另一半妙萍就在1月15日午後拜訪這間座落在新加坡東部的大型療養院(約400床)。
談話中,蔡姊妹向我們介紹該計畫的原委。發起這項計畫,是希望能多了解這些老人背後的故事,並藉由述說自己的生命故事使他們有機會整理自己的生命歷程,以發揮心理輔導、治療的果效。他們的工作團隊通過平時與老人的接觸和交流,選出仍有能力清楚表達自己的老人,為他們寫自傳。
她表示,這是個很有意義的工作,因老人身上有很多值得學習的精神,也可以給晚輩看看長輩以前如何吃苦耐勞。另外,有些老人在年輕時做了如今覺得後悔的事,他們會利用自傳向家人懺悔或重新審視自己的人生。對家屬而言,這本「自傳」是父母親留給他們最珍貴的記憶。對住院老人而言,這是���人生最後時刻做出的自我總結。
這不禁使我想起2003年,在一次退修會中,我們拜訪了三芝雙連安養中心的負責人蔡芳文長老,了解機構的發展歷史。當時在聆聽的過程中,內心一直有個感動:「這些長輩長期住在安養中心,若有人能幫他們做口述歷史訪談,那不知會累積多少感人的生命奮鬥史?」之後,經由蔡長老的引介,我認識了林恩魁長老及林高雪貞長老夫婦,就此展開了訪談工作。在團隊的合作下,我們完成了林高雪貞長老的訪談記錄,之後也由台灣神學院出版,書名為《莿帕中的百合花──林高雪貞女士口述實錄》。
有此可見,對長者生命經驗的關注已成了老年化社會的重要議程,這些年長者究竟是「老」而「廢」,還是家庭教會的寶,就端看人心如何判斷生命存在的價值。對基督徒的家族而言,藉由家中長輩講述自己及先人奮鬥、堅信的經驗,可追溯家族相關發展史及基督信仰的承傳歷史,這將是留給後代子孫最寶貴的信仰、歷史資產。   

 首頁Home/ 本土信徒總檔 / 教會史話總 / 宣教師人物總檔 / 外國神父修女列傳 / 日人列傳總檔 / 原住民信徒 /  諸家論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