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人生二十」而激發「生之勇氣」的服務人生!

--向鄭連德牧師致意

 

 首頁/  English / Japanese Entries/ 本土信徒 / 史話 / 家論述 / 宣教師 / 外國神父修女 / 原住民 日人列傳 / 賴永祥著作 馬偕周邊 / PCT/  劉家雜錄

鄭仰恩撰 2012年6月30日寫 序於《人生二十:台灣生命線之父鄭連德牧師蒙恩的一生》鄭連德撰、林恩朋編 前衛出版社 2012年12月1日出版。 

鄭連德牧師是我極為尊敬的一位信仰長輩和牧者,也是我的三伯。在我略知人事的成長階段時,特別是1967年(當年我十歲)我父親辭去神學院的教學工作、開始擔任台北東門教會第二任牧師起,三伯也因開始投入「良鄰會」、「生命線」、「協談中心」、「基督教社會互談會」等具有開創性的社會服務工作,全家搬到忠孝東路二段台北酒廠附近,我們兩家開始來往密切,七個年紀相近的小孩也因而成為終生好友。對我而言,在我父親五個兄弟一個妹妹當中,三伯應該是最常接觸也最親近的一位。   
回想起來,從小到大,三伯給我兩個難以抹滅的印象,一是「幽默」,一是「紀律」。他的幽默是出名的了,不管是演講、講道或是日常生活裡的對話,總是帶給人笑聲不斷。然而,他的幽默感不是膚淺、笑謔式的,而是深刻富反思且帶著寬容和理解,是歷經深刻人生體驗的智者才能展現出。換句話說,他是一位能以深度生命眼光來觀察人情世事的人。   
三伯的紀律感更是少見,這不但體現在他自身的生活中,更充分表現在他的待人處事上。他不但喜愛「空間秩序」的整潔與規律,當我和他相約見面卻遲到時,他會提醒道:「你慢了4分25秒!」。或者,當他受邀去演講而對方因故拖延半小時時,他總是會調整內容且依原訂時間「準時」結束,這是一種表現在「時間秩序」上的紀律。   
隨著年歲增長,我逐漸認識到三伯一生的心路歷程,也才更理解他生命深度的源頭。原來,他從小對文學和劍道產生極大興趣,體能特佳,不料,在1944年太平洋戰爭期間被迫應考陸空軍,錄取後成為日本皇軍的一員,最後更被選加入「特攻隊訓練班」,預備執行自殺攻擊任務。   
沒想到,戰爭在他結訓前結束,他也經歷了一場「人生二十」的生命哲學的洗禮。三伯的經歷讓我想到現今相當盛行的「生死學」(Thanatology)理論:探索死亡,就不能不討論我們對生命的了解;而談論人對生命與死亡的了解,必然會涉及宗教對生命和死亡的詮釋。從基督教信仰的觀點來看,人的靈性生命往往會跟朝向死亡邁進的生物性生命緊密結合,並激發生命中「盼望」的力量。以保羅.田立克(Paul Tillich)的話來說,這賦予了基督徒「生之勇氣」(the courage to be)及社會責任。這也讓我想到中世紀末期盛行於歐洲基督徒間的作品《死者之圖像》(Bilder des Todes),這些圖像表達了基督徒學習「隨時面對死亡」的人生觀。十七世紀天主教西篤會(Cistercians)的特拉普(Trappist)隱修院院長朗塞(Armand-Jean Le Bouthillier de Rance)也要求其修會修士以「記得你會死」(memento mori)作為每天早晨的請安語。這些故事都提醒我們,「人生二十」是一個重要的生命哲學課程。   
從「生之勇氣」的角度來看,三伯在戰後積極投入社會服務工作,是可以充分理解的。這當然和他到美國讀書,接受了「教會的社會關懷」以及「協談理論」的訓練有關,但在他的生命底層,我確信,「人生二十」的生命哲學更讓他成為一位積極關愛生命、服務社會的人。在三伯身上,我看到一位以「生之勇氣」來「關懷生命」的基督徒典範。   
1988-1994年間,我到美國普林斯頓神學院攻讀博士學位,沒想到,三伯和三姆也於1991年退休後搬到紐約的史坦頓島(Staten Island)和女兒美津、女婿一信全家同住,和我的學校相距僅一小時車程,也因此讓我們在國外讀書的最後幾年能享有不少在海外和親人歡聚的甜蜜時光。我回國服務後,知道三伯在海外台灣人教會和社團當中積極服事,感到很敬佩,2007年他們回到故鄉台灣,更高興能常常見面,深深期待他們晚年的生活幸福快樂。   
去年(2011年),我在台北東門教會的「東門學苑」開了一個《台灣典範人物的心靈探索》課程,邀請了高俊明.高李麗珍牧師夫婦、陳永興醫師、詩人李敏勇、作家李喬、二二八文史工作者阮美姝女士以及我的三伯鄭連德牧師前來分享他們的生命故事,獲得極大的迴響。當時,我心裡萌生出為他們出版小傳的想法。今年,聽到由老朋友林恩朋長老為三伯所整理、撰寫的傳記將由前衛出版社出書,心裡感到極大的喜悅和感激。   
但願這本書的出版,能讓更多人認識生命的寶貴,也激發更多「生之勇氣」。  

 

 首頁Home/ 本土信徒總檔 / 教會史話總 / 宣教師人物總檔 / 外國神父修女列傳 / 日人列傳總檔 / 原住民信徒 /  諸家論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