滿思謙神父   FR. MARSECANO,1915-2000

 首頁/  English / Japanese Entries/ 本土信徒 / 史話 / 家論述 / 宣教師 / 外國神父修女 / 原住民 日人列傳 / 賴永祥著作 馬偕周邊 / PCT/  劉家雜錄

 

錄自新竹縣大窩口促進會網站 老湖口天主堂文化館 「滿思謙神父簡史」

云:因為有滿思謙神父無私的愛,才造就了老湖口天主堂。(資料來源:徐敏超)


滿思謙神父(FR. MARSECANO)大事紀

191561

出生於Ferentino, Frosinone, ITALY

1930109

加入耶穌會。

1939

離開義大利前往中國蚌埠教區,於1016日抵達上海。

1945519

在上海徐家匯晉鐸。(成為神父)

1948815

在安徽省蚌埠矢發末願。

1952

遭共產黨迫害,於當年耶誕節前夕被驅逐出境。

1953

 

在菲律賓班尼島Iloilo為華僑建立一座臨時教堂,並任首位本堂神父。1955 抵達台灣新竹關西鎮,學習客家話。並與吉愛慈神父合著”English-Hakka”字典,該字典逾1958年由光啟社出版。

1955年∼1966

任老湖口本堂神父,並於1963年籌資興建天主堂(1965年完工啟用)

1968年∼1970

任新竹山崎天主堂主任司鐸

1971年∼1978

關西石光天主堂主任司鐸及管理露德聖母朝聖地。

1981年∼1988

嘉義布袋及東石天主堂主任司鐸。

1990年∼1994

服務於教廷駐華大使館。

1994年∼1998

任新竹關西錦山天主堂本唐神父。

1998

因病轉至輔大神學院頤福園休養。

2000212

安息主懷,葬於彰化靜山

義大利時期

滿思謙的家庭

191561日,滿思謙神父出生於Ferrention,一個位於義大利南方的偏僻小山城。在Ferrentino當地滿神父的家庭相當受到敬重,因為他的父母維篤先生與蕾撒女士不僅從小栽培三位小孩成為神職人員,更在三位小孩陸續離家傳教後,將房子捐出開設了一間專門收容身心障礙病童的慈善中心,並將餘生投入於照顧病童的工作,直到死去。如今這間慈善中心依然安在,明年4月即將度過它50歲的生日,未來將持續見證這個偉大家庭的一生。

童年時童年時期的滿思謙

小時候的滿思謙神父相當的精靈調皮,聽說他曾經在一次領了聖體後,穿著輔祭的衣服,高舉著聖體在街上走動,結果吸引了一堆小朋友跟著他的後頭,最後形成一 條長長的遊行隊伍,街上的行人還以為那天是什麼特別的節日,所以要明供聖體遊行慶祝。最後的下場當然是挨了父母的一頓罵。

求學歷程

滿思謙神父在1930109日於Turin加入耶穌會,隨後進入耶穌會位於Arrichia的初學修院(Galloro)就讀。完成3年的初學學業後,滿神父進入耶穌會在羅馬市內所設立的額我略大學(Gregorian University),以哲學為主修,盡情沈浸在知識殿堂。

派遣禮

65年前,24歲的滿神父完成了他的大學學業,並且在羅馬的教堂服務的兩年之後,他被告知即將被派遣到中國大陸進行福傳的工作。那個年代能夠被遴選到國外 福傳是一件相當榮耀的事,然而榮耀背後所代表的是,他的一生大概就得奉獻給另外一個遙遠的國度。為了將這件重要的事情告知滿神父的父母,滿神父所屬教區的主教陪同他回到家鄉。得知主教即將蒞臨的消息,滿神父的雙親高興的邀集親朋好友,準備舉辦一場盛大的歡迎會,好好招待這位遠道而來的貴賓,那時他們還不知道主教帶來的是他們的兒子即將被派遣海外的消息。就當歡迎會的氣氛正熱絡時,主教把神父的父母請到房間中,告知了他們這個消息。頓時間,原本快樂的歡迎會 變成了哀傷的歡送會,然而滿神父卻打起精神,不斷安慰他的家人,告訴他們這是上帝賦予他的使命,而他也已經做好準備。不久後,滿神父與其他幾位即將派遣海外的年輕神父,一同在Madonna教堂中接受了由主教主持的派遣禮儀,從此開始了他們在異地傳教的生涯。

老湖口天主堂時期

1955年秋天,滿神父離開菲律賓來到台灣,並被分派到當時義大利耶穌會所負責的湖口教區,一個平凡、純樸的客家聚落,開始了在這裡前後長達十多年的傳教生涯。天主教剛到湖口老街傳教時,由於經費有限,只能租用老街上的民宅作為簡易的傳教場所,直到滿神父的到來,他為了讓在地的教友能夠有個更為正式與舒服的聚會空間,也為實現自己心中長久的願望,於是花了畢生積蓄,買下當時位於老街街尾的一塊空地(原劉銘傳時期的大湖口火車站舊址),準備籌 建屬於老街居民的天主教堂。籌建期間因經費不足,滿神父曾寫信回家鄉向他的雙親尋求協助,於是他的父母維篤先生與蕾撒女士變賣了家中的田產,匯款到台灣協助滿神父完成興建教堂的夢想。歷經兩年的努力,1965年,老湖口聖母皇后堂正式落成啟用,老湖口地區的教友終於有了專屬的教堂。
滿思謙神父在湖口老街傳教的期間,除了籌建老湖口天主堂的貢獻外,更積極融入在地的客家文化中,據當地教友的說法,滿神父可以說一口流利的客語,為了宣揚客語文化,甚至編撰了目前全台灣唯一且已經絕版的英文-客家字典(由光啟社出版,目前在老湖口天主堂保存了一本當時的版本),對於想學習客語的外籍人士而言,是一本極好的工具書。 

關西石光子時期

1971 1978年的七年間,滿思謙神父任關西石光子天主堂的本堂神父,同時管理露德聖母朝聖地,其間他不僅募款修築了通往朝聖地的階梯,讓前往朝聖的教友們能夠免除過去的山路的濕滑泥濘。他更利用回義大利的休假時間,帶回現安座於朝聖地的露德聖母像,並在當時舉辦了一場盛大的迎聖母像上山的儀式。據採訪教友的說法,當日滿神父邀請了近百位關西地區的教友,一行人由石光子天主堂出發遊行上山,手持蠟燭並沿途高唱詩歌,到達聖母山舉行一場莊嚴隆重的彌撒後整個儀式結束。

嘉義布袋時期

1980年開始,滿思謙神父調離新竹教區,前往嘉義沿海地區傳教,8年間,前後擔任義竹、布袋與東石天主堂的本堂神父。滿思謙神父在嘉義地區傳教期間,適逢教友人數與日遞減,但滿神父仍舊秉持著堅定傳教的心,以近70歲的高齡不停的拜訪教友,希望教友能重回教堂。滿神父在布袋天主堂歡度70歲大壽,據過去傳教員的說法,滿神父70大壽當日,教友們為神父席開十桌慶祝,並邀請許多嘉義當地的仕紳前來祝賀。

關西錦山時期

結束在嘉義8年的傳教生活後,滿思謙神父調回台北,先在輔大神學院圖書館擔任了短期的主任助理,負責義大利文書籍與拉丁文書籍的編碼歸檔工作。 1990~1994年,滿神父奉派服務於教廷駐華大使館,擔任大使館代辦秘書,同時在台北聖家堂協助牧靈工作。晚年,滿神父一心嚮往回到本堂神父的身份, 好好照顧堂區內的教友,最後他選擇到關西錦山的原住民部落,將他餘生最後的精神力量奉獻給原住民。在關西錦山傳教期間,滿神父對原住民投注了全部的愛,希望協助部分原住民朋友脫離酒精的控制,重新振作,回到天父的懷抱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