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模範爸爸」駱雲從醫師

 

 首頁/  English / Japanese Entries/ 本土信徒 / 史話 / 家論述 / 宣教師 / 外國神父修女 / 原住民 日人列傳 / 賴永祥著作 馬偕周邊 / PCT/  劉家雜錄

駱芬美撰 此文原載於《基督教論壇報》〈家庭生活版〉2000/8/25,錄自fênme的部落格 2010年10月13日。駱雲從醫師,1919年10月30日生,2016年3月6日去世,享年98 歲。

我一直覺得我比我的兒子們幸福,因為我有一個比他們的爸爸更好的爸爸。每次聽到兒子們在抱怨他們的爸爸對他們的「不合理」管教時,我就故意說:「那你們只好羨慕我了!」
說真的,隨著自己年紀的增長,越覺得自己的習性、行事原則,特別是價值觀等,不管是優點或弱點,都深受爸爸的影響,甚至可以說是翻版。在驚覺所謂「身教重於言教」的影響力,自認為需要好好考量自己身為人母的角色成績之餘。又因正逢我那年逾八十的爸爸今年當選了模範父親,我就在此說說我的模範爸爸是「如何的當爸爸」,也提供給正在當爸爸,或即將當爸爸的「後生晚輩」們參考。
一位立志「賺情」的醫生
我的爸爸畢業於日本東京醫科大學,後奉祖父之命回雲林小鎮繼承診所的家業,當時爸爸的信念是他自己既生於富裕的家庭,回鄉開業是「賺情比賺錢重要」。在印象中來我家診所看病的病人,有大半是「免費」的。爸爸經常告訴病人:「人身體有自然的復原能力,能不吃藥、不打針,最好就不要!」媽媽甚至還拿車錢資助貧困的病人回家。
以前鄉下的診所是「7 ELEVEN」,半夜有人敲門求診就得開門,甚至得隨時到鄉間出診。身心勞累不打緊,更麻煩的是,若遇有人喝醉酒打架受傷,或有人不慎撞傷人,卻都把傷者往我家診所門口一放,重要關係人就都不見蹤影。在此時一方面不能見死不救,又要接受聞訊而來的警察的盤查。萬一有命案官司,還得因此而上法院。
所幸有我那已安息主懷的偉大媽媽,每遇此種情況,就見媽媽率領護士們忙上忙下,進進出出。等情況明朗了,傷患也處理完畢,才有請醫生爸爸來定奪。如此一來,分擔了爸爸的辛勞,也解除了可能引發的衝突。所以爸爸常說︰「我們家診所有『先生娘』就夠了!」
因為有媽媽的協助與支持,讓爸爸這個立志「賺情」的醫生在行醫五十餘年的生涯中,仍有時間可以參與地方上各樣的公共事務與社會關懷的工作,也賺到金錢所無法替換,來自鄉里民眾的溫馨愛戴,至今不衰。如是種種,看在「醫生女兒」的我的眼裏,逐漸瞭解到雖然我未曾擁有所謂「富家千金」的豐厚錢財,但爸爸那樣的胸襟懷抱對我性格與人生觀的潛移默化,是他所給我的最大的資產!
一位立志「不讓孩子怕他」的爸爸
爸爸常說他有一個嚴厲的爸爸,所以他從小就很怕和爸爸在一起,話也說不上一句��甚至從日本回來接續家業時,當時他爸爸身體已不太好,實在很想和他爸爸多接近,但父子之間��還是有些隔闔。如是的經驗讓他自己在當爸爸之後,就立志做一個「不讓孩子怕他」的爸爸。
從小,或許是爸媽忙於診所的工作,也或許是房子大的緣故,總感覺生活的空間非常寬廣。印象中每天放學之後,都會有許多同學到我家來玩,爸媽也從不設限。爸爸更會在看診空閒加入我們的遊戲圈,和大家玩成一團。或者和大夥兒聊天,說些鼓勵大家的話。因此,我們兄妹的同學們都變成爸爸的「小朋友」,至今他們若有返鄉時,仍會去探望這位可親的「駱爸爸」。
話雖如此,但爸爸對我們的教育態度有相當堅持的原則。例如,從小我和雙胞胎妹妹就被送去學舞蹈、鋼琴等才藝。從幼稚園大班至國中二年級,其間爸爸規定「絕不許請假」,即使是生病也不許;另外,就是讓我們盡可能的參加比賽,當時我們姐妹倆在舞蹈比賽方面果真屢獲佳績,但我知道爸爸並不是在乎那樣的虛榮,而是培養了我們面對挑戰的勇氣與意志力。
當我們被「強迫」著學才藝的童年,爸爸也沒閒著,而是不斷學習各樣新知才藝。他說他剛從日本回來時臺語講得不好,遂藉由看布袋戲、歌仔戲學臺語;國語不會講更無法溝通,遂參加當時學校開辦的注音符號研習班學國語。而最教我們佩服的是他無師自通彈一手好鋼琴,至今仍練習不輟。
而對我一生最關鍵性的影響,是爸爸總在我們遭遇挫敗時,鼓勵著說:「跌倒了,再爬起來﹗」當年我們倆姐妹跑來臺北參加高中聯考落第,爸爸讓我們進了國四班,耐心的等著第二年的金榜題名。爸爸如是的寬容體諒,不管我們當下的表現如何,他仍是給予絕對的信任與支持,而此更是成為我人生生涯奮進的助力。
爸爸最經常告訴我們的話是「行行出狀元」,在我們的生涯發展上從不設限,尊重我們自己的選擇,他從不認為要以能否「賺錢」為考量,強調只要專精,持續不斷,就能有所成就。當年我讀了個冷門的「歷史系」,妹妹考上「社會工作」,後走上「諮商教育」,哥哥不能免俗的選讀「醫學」,但在爸爸的眼裏,都是有價值的科系,也因此讓我得以理直氣壯的在「歷史」學門浸染至今,絲毫不覺寒意。
爸爸向來最推崇貧窮家孩子努力奮鬥成功的事蹟,以至於我們姐妹的婚姻對象都有此種背景。一般而言,「醫生的女兒」的婚姻對象都是以「醫生」為第一選擇,但當爸爸得知我們的選擇時,他雖也稍有震驚,後來也就接納。往後每提及這一段,我就會半開玩笑的跟爸爸說:「誰叫您故事說錯了!」
爸爸的健康法則
我最感謝爸爸的是,他沒有任何不良的嗜好,飲食節制得宜,體力充沛。因而遺傳給我們兄妹三人最健康的身體,讓我們得以擁有絕佳的競爭力。
說起爸爸的健康法則:其一,他不允許我們穿太多衣服睡覺,即使是冬天,他說那樣反而容易感冒;其二,不小心生病時,他認為能不吃藥不打針就不要,他說那樣會破壞身體的原始抵抗力;其三,飲食清淡,雖然偏好甜食,但也都是少量吃,且絕不迷信吃一些所謂的補品。也因此,若要請我爸吃飯,當主人的人就會有些為難了!
他也給了我們健康的信仰態度。我們家雖已是三代的基督教家庭,爸爸卻至六十歲才受洗。因為早年他離家在日本求學,後又忙於診所醫務,加上自己身體健康,又身為醫生,他父母親的信仰對他而言只是個儀式。直至他在五十多歲時,莫名其妙的生一場怪病,一直發高燒,他的那些醫生朋友也都診斷不出病因,這場經歷才讓爸爸重新思考生命信仰的重要。病癒後他開始勤讀聖經,參加聚會,學習禱告,更不斷的與牧師傳道對談,直至他確定了才受洗。他理性而不流於迷信,給予我很好的屬靈示範。
總之,感謝上帝讓我成為我爸爸的女兒,因著爸爸讓我有著今天如此的健康的身體與生命,願上帝繼續恩待祝福我這可愛的模範爸爸-駱雲從先生。

 首頁Home/ 本土信徒總檔 / 教會史話總 / 宣教師人物總檔 / 外國神父修女列傳 / 日人列傳總檔 / 原住民信徒 /  諸家論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