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鄉土神學的開拓者——王憲治牧師

 

 首頁/  English / Japanese Entries/ 本土信徒 / 史話 / 家論述 / 宣教師 / 外國神父修女 / 原住民 日人列傳 / 賴永祥著作 馬偕周邊 / PCT/  劉家雜錄

莊雅棠撰 《新使者雜誌》43期1997年12月10日: p. 21-25。 

談到台灣的鄉土神學,不能不提到王憲治牧師(1941-1996年)這位鄉土神學的開拓者。他是台灣高雄人,父王楠松(中醫師),母黃玉難,在家排行第二。年輕時品學兼優,以全校第一名畢業於高雄中學。原獲得保送台大醫學院殊榮,卻為了學術上的興趣和理想,選擇台大物理系就讀。1966年,與李明淑小姐(現任台南師範學院副教授)結婚。男王明禮,媳李立如,目前雙雙在美國史丹佛大學攻讀法學博士。女王明怡,台大圖書館系畢業,婿陳仁益,文化大學哲學研究所碩士。真可謂一門書香。
◆認真追求真理,獻身研讀神學
王牧師大學時代開始接觸基督教信仰,以研究科學的認真態度探尋宗教真理,常對聖經和信仰的問題提出質疑,令牧長十分頭痛。然而,他越鑽研,越發覺耶穌基督上帝國福音的寶貴,終於1963年聖誕節,在台北信義會真理堂受洗成為基督徒。過去因他而感到頭痛的柏大恩牧師(Donald Baron,美籍宣教師)開玩笑地說:「連魔鬼也受洗了!」
他不但受洗,而且順服上帝的呼召,研讀神學。1968年,以第一名成績畢業於台南神學院,並榮獲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獎與論文獎。1973年,獲得紐約聖公會總會神學院(General Theological Seminary)的神學碩士。由於表現優異,校方希望他留下來繼續攻讀神學,擔任該校講師。當時校方已安排好一切,全家正準備前往美國之際,王牧師卻放棄了,一者因為他熱愛台灣這塊土地,再者因為黃彰輝牧師等前輩鼓勵他從事本土神學的研究工作。回台後,他攻讀東南亞神學研究院博士班,並在台南神學院任教。1978年,榮獲神學博士學位,是東南亞神學研究院的第一位神學博士。博士論文《道德經之自然觀及其神學意義》,對基督教神學和道家思想中的「自然觀」作了深邃的比較研究。其論文指導教授古寒松博士如此評論:「它是第一個用中文寫成的神學博士論文;它深遠地透入道家『自然』觀念的精髓,且在基督啟示的光照下,使一些觀念活出新的生命來;並且論文本身顯示出釋經方法的高度技巧和運用。作者已完成開路先峰的工作。」在博士論文,尤其是第一章,王牧師勾勒出本土神學方法論的基本架構,為後來的鄉土神學奠定基礎。
1975年,進入台南神學院任教,一直到1993年離開。這十八年期間,作育英才無數,今日長老教會的牧師很多都當過他的學生。他學問廣博,見解犀利,能立能破,善言善辯,既能吸收前人菁華,又能開創自己的思想。學生私下言談間稱他是「王博仔」。他個人喜歡品茗,收集的茶壺有二、三百支。有時邀學生到他家,一面上課討論,一面品嘗茶香。他指導不少學生,鼓勵他們以本土神學為題,撰寫碩士論文。1988年出版的《台灣鄉土神學論文集》即是他和學生的共同創作。1989年,他和一些有志組成「台灣神學研究社」。1995年,在他的努力下,創立了「台灣神學文化研究院」。推動台灣神學的研究工作是他一生的志業。
◆盡心服事上帝,挺身仗義直言
王牧師不但喜好學術研究,也重視信仰實踐。台南神學院畢業不久,即被聖公會封立為牧師,並先後在聖公會所屬的高雄聖保羅教堂、台南米迦勒堂、台中聖雅各堂以及台南天恩堂牧會。其間,還完成聖雅各的建堂工作。
1970年代,長老教會因關心社會公義及政治問題,先後發表「國是聲明」、「我們的呼籲」、「人權宣言」,備受國民黨政權的迫害與抹黑。王牧師仗義直言,為長老教會所發表的這些言論辯護。1978年,受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敦聘為神學顧問,在第二十五屆總會年會,面對列席的內政部民政司司長、宗教科科長、省政府委員等官員,從民主政治的精神與基督教神學的立場詮釋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的「人權宣言」。當時極為敏感、緊張的政治環境下,總會仍以絕大多數比例接納總委會的「人權宣言」,並續聘高俊明牧師為總幹事。「很多牧長在聽見王牧師的神學解說後,就要求應該將他的觀點用文字發表刊在教會公報,幫助其他無法參與總會年會的牧師清楚我們教會的立場和神學。」爾後,王牧師在教會公報的「曠野之聲」、「窗口眺望」等專欄發表文章,從神學的角度評論時事政局,倡導自由、民主、公義、人權、自決及獨立的理念。
王牧師曾任亞洲基督教協會神學委員會(CTC)的主任委員及東南神學院區域教授,常受邀參加國際性神學研討會,演講,發表論文,藉公開演講或私下交誼的機會,讓國際人士暸解台灣自決與獨立的必要性。1991年,普世教協總會於澳洲首都坎培拉召開時,中國教協申請加入普世教協,並且要求台灣基督長老教會改換名稱。當時情況對台灣十分不利。正當台灣代表為會籍不保的事情憂心忡忡時,以聖公會代表出席的王憲治牧師卻帶來令人振奮的消息:美國聖公會代表開會決議,全力維護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的會籍。那時,王牧師接受英國BBC電台記者的專訪,將台灣的會籍問題及中國教協的無理要求公諸於世。此外,在王牧師、謝穎男牧師等人的共同努力下,該屆大會還通過了「關心台灣人民的自決運動」的決議。
從這些事情可清楚看出,王牧師具有超教派的精神和胸懷,雖然是聖公會的牧師,卻因認同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的社會關懷,在許多重要場合,挺身而出,為長老教會仗義直言。一些朋友希望他能加入長老教會,他卻以這麼做剛好與教會合一運動的精神相違反而婉拒。他為長老教會出力,是基於教會合一運動的理念,以及對台灣前途的關懷。
◆重視社會實踐,參與民主政治
王牧師不但致力於神學的本土化,也參與台灣的民主運動。1978年,美國與中國建交,台灣在國際上處境越形孤立。王牧師於1979年受長老教會總會高層人士之託,與彭明敏教授、黃彰輝牧師等人出席美國國會為制定台灣關係法所舉行的聽證會。台灣關係法影響台灣的安全十分深遠,美國軍售台灣就是根據此法,1995年3月,台灣民選總統,中共以飛彈威脅台灣,海峽兩岸局勢緊張時刻,美國派航空母艦保衛台海安全,也是根據此法。
美麗島事件後,許多政治受難家屬和辯護律師參與各種選舉,王牧師率先參與助選助講。高李麗珍選立委、陳水扁選台南縣長、施明德選立委、陳定南選省長,彭明敏選總統,鄭國忠選省議員,他都是重要的助選名嘴。由於他對台灣民主運動的關心和參與,雖不是民進黨員,卻受民進黨中央黨部聘為仲裁委員會委員,以及台美文化交流基金會董事。
◆體認台灣情境,開拓鄉土神學
基於對台灣社會政治處境的深切關懷,王牧師積極投入台灣鄉土神學的建構。鄉土神學是一種情境神學,是台灣1970年代的處境中,以「鄉土」為核心觀念,所發展出來的神學思想。「『鄉』指家鄉或人民,『土』指土地或自然資源。有了『鄉土』,再加上『主權』,就構成了國家。……基督教所推崇的『鄉土政治』,是以『人民』為主體,由上帝所賦予的『主權』來選擇自己的政府。」從就一點來看,鄉土神學與台灣的獨立建國是密切關聯的。它是鄉土的,因為它關切台灣這塊土地及住在這土地上的人民;它是神學的,因為它是從聖經的信仰和神學的觀點來談論台灣獨立建國的命運與前途。用王憲治牧師的話來說:「台灣鄉土神學嘗試要從聖經的信仰和神學的角度來回應台灣何去何從的問題,並進而提出台灣民族意識的信仰基礎。」
1979年,是鄉土神學關鍵性的一年。台灣基督長老教會與亞洲教會協會神學委員會於該年9月,在台北舉行「鄉土神學會議」,正式使用鄉土神學一詞,並明示人民、土地、權力和上帝是台灣鄉土神學的議題。「這四個主題之核心乃是台灣人民在歷史中尋求和建立認同的奮鬥。這種歷史奮鬥,從基督教信仰來看,乃是上帝在台灣歷史中的創造、審判、拯救與啟示。如何去體驗和認知,必須從聖經的歷史故事中的典範和台灣的歷史去對照了解。所以,鄉土神學之重要內容乃是聖經典範之再釋義。」底下略述這四個主題的重點:
一、人民。鄉土神學致力於喚醒台灣人意識:台灣人認同自己是台灣人。以色列民族以希伯來人為主體,融合了埃及的索斯族(Shous)、國際浪人亞皮魯族('Apiru)和迦南原住民而構成一個多血統民族,這與台灣人民由不同族群所組成有類似之處。王牧師指出;「台灣人,這一個渡黑水溝的民族,有如過『紅海』的希伯來人,乃是上帝所呼召的一群『選民』,為了安身立命,為了自由生活,邁向一個『應許之地』。」9鄉土神學本著「人是上帝的形象」這個基本的神學立場,主張台灣人應有的人權和尊嚴,本著「在基督裡成為一體」的信念,致力於台灣的族群和諧。
二、土地。對於土地的特別關懷,使得台灣鄉土神學有別於拉丁美洲的解放神學和韓國的民眾神學。過去,滿清政府把台灣視為「化外之地」,「鳥不鳴,花不香,男無義,女無情」(李鴻章)。荷蘭和日本殖民主義把台灣當作是經濟發展的一個殖民地,鄭成功把台灣當作反清復明的跳板,兩蔣時代的國民黨把台灣當作反共復國的軍事基地,國際列強則把台灣當作一個政治籌碼。鄉土神學基於聖經對於土地的教導,堅決主張台灣這塊土地是上帝賜給台灣人民的家鄉。人的存在與土地是分不開的,人出於土,亦歸於土。土地是上帝賜給人的生存空間,代表上帝對於人的應許。就這觀點而言,不是人擁有土地,而是在這塊土地生活的人,屬於這塊土地。生活在台灣這塊土地的人民,應認同這塊土地是自己的鄉土,同心協力來建設、經營這塊土地。
三、權力。台灣人民長期以來受到外來政權的奴役,因此必須對於權力的性質、結構和運用作神學上的分析,才能重新建立台灣人健全的政治認同。鄉土神學一方面消極地避免政治權力的腐化,對扭曲人性的政治意識形態進行批判,一方面積極地規範權力,使權力為人民服務。舊約先知對於以色列王權的批判,以及耶穌對權力問題的態度(如馬可福音十章42-25節),為鄉土神學提供了權力批判的依據。
四、上帝。鄉土神學指出台灣的民間信仰基本上是一種混合型的宗教,對於社稷民心的安定有一定的作用,可是其功利主義和現實主義的傾向、靈驗主義和偶像崇拜(二四三種神祇)的蔽病十分嚴重。民間宗教過於追求一己家族之福氣,缺乏對社會公義、人權自由的廣大關懷,容易淪為政治運作的工具,對台灣社會的現代  

 首頁Home/ 本土信徒總檔 / 教會史話總 / 宣教師人物總檔 / 外國神父修女列傳 / 日人列傳總檔 / 原住民信徒 /  諸家論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