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先人

 

 首頁/  English / Japanese Entries/ 本土信徒 / 史話 / 家論述 / 宣教師 / 外國神父修女 / 原住民 日人列傳 / 賴永祥著作 馬偕周邊 / PCT/  劉家雜錄

彭明敏撰 摘自《自由的滋味:彭明敏回憶錄》 第一章 我的台灣人遺產;
「我的先人」之後有 「祖父時代」(見祖父彭士藏和他的時代 ) 、「我的父母」(見 我 的父母彭清靠.陳金嬰)。  

我對於祖先所知有限。不過,在父系這邊,由於我是在台灣出生的第五代,應該假設先人是極為貧窮的農民或漁民,在一百多年前離開福建,移住於這個崎嶇的海島邊疆。 我幽默的老祖父總是愛說,他的祖父只穿一件單薄的褲子,抵達南台灣──窮得連一件衣衫都沒有,他在晚年,喜歡草擬家譜自娛,但是祇能從那位只穿褲子沒有上衣的祖先寫起。他似乎記不得或沒有興趣去追溯台灣海峽對岸的家族淵源。我們確實知道在福建有一個村莊裡,彭姓非常普遍。但是,在台灣彭姓幾乎全屬於客家,他們的祖先大都來自廣東。我的家族卻不是客家。
在1875年以前跨海到達台灣邊疆的華人,在北京朝廷的眼中,人都是「罪犯」或是「叛徒」,這是現代台灣與大陸許多不佳關係的背景。這個海島,當歐洲
人最初來探險時,是個蠻荒叢林的地帶,只有獵人頭的印度尼西亞或馬來亞系的蠻人定居著。在第十七世紀,荷蘭人和西班牙人開始拓墾,發展農業,設立教會和學校,在西南部開拓道路,又從鄰近的福建引入廉價的華人勞工。於1663年,他們被一個叫鄭成功的冒險海王所驅逐,他就是西方世界熟知的國姓爺。鄭是 華人和日人的混血,夢想征服大陸諸省,卻被驅趕到金門和台灣。他未曾實現野心之前就死了。但他的兒子統治了台灣二十年,發展成為一個海洋王國,完全與中國 分離,卻積極與日本、菲律賓和東南亞貿易。他也懷有與其父親同樣的夢想,直到最後,北京於1683年派遣一支遠征軍到台灣。這支軍隊摧毀了獨立的鄭氏王 國。清廷在台南設置台灣兵府之後,又敕令嚴禁華人渡海移民。
這些敕令雖然一再重申,直到1875年仍等於空文,貧苦的農民和漁民根本無視之,因為他們覺得福建和廣東的情況簡直無法忍受。他們有些到了東南亞和 南洋群島,有些到了菲律賓,成千上萬的卻潛往台灣。台灣是個開闊的拓荒地,管制不嚴,任何人���要膽子夠大,便能趕走原始土著,清理樹木叢林,取得一片新的土地。
到了十���世紀初,台灣西南平地已經墾殖得相當不錯��而冒險的農人也開始向北部推進了。
我的曾祖父,那位沒有衣衫的窮人,就是那���成千上萬的移民之一,切斷過去與中國的關連,冒險到台灣南部,尋求新的生活。他在東港沿海小村,大約在今 高雄以南三十哩,定居下來。他在這荒僻的地區,娶妻成家。東港位在該區最大一河流的出口,距離縱貫台灣南北的中央山脈不遠。其時,從華南來的客家移民正向東推進,越過狹長的沿海平原,向鄰近的山腳處開拓,而不斷與較開化的原始住民排灣族發生爭端,這些原始住民仍然堅守祖先傳下的部落土地。往南沿海是一些 「劫船者」和海盜所住的法外村落,他們稍有耕種,稍有捕魚,並劫掠不幸在附近擱淺的船隻。
大約在1850年中,我的曾祖父(彭根)和他的村人,一定開始聽到「洋蠻」,因為英美船已開始到達台灣西岸各地,伺機以銀元和鴉片交換客家人從山區帶出的樟腦。到了1855年,冒險的美(英)國商人已在高雄(其時稱為打狗)圍椿內設立了一個據點,並在淺水入港處昇起了美國國旗。四年後,西班牙天主教教士在此港口登陸,向內陸推進了幾哩,在東港稍北的客家村埤頭建立了佈道所。這些大膽陌生人的出現,造成轟動,我的曾祖父一定也對他們感覺好奇。  

 首頁Home/ 本土信徒總檔 / 教會史話總 / 宣教師人物總檔 / 外國神父修女列傳 / 日人列傳總檔 / 原住民信徒 /  諸家論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