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台灣的愛,深刻又長遠 安慕理 (Rev. Boris Anderson)

 

頁Home /本土信徒 / 日人列傳 /宣教師 / 洋神父 / 原住民 / A / B / C / D / E / F / G /  H / I-J / K /  L /  M  / N-O / P-Q / R / S / /  V / W  

安禮文(Ray Adams)撰 蔡聖欣譯 《台灣教會公報》 3196期 2013年5月27日- 6月2日 p.15。安禮文牧師1978~1986年在台灣,曾任台南神學院音樂系主任。 

1970年間,我以宣教師身分抵達台灣,因為我的姓「Adams」和安慕理牧師的姓「Anderson」發音相似,因此我成了第2個「安牧師」。然而,安慕理牧師所成就的事工,我這個第2位安牧師望塵莫及。
對於安牧師在宣教上的無私奉獻,我很高興有這個榮幸代表英國長老教會和英國聯合歸正教會(URC)表達我們對安慕理牧師的敬意,我也很感謝安牧師的友人和過去共事的同工協助我完成這篇追思文。
神學教育最佳夥伴
安慕理牧師對台灣的愛是既深刻又長遠的,我曾詢問他關於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神學教育方面的問題,安牧師為此寫了一封長信回覆我。他和黃彰輝牧師堅定的友情也在信中表露無遺,而且他們的友誼更促成了往後台灣長老教會與其他夥伴教會在宣教上的連結。
安慕理牧師寫道,他與黃彰輝牧師在劍橋韋斯敏斯德學院(Westminster College)一同攻讀神學時熟識,在倫敦大學亞非學院(SOAS)教書時也經常一同吃午餐、研究孟子思想。因為與黃牧師的互動,當安牧師與師母在1948年從福建轉而被差派到台灣時,能夠很快地適應並融入當地的生活。並且,台灣這邊的教會領袖們也因為安牧師是黃牧師十分信賴的友人,對他完全接納,將他視為他們的一分子。因為這樣美好的開端,讓往後抵台的宣教師們(例如:梅佳蓮姑娘、彌迪理牧師夫婦和嘉華德夫婦)都能十分安心地在台灣服事,沒有遭受初到新環境時被孤立或是身分被比較的問題。
安慕理牧師在1949~1963年間擔任台南神學院的副院長,並在校教授新約、教會史和西方哲學。後來,隨著台灣本地的傳道人出國深造後陸續返台服事,安牧師自覺不應該擋在這些年輕一代的事工道路前,因此,當張德香牧師自愛丁堡大學神學院取得博士學位返台,安牧師決定該是他離開的時候了。
魄力守護長老教會傳統
回到英國後,安牧師從1964~1972年期間擔任英國長老教會海外宣道會(Overseas Mission Committee)總幹事,並且在1972~1983年時執掌URC普世宣教部。
曾在英國長老教會和英格蘭威爾斯公理會教會(CCEW)共同建立URC時擔任觀察員的湯普森博士(David Thompson),也提到那時的長老教會似乎無法接受公理會世界傳道會(CCWM)。正當公理會會友們對重組的第一步歡欣鼓舞時,大部分的長老會會友們對此仍抱持著很多疑問。
那時身為海外宣道會總幹事的安牧師,展現出守護傳統長老教會體制的魄力,要求公理會提出更完整的想法以將CCWM重組為世界傳道會(CWM)。因為一開始時,公理會似乎覺得只要把長老會的宣教事工加入世界架構就好了,如此就可以完整保留CCWM的宗旨和想法。安牧師為傳統長老會立場提出反駁,並且強調海外宣教事工應該是歸屬全教會的事工,而不是僅限於部分對海外事工有熱情和負擔的人。湯普森博士說道,安牧師無法想像教會不宣教,而他自身在海外傑出的服事也使這個信念更讓人信服。
民主人權的幫手
對在台多年並且與台灣人建立友好關��的安慕理牧師來說,非常熱切希望台灣人能夠自己決定自身的命運。當高俊明牧師因為美麗島���件被捕入獄後,安牧師盡心地將其困境公布給URC及其他有連結的世界教會,讓更多人知道台灣的狀況。
在教學方面,就如我們常聽到的,安牧師在南神相當受到學生們敬重,這不是因為他有什麼樣的英雄事蹟或是能言善道,而是因為他對人的關懷和忠實。不僅學生們在神學養成上受到他的啟蒙,台灣也在人權、民主跟和平方面受到安牧師夫婦極大的鼓勵。
南神禮拜堂的設計是以劍橋韋斯敏斯德學院為概念,就連講台的經文都同樣採用這段經文:「主曰:非爾選我、乃我選爾、命爾結實、而實恆在,則托我名求父者,可賜爾。」(約翰福音15章16節)這段經文在劍橋的禮拜堂是以拉丁文呈現,而台南這邊則是以中文呈現。安牧師想要以這段經文來鼓勵並提醒神學生要在主前謙卑,因為是神差派他們,而不是他們自己本身來主導事工的進行。
我相信對於安慕理牧師來說,激勵和提醒台灣準備服事的年輕人都能領受這段經文是很重要的,而他在世的人生也確實在我們和世界各地許多人心中結出主的果子。  

 首頁Home/ 本土信徒總檔 / 教會史話總 / 宣教師人物總檔 / 外國神父修女列傳 / 日人列傳總檔 / 原住民信徒 /  諸家論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