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伯和 走過公報的歲月

 

 首頁/  English / Japanese Entries/ 本土信徒 / 史話 / 家論述 / 宣教師 / 外國神父修女 / 原住民 日人列傳 / 賴永祥著作 馬偕周邊 / PCT/  劉家雜錄

黃伯和撰 《台灣教會公報》 3307期 2015年7月13-18日 p. 14 公報130。

 
台灣教會公報社為了慶祝《台灣教會公報》創刊130週年,推出專題策劃,邀請昔日公報社同工一起回顧歷史。我雖然從沒有當過公報社的專任員工,但是從擔任撰稿人、專欄作者、理事、發行人(19961999)、編輯委員、社論撰寫小組成員,到專書出版作者,公報社曾提供我思想形塑的搖籃,陪我走過神學掙扎的歲月,對我的影響可能比不少擔任過專任工作的同仁還要深遠。我對《教會公報》的期待自然也比很多人都要殷切。  
◆文字橋樑
個人與《教會公報》結緣的時間,應該可以追溯到當神學生的時代。剛接觸基督教信仰不久,加上初次踏入神學園地,許多信仰衝擊需要抒發,因而技癢而試著寫一些信仰反思的小品在公報連載。後來集成《上帝與我》的小冊子。算是我寫作生涯的入門,這些小品的連載和出版也激勵我持續寫作的興趣和信心。生平累積數十本的著作文集、論文和編著,雖不都是在公報社出版,公報無疑是這些產量背後重要的推手。
除了文字架起的橋樑之外,後來因為被總會銓衡為公報社理事,讓我對《教會公報》的參與,逐漸地從撰稿的客位變成了經營者的角色。後來在一段總編輯離任後的空窗期,也曾被邀請擔任臨時編組的編輯小組的成員之一,輪流負責每週的出版,後來任務編組的社論撰稿小組、時事回應小組、專欄撰稿小組等也都或長或短的參與其中。自認為公報人也似不為過。
◆公報的角色變化
回顧130年來,《教會公報》曾在台灣不同的年代承擔了不同階段的使命與責任。如果以我對台灣教會史的史觀作背景,大略可以把它們分為:教育啟蒙、佈道宣教;教會喉舌、傳播先鋒;先知代言、曠野呼聲;神學園地、教會燈塔等不同階段。
這些階段內涵當然不是線性的發展,不過審視《教會公報》不同時期扮演的使命特質,這些角色或可標示出時代意義吧!做這樣的分段法,也是有意提出個人對《教會公報》未來發展的一些期許。
《教會公報》是台灣第一個現代傳播媒體,這是台灣教會引以為傲的「扮演台灣現代化推手」的具體事例之一。《教會公報》創立的最初目的無非為了傳道。近代印刷科技和機器的引入,本是宣教師為傳教之需要從西方引入的一種傳教工具,初期的《教會公報》主要使命就是佈道。透過文字傳播的新媒介,宣教師不但藉著報紙傳揚聖經、教義的信息,同時也把啟蒙運動以後的科學新知當做宣教的輔助工具,積極對台灣信徒及一般民眾放送。這是公報最早扮演的教育及佈道的功能。
教會逐漸建立後,中會、大會相繼成立,雖然南北教士會仍然秉承差會指揮,主導台灣的宣教活動及教會會務。教會的組織運作所需的傳播媒介,自然就落在《教會公報》身上,因此也扮演起教會喉舌的角色,在教育、佈道的功能上增加了傳播、整合與領導的功能。1970年代開始配合台灣教會本土化後的先知性作為,也成為台灣戒嚴體制下最為敏感的傳播媒體之一。自此先知代言、曠野呼聲,成為鮮明的烙印。
解嚴開放後,台灣的輿論界百花齊放,言論的尺度也一再突破,過去的曠野呼聲,如今可能只是市場笑談。《教會公報》的角色一如教會在新時代面對的身分調整,需要重新尋找、定位。
◆期許與祝福
在《教會公報》慶祝130週年的歷史時刻,展望台灣社會與教會的變遷與新情勢,祝福並期許《教會公報》在未來的歲月,可以超越作為機關報或在野批判角色的身分爭議,堅定地提供信仰與神學撫育的園地,既反映也批判(信仰反省)時事,既傳達也檢討教會活動,深化信徒委身,增進教會宣教的洞察與能量,讓邁入第2世紀的《教會公報》繼續發光、放鹹,針砭社會腐朽,宣告救恩信息,建構永恆的盼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