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紹一部橫跨台灣百年歷史的百科全書

──《《台灣教會公報》全覽(1885~2002)》

首頁Home | 諸家論述總檔 |翁佳音曾宗盛 | 徐謙信 | 夏文學 | 江玉玲 | 郭東榮 | 郭正昭 | 李加恩 | 林昌華 | 林俊育 | 林暢有 | 盧俊義 | 阮宗興 | 王昭文 | 王成 | 蘇慶輝 | 謝大立 陳俊宏 |鄭仰恩| 張德麟 | 張德謙 |張妙娟

 阮宗興 2004228  


 

一、《台灣教會公報》

《台灣教會公報》是18856月由巴克禮所創辦的教會報,在華語世界的諸多教會報中,已不算早,比起馬禮遜在麻六甲創辦的《察世俗每月統記傳》慢了七十年;也比郭實臘在廣州創辦的《東西洋考每月統記傳》慢五十二年;甚至還比林樂知的《萬國公報》慢十一年。

可是,它卻是台灣的第一份報紙,也是華語世界中,自清光緒年間迄今,仍然持續出報,前後綿延一百二十年的唯一報紙!就在距今近八十年前,巴克禮在公報發行第500卷時就寫道:

頭一拜出教會報的時,彼霎在唐山另外也有幾若款的會報,總是因那些會報後來卡多有停辦,所以在此霎所出幾若千張的報紙中間,可說咱的教會報是差不多尚久的,實在可感謝上帝,有保護咱在四十外年的中間,每月隴可出,到在此霎是第500卷,真正是出在所向望的,的以外。[1]

在八十年前,《台灣教會公報》都已是當年發行最久的報紙了,現在,自然更不在話下。當然,在百多年間,也屢因政權更替、教會合一等緣故,而變更其名,從創刊時的《台灣府城教會報》(1885),到《台南府城教會報》(1892),再到《台南教會報》(1906),又自《台灣教會報》(1913),改為《台灣教會公報》(1932),從此定名至今,又逾七十年矣。

百年來,《台灣教會公報》所使用的語言,以教會白話字為主,直到19693月以後,才改為中文。這對現代讀者而言,教會白話字或是難以跨越的「文字障」,是致命缺點,可對研究台語文的人而言,卻是寶庫,因為它全然保存了百年前的鄉音土語。

此外,對研究南部教會史或是地方教會史的人而言,《台灣教會公報》更是不可或缺的史料。目前南部教會共有四套彼此相關的史料系統,可供參照比對。首先是The Messenger(使信月刊),目前台灣擁有的《使信月刊》,可從1850年延續至1947年,是份相當完整的宣教紀錄。[2] 其次,就數《台南教士會議事錄》了。(1877~1910)再來才是《台灣教會公報》,它從1885年6月發行迄今,除二次大戰末幾年之外,幾乎未曾間斷。最後是《南部大會議事錄》,從1896年記錄至1927年,是台灣人四百年來首見的民主議會議事錄。雖然這四套史料系統,各有不同的功能、角色或斷限,但就記錄史料而言,不管在台灣史或教會史上,它們的重要性都是無庸置疑的。可是,難免有人想問,若其然,那麼百年來的《台灣教會公報》到底都記載了些什麼呀?

二、橫跨台灣百年歷史的百科全書

吳密察在《十九世紀的北部台灣》書中的序言就點出一般做歷史研究的盲點,他說:

一般歷史研究所根據的是識字階級所留下來的文字資料,因此佔歷史時期人口之最大多數的文盲,在後世歷史被重建時,便經常只落得成為一群無名無姓的闇啞者。因為他們沒有留下足供後世研究者據以引述的文字史料,因此他們在後世重建的歷史中缺席了,或者即使出席也無法自己發言,總由他人(他人所留下來的史料和時隔世易的歷史家)代為發言。[3]

這裡,吳密察所說的問題,確實是歷史工作者心中永遠的痛。可是,《台灣教會公報》卻或多或少的少彌補了這個缺憾。因為,白話字比漢字易學易懂,一般人數週內即可學會,且「不論刊行之白話字,文体或內容,大多是為了基層不識字的民眾著想。這與中國大陸其他報紙多鎖定官紳、知識份子為對象迥然有別。」[4]是故,《台灣教會公報》的內容常出現一般正統史料所無的記載,例如,在1903年8月,有篇曾持衡所寫的〈埔社消息〉就說:

…到天光我欲去城內禮拜,就看那個生番的身屍放在欲去城內的路邊,我對遐過也有看見無頭的生番。是時,有百多人圍著看,有的舉刀要欲割生番肉,總是那時有人在顧,勿准因割。到日午我對城內轉來,在路泥有遇著人拿生番肉,行到放生番身屍的所在,只有剩那些腸子佇在若定。

多多人拿伊的肉欲去吃,講那個肉真好吃,也真有補;有的拿心肝講做葯真好,可治心氣病,真有應效;有的拿伊的膽,講可做刀傷、槍傷的葯,真好用。那粒膽值銀三十元。有的拿腳腕那二塊屈做腳風的葯,真妙用;有的拿骨頭欲焢膠,講那個骨焢膠可做葯治寒熱病,真好用。照我的甲伊請問,殺著生番通身軀隴有路用,只有大腸、小腸與頭毛沒用若定,其餘無一點點浪費,殺著一個生番卡贏打著幾若隻鹿。

對眾人著派一百石稻給他,這是聽到的例規,又那個身屍也是眾人真愛用。打著一個生番卡好做一年田,也有得眾人所謳咾。想著那些人真奇怪,愛吃生番肉,比吃鹿肉卡愛。真正是目瞅未曾看見、耳孔未曾聽見,這號的新聞真正是稀罕的消息。未有受教化的生番,只有愛殺人的頭來做好閒、勇猛、榮光、歡喜。有受教化的人,殺著生番不若得到一百石稻,也使眾人謳咾、歡喜;通身軀隴甲伊吃了了,想真,生番人真厲害,比番又卡番啦。[5]

若非這篇報導,我們實在難以致信,在日本統治已近十年的1903年,台灣還保有如此野蠻的社會風俗呀!

除此之外,《台灣教會公報》還有大量早期地方教會史料,記載許多地方教會來歷,諸如:府城、埤頭、木柵、巖前、牛挑灣、鹹埔仔、彰化、烏牛欄、埔里社、牛眠山、鹿港…,其內容多與近代所述不同,各教會不妨斟酌採納。也有不少人物傳記,如李豹、高長、許朝陽、徐春枝、黃月德、楊福春、許進傳、陳蕃薯、謝養、蕭臨、吳陀等等,可供參照。另自1887年開始,有逐年統計的人數單及總帳單,可詳查各教會當年的聚會人數或收支明細,以補地方教會基本史料之不足。

當然,《台灣教會公報》不獨藏有許多精辟的教義論述,例如梅監務的〈祈禱水〉、〈沒人倫〉、〈人嫌道理是新的祖先所無〉,或宋尚節的〈奉獻〉、〈聖神的洗禮〉;也有翻譯小說,如本仁約翰的《天路歷程》等。其它諸如聖經遊戲、聖經釋義,或國際時事,或生活百科,甚或婚喪喜慶等等,其內容包山包海,可說是部橫跨台灣百年歷史的百科全書。

 

三、見証時代的米該亞

至於改版中文後的《台灣教會公報》,仍然甚有看頭,它詳實記錄了台灣基督長老教會在威權統治下的政治參與,如何憑藉信仰良知,發表〈國是聲明與建議〉1971/12/29、〈我們的呼籲〉1975/11/18)、〈人權宣言〉1977/8/16、〈對台灣時局的建言〉1990/5/15、〈台灣主權獨立宣言〉1991/8/20等主張,甚至在美麗島事件中,亦有多位牧師、教友因義受難入獄…,在《台灣教會公報》中,你可以重溫舊夢,重新體驗,在當年肅殺的政治氣壓下,看它如何扮演「時代的米該雅」,如何發出「曠野之聲」。對近代台灣民主政治發展史而言,《台灣教會公報》無疑的是不可或缺的一環。

當然,扮演「時代的米該雅」的結果,自然引發國民黨當局的強烈不滿,導致在19872月出現創刊120年來的首次的查扣事件:

220日上午八時半,突有台南市文化工作執行小組(隸屬警總執行查扣書刊的專門單位),十多名便衣及員警闖入公報社,未提示執行公文而強行取走正要送郵之本報1825期全部(含副刊版活路)。…[6]

想我們台灣,才不過短短百年,就從清朝、日治到民國,從吃人肉、美麗島事件到公投,從農業社會、工業社會到科技島,今日讀來仿若隔世,這就是劇變下的台灣,美麗之島的寫照,而《台灣教會公報》正是這一切的見証者,我們說它是部橫跨台灣百年歷史的百科全書,誰曰不宜?

近年來,《台灣教會公報》社斥巨資把百年的《台灣教會公報》全部數位化,並採數位輸出,裝訂成套,共七十七巨冊,每冊約600頁,名曰《《台灣教會公報》全覽(1885~2002)》,以嘉惠教界、學界,對台灣史料日與俱增的需求,我相信,此舉,無疑是公報創刊120週年前夕,最佳的獻禮。

當然,我們也期待,藉由全套《《台灣教會公報》全覽(1885~2002)》的普級,能深化對台灣史、教會史,甚或台語文的研究,而有益於世人。據我所知,吳學明就把有18,555頁的白話字教會公報,前後細讀了三次,他的新書《從依賴到自立──終戰前台灣南部基督長老教會研究》,[7]前後共引用了《台灣教會公報》475次,並讓他有幸成為台灣第二位教會史博士。(2001年)至於第三位教會史博士張妙娟亦不遑多讓,(2002年)她乾脆以《台灣教會公報》為對象作研究,成績亦斐然。所以呀,諸君,千萬不要輕忽《台灣教會公報》的重要性,它可是台灣人共同的資產,台灣歷史的寶庫呀!

 


[1] 巴克禮,〈巴牧報的來信〉,《台灣教會公報》,1926/11,頁1。

[2] 事實上,《使信月刊》分別典藏於「總會史料館」(1864~1947)與台灣神學院史料館(1850~1944)此外,台灣神學院史料館另有收藏1957~1962的《使信月刊》。

[3] 艾馬克,《十九世紀的北部台灣》,王興安譯,播種者文化,2003/9,頁5。

[4] 張妙娟,《台灣府城教會報與清季台灣的基督徒教育》,未刊稿,2002/6,頁106。

[5] 曾持衡,〈埔社消息〉,《台灣教會公報》,1903/8,頁61。

[6]〈社論〉,《台灣教會公報》,1987/3/1。

[7] 吳學明,《從依賴到自立──終戰前台灣南部基督長老教會研究》,人光出版社,200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