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Home

著作目錄

 

專著

中國圖書分類法

《中國圖書分類法》始末     

增訂八版特色試探     

黃淵泉和賴氏分類法     

述國圖《中文圖書分類法》

十七世紀臺灣英國貿易史料

序言-岩生成一

台灣史研究初集 (目次)

古代之台灣

17世紀西班牙人在台灣的怖教

咸豐四年美國艦隊訪臺記

研究隋代流求是否台灣之書目

戰後日本刊行台灣論文要目

荷蘭人對臺灣原住民的教化

明末荷蘭宣教師編纂之番語文獻


明鄭研究叢輯

臺灣省通志稿  卷三

館藏宣教師中文著作目錄

哈佛燕京圖藏的漢語聖經(趙)

China and Protestant Missions

序言 S.W.Barnett    

講演

中國圖書分類法之編修

國內臺灣文獻資料的收藏

台灣教會史料研究回顧與展望

論述

談先輩吳守禮仙

和平教會和我(賴永祥)

細川瀏牧師略傳

劉貞女士略歷

The Life of Mrs. Chen Liu

中琉關係史料《歷代寶案》

敬悼黃武東牧師

臺灣鄭氏與英國的通商關係史


 

 

 

《十七世紀臺灣英貿易史料》 序

 

1959年6月22日岩生成一於東京目黑駒場寓所


在臺灣開設英國商館與鄭氏經營貿易,乃1571年至1684年前後14年間的事。向來研究英人之東方發展(尤其是東印度公司之東亞貿易)的各種論著,多少均述及此事。試翻閱早在1908年印行的英人James Bromley Eames 之 The English in China,1600-1843,以及20年後美人 E. H. Pritchard 所著之 Anglo-Chinese Relations during the Seventeenth and Eighteenth Centuries 等代表性的研究著述,可發現均論及前項問題,然篇幅不過一、二頁,僅能窺其片鱗而已。在此以前,英人傳教師 William Campbell 於1903年將有關十七世紀之臺灣的荷蘭方面史料,譯成英文,出版 Formosa under the Dutch, Described from contemporary Records 一書時。會在其卷未,摘錄英國商館文書,輯為附錄 B刊載,篇幅約七頁。繼有美人 Hosea Ballou Morse,選錄英國商館文書,編印 The Chronicles of the East India Company trading to China,1635~1824,凡五卷;其第一卷 "Taiwan and Amoy" 項下,採錄有關文書;前後計九頁。其後英人Montague Paske-Smith 於l930年在神戶出版 Western Barbarian in Japan and Formosa, in Tokugawa Days 1603-1868。該書第三。四兩章.摘載臺灣之英國商館有闢文書,第三章主要為1673年自該地派赴日本之英船 Return 號之航海記;第四章為1673年至1684年間之臺灣英國商館記錄。試將前者與原文書對照,航海記係始於同年6月29日,迄止8月28日,然發現此兩月間之日期悉予略去。後者亦並不按原文忠實寫錄,而有若干省略,又各項記錄末端所記之出處,亦悉被刪去。其實在此以前,即 1737年,瑞士醫生 John Gasper Schenchzer 將有名的德國醫生 Engelbert Kaempfer 所著 The History of Japan 之原稿譯為英文。並在倫敦出版;已將 Return 號的航海記,輯為第二附錄;於翌年問世。繼而1883年。英人 Edward Maunde Thompson 將日本平戶英國商館主持人 Richard Cocks 之日記 (1615-1622年)出版時;亦在其第二卷卷未,重行刊錄之。1899年該書在東京重版,其中除再度附載航海記外。並附有長崎古今集覽中之「寬文十三年丑五月二十五日 ゑげれす入津萬覺帳」(「英船進港記詳」- 譯者)。此外,「巴達維亞城日記」(Dagh-Register gehouden int Casteel Batavia) (1624-1682年)32冊中;亦散見有關在臺英國南館之相當重要的記述。因此,即僅據此等既刊的有闢史料,目前亦能多少了解英國商館興衰的遇程。

在臺灣開設之英國商館文書 --信件、日記、條約、航海記、裝貨單等 -- 的大部份,經送交統轄該商館經營之英本國的東印度公司,而由後者整理保存;1858年創設印度部 (India Office),乃全部移交該部圖書館之檔案科 (Record Department))管理。二次世界大戰後,印度部的名稱取消。另設國協關係部(Commonwealth Relations),上述檔案科亦整個移併於該部。在該科保管之文書中,有篇幅浩繁的所謂商館構案(Factory Records);雖時至今日,有關在臺灣英國商館的文書,主要仍可自上述檔案中查得之。其中一類為過去東印度公司、按其所轄亞洲各地39處商館別、將有關文書去蕪存菁。依編年順予以編輯者。每冊之首,則冠以各該商館名稱。為編年文書集。其他一類為各地商館之駐在人員、與總公司以及商館人員互相往來之信件暨報告等。稱為原始信件(Original Correspondence - 略稱 O.C.)。而有關在臺之英國商館文書。主要可在上述原始信件,與其他如 "China and Japan" 以及 "Java" 等商行編年文書集中尋得之。

我於1930年春赴歐洲,滯留二年餘。其間,最初至荷蘭,主要在於閱讀該國東印度公司之文書;勉力抄寫並蒐集研究資料。繼而自1931年秋起。移居英京倫敦。迄翌年五月止,約半歲間,按日往印度部,目的亦在瀏覽其東印度公司之文書,並竭力蒐集研究資料。因當時我任職臺北帝國大學文政學部,臺灣史與我任職之地,關係既深,乃視為研究課題之一,自英、荷兩國東印度公司文書中,涉獵有關臺灣史之有趣的重要記事,並抄錄之。有關臺灣英國商館的文書,亦為此時所蒐集之史料的一部份。鄭氏長期據臺灣對抗清朝,故其有關史料之殘存於中國者,似並不多見。荷、英兩國東印度公司與鄭氏有頗深的交涉,因此,兩國東印度公司之文件中。有關當時的記事,極為豐富。尤其英國商館在臺14年間,有關鄭氏之當時史料,甚為稀少。此等英國商館文書之價值,乃彌覺重要。今試讀此等文書。不僅其商館經營之全貌,得以了解,甚或就鄭氏活動本身而言,過去未知之頗饒興趣的史實,似亦因此獲知詳情。唯我在留歐期間,只有主要的研究課題,且旅英期間僅止半載。是以有關臺灣之英國商館文書,無暇全部抄錄,此乃感到遺憾的事。然寫錄者已及大部份,故相信所備資料。足可進行此方面之研究。又抄錄當時距今已三十年,原文書亦有以十七世紀之古字體,古文體所寫者,辨認稍有困難,且魯魚之誤,或所不免。此次出版時。無暇再與原文書對照;又由於印刷技術,原文書中當時所加之頭註及腳註,只得省略。回顧此等文書自寫錄迄今,已經30載,其間我忙於其他各種研究。不能予以應用,以進行預期的研究,而環境已完全變化,近來尤感忙碌,絲毫無暇顧及。此次承臺灣大學圖書館賴永祥,曹永和兩君極度努力,始使此項文書,公諸於世,我感到好像卸去了一半責任,實在不勝欣喜。又本文書出版時,承英國國協關係部檔案科當局予以允諾,甚為感謝。我遙遙地切望今後能根據此等文書,在這方面有優秀的研究陸續出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