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斷述說信仰團體的典範故事!

從地方教會研究的觀點展望東門的未來

首頁Home | 諸家論述總檔 |翁佳音曾宗盛 | 徐謙信 | 夏文學 | 江玉玲 | 郭東榮 | 郭正昭 | 李加恩 | 林昌華 | 林俊育 | 林暢有 | 盧俊義 | 阮宗興 | 王昭文 | 王成 | 蘇慶輝 | 謝大立 陳俊宏 |鄭仰恩| 張德麟 | 張德謙 |張妙娟

 

鄭仰恩撰 

《如鷹展翅台北東門基督長老教會六十週年回顧》2007 6 P.359-365


述說地方教會作為「記憶團體」的信仰故事:

美國當代宗教社會學家羅勃貝拉(Robert N. Bellah)在《心的習性》Habits of the Heart一書中主張,任何團體都有她的歷史,而嚴格地說,這些團體的特殊風格正是由她們的過去所形塑的。因此,在個人主義盛行的現代世界中,一個擁有真實和永續動力的團體一定是一個竭力保有「過去」的「記憶團體」(community of memory)。為了不忘卻過去,這樣的團體必定會不斷地述說她的故事,以及她成長、茁壯的建構過程。同時,她也會述說在這過程中將這團體的存在意義具體展現出來的男女先輩的典範故事(exemplary stories)。簡言之,不管是團體性的建構歷史或是個別人物的典範故事,它們就成為這些記憶團體不可或缺的傳統(tradition)

另一位美國當代宗教社會學家巫思諾(Robert Wuthnow)在《二十一世紀的基督教:挑戰與反省》一書中也指出,教會應該就是貝拉所敘述的記憶團體(其他例子還包括鄰里社區或親族宗祠等團體),因為她不但擁有深厚的信仰傳統,更藉著她的信仰記憶來形塑個別成員的認同(identity)。毫無疑問地,巫思諾所說的信仰記憶包括了各個信仰團體(特別是地方教會)的發展史以及其中的信仰先輩的典範故事。美國倫理哲學家麥金泰(Alasdair MacIntyre)則在其名著《美德之後》After Virtue中強調這些信仰記憶所形成的傳統不但可以培養個別成員的「信仰認同」,更成為傳遞「價值感」(goods)的基本媒介,讓個別成員在這參考脈絡(referential context)中建構其倫理價值觀。換句話說,以故事形式述說的歷史經驗是信仰教育和傳承的最好素材!

近年來「地方教會研究」的發展:

近二十年來,地方教會研究(congregational studies)已經在歐洲和北美洲發展為當今實踐神學領域中的一個主要學科(discipline),具有完整的學程和方法論,可惜在台灣的教會和神學界還未受到應有的重視,也尚未發展為正式的學門。以下就簡要敘述地方教會研究的歷史。

早自1920年代起,在英國和北美洲,因為受到「社會福音運動」(social gospel movement)的影響,面對社會形態、族群、文化模式快速變遷的處境,為要具體解決地方教會所面對的問題,試圖以類似「教勢統計」(church and community census)的研究方法為基礎,尋找一些教會發展的指引原則,這就是地方教會研究的初步階段。一直到1960年代為止,「外在環境」和「實況」(context)的因素就成為主要變數和分析的對象,研究主題特別集中在「為何主流建制教會在都會中心區域(inner city)會不斷衰退」、「為何在新興社區中新形態的教會能夠快速成長」以及「為何主流建制教會無法滿足『新移民』的社會及靈性需求」等。

在1950年代時,因為宗教社會學和社會學方法論的引介,進而催生了The Noise of Solemn Assemblies (Peter Berger, 1961); The Suburban Captivity of the Churches (Gibson Winter, 1961); The Comfortable Pew (Pierre Berton, 1965); New Congregations (Donald L. Metz, 1967)等宗教社會學研究的鉅作。然而,當時的主流教會以普世神學思潮的「先知性教會模式(即著重社會服務與公義)」為著眼點,這和當時逐漸發展中的新興教會運動所具有的「自我中心」和「追求安全感」的體質截然不同,以致這些研究僅對學術圈內的少數學者有所影響。

自1980年代起,地方教會研究逐漸在各個主流神學院及宗教研究機構中發展為一個學科,並開始轉向「內在」因素的研究,「更新」(renewal)成為新的標記,教會內部發展的「進程」和「事工方案」成為重要素材。漸漸地,在一個多元且逐漸世俗化的世界裡,地方教會的「內在動力」(internal dynamics)和「自我認同」(identity)成為新的關注焦點。在美國Lilly Endowment的宗教部副主任Dr. Robert Wood Lynn的帶領下,地方教會研究蔚為風潮,社會科學方法(特別是社會學和人類學)的運用尤其具有關鍵性,因為可以具體客觀地以實證的方式分析人類和組織體系的行為模式。

目前地方教會的研究明顯呈現出多元方法、科際整合的模式,研究者來自歷史學、社會學、禮儀學、聖詩學、基督教教育學、靈修學、教會論、實踐神學、族群研究、經濟學、政治科學等不同領域。換句話說,當前地方教會研究最重要的特性與體認就是:若要達到具有「實踐取向」(praxis-oriented)的理解深度,研究者必須藉由不同的研究進路來整全地(holistically)審視地方教會。因此,學者們若不是運用多元的觀點,就是自覺地以跨越學科的團隊方式進行研究。

近十五年來,投入地方教會研究的學者已經出版許多學術論述,包括在不同族群、文化、社會處境下的個案研究(有興趣者請看附錄裡的參考書目)。當然,在台灣教會界也有不少流行的非學術性作品,例如華理克(Rick Warren)的《直奔標竿》和魏格納(Peter Wagner)編著的《使徒性教會》等,勉強可以歸入此類。比較具有學理基礎的則有德國教會增長研究學者施瓦茨(Christian A. Schwarz)所著的《自然的教會發展:健全教會的八種優良特質指引》以及總會傳道事工委員會出版的《教會再發展與事工更新手冊》等,可以參考。

從地方教會研究的觀點看東門六十週年:

整體而言,此次東門教會為了慶祝六十週年而出版紀念特刊,並全面整理相關的歷史資料,實在具有相當程度的意義。在盧俊義牧師號令下,許多不同年齡層的長執和信徒都熱心提供資料、參與座談、撰寫文章,特別是有好幾位年輕同工實際參與編寫年表、整理座談紀錄、編輯文字等工作,令人激賞。這本特刊從歷史、空間、人物、組織、事工、未來展望等不同面向來呈現東門教會六十年來獨特的歷史經驗和豐富的精神面貌,頗具特色。以下我就從地方教會研究的觀點,提出幾點觀察,作為展望未來的參考。

地方教會研究的豐碩成果讓我們體認,若能明確察覺教會自身的歷史特質和整體「動力」(dynamics)所在,就能忠實、有效地提升她的能力。在《地方教會:她們擁有的形塑與改造力量》(Congregations: Their Power to Form and Transform)這本書裡,作者們根據其所研究特定教會的不同特質,分析了啟發性的講道、豐富的禮拜音樂、切合在地需求的社區工作、令人驕傲的歷史傳統等不同要素如何成為地方教會的動力和轉化力量,並帶來教會更新與發展的新契機。此外,通過地方教會研究的客觀分析,我們也可以試著在「異象」(vision)與「現實」(reality)的張力之間尋找忠實、有效的教會事工,特別是如何重新確立「教育」和「教導」(teaching)的職份與轉變力量。最後,地方教會研究也可以幫助牧者及全體會友明確認知,教會應該朝那個方向勇敢邁進,也可以思考她是否需要轉型或是應該如何繼續成長、深化等問題。

整體而言,東門教會處在台北都會精華區,人文薈萃,資源豐富,信徒的教育水平和素質都很高,潛力無窮。她的歷史發展和事工特色可以區分為以下幾個層面:在禮拜方面,除了重視牧者的講道和禮拜品質(禮拜堂的空間設計、優良的聖歌隊傳統)外,也致力推展多語言的聚會模式(日語、都市原住民、英語、客語、華語禮拜);在教育方面,特別重視聖經研究(1970年代的聖經函授學校、多元多場次的查經班、撰寫聖經作業)、信仰造就(兒童主日學、成人主日學)、青年和大專學生工作(1960-70年代的北區大專團契和信仰造就班、剛開始的北科大團契),以及教育館的興建;在團契方面,則有不同年齡群和特質的團契(少年、青年、姊妹、兄弟、社青、松年、家庭、親子、荊棘,以及家庭小組等);在文字出版方面,除了內容豐富的週報外,還有多面向的出版品(最出色的當然是盧牧師的講道集、聖經釋義、聖經導讀和牧會筆記,還有對台灣本土神學辭典的贊助);在宣教與信仰實踐方面,協助開設教會(大安、新興、安和教會)、參與社區宣教(土城少年觀護所、學生宿舍事工、台大愛心團契、快樂兒童營、週末兒童營、東門學苑、活水泉教會、更生團契)、支持海外宣教(非洲宣教、英國留學生工作),以及對弱勢族群和偏遠教會(弱小原住民教會、三義、澎湖七美等)的關懷等,都具特色。若再加上和諧的長執幹部團隊以及愛護、尊重牧者的傳統,這些都是東門的獨特信仰傳統,是要努力珍惜、維護、保存的成果,也是最應該繼續發展的方向。

當然,我們若以現今普世運動的整全觀點來檢驗(或謂「苛求」)東門教會六十年來的歷史經驗,仍可發掘在社會見證面向不足之處。讓我以「世界傳道會」(Council for World Mission, CWM)出版的《今日世界宣教》一書為例,整全的宣教觀應包括宣揚、培育上帝的兒女、愛的服事、社會改造、關心受造界等五個層面。就此而言,東門在前三個面向表現非常優異,在後兩個面向(即社會行動/政治關懷、生態環保等)就比較乏善可陳。地方教會在宣教的努力上需要「察覺新領域,跨越新藩籬」,才能擴展宣教的視野。長老教會所屬的改革宗傳統是不斷尋求真理(truth-seeking)、尋求公義(justice-seeking)的信仰團體,相信這也是東門教會的信仰理想!

回到我在本文一開頭的論述,地方教會研究相當重視歷史經驗的形塑力量,鼓勵在信仰團體裡應不斷重述信仰前輩的典範故事,特別是那些「具有向上提昇力量的故事」(uplifting stories)。這本東門教會六十週年紀念特刊的最大特色應該就是信仰故事的紀錄與傳承,特別是「人物篇」以及「耆老座談紀錄」的豐富內容,確實可以同時述說整體性的團體故事以及個別人物的典範故事,相信必然具有形塑性的力量。更重要的,是需要經過不斷的述說、內化、形塑、轉化的過程,才能讓全體信徒藉助這些故事具體地建構信仰認同與價值感,這才是信仰典範故事的真實擁有(ownership)!


[參考書目]

1.      羅勃貝拉等著。《新世界啟示錄》。孟汶靜譯。台北:正中,1994。

2.      Robert Wuthnow. Christianity in the 21st Century: Reflections on the Challenges Ahead.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3.

3.      James F. Hopewell. Congregation: Stories and Structures. London: SCM, 1988.

4.      Congregations: Their Power to Form and Transform. Edited by C. Ellis Nelson. Atlanta: John Knox Press, 1988.

5.      Lewis S. Mudge. Rethinking the Beloved Community: Ecclesiology, Hermeneutics, Social Theory. Lanham, Maryland: University Press of America, 2001.

6.      Herb Miller. The Vital Congregation. Nashville: Abingdon, 1990.

7.      Studying Congregations: A New Handbook. Edited by Nancy T. Ammerman, et. al. Nashville: Abingdon, 1998.

8.      陳南州。《宣教的神學與實踐》。台北:永望,2003。

9.      維爾科教授(Michael Welker)。《改革宗神學—全貌與前景》。鄭仰恩主編。馬偕紀念講座叢書(7)。台北:台灣神學院,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