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話0 53 鄭氏的呂宋政策

首頁Home / 史話總目錄 / 教會史話題字/史話第一輯 史話第二輯 / 史話第三輯  /  史話第四輯 / 史話第五輯 / 史話第六輯 / 史話第七輯

教會史話 001-025

教會史話 026-050

教會史話 076-100


  1. 鄭成功優遇神父李科羅

  2. 李科羅與鄭經

  3. 鄭氏的呂宋政策

  4. 康熙教土測繪台灣地圖

  5. 林錦生與甘字典

  6. 少年茂生手寫中堂

  7. 跟費師母學練風琴

  8. 自編詞譜合璧聖詩

  9. 「聖詩歌」所加的詩

  10. 打馬字的字典

  11. 俗語字在甘字典

  12. 對字典的期許

  13. 干治士「台灣紀略」

  14. 娶駐在地婦女為妻

  15. 五千九百人政信

  16. 台灣佈教之成功

  17. 記教區的拓展及巡迴

  18. 馬偕的教區

  19. 白水溪遭難

  20. 標天才之回憶

  21. 斗六都司吳志高

  22. 盲人信徒溫旺遭殺

  23. 盲人事工的發韌

  24. 設訓瞥堂在洪公祠

  25. 甘為霖悼念林紅


 

   

    馬德里Academia Real de la Historia藏有一耶穌會士的手記「1662年至1663年間馬尼拉之事件」英譯Events in Manila, 1662-63收於 Blair and Robertson: The Philippine Islands 1493-1898, Vol. 36, p.218-260)載有鄭成功遣使招降馬尼拉、呂宋華人遭屠殺,鄭經復李科羅企恢復通商等,頗詳實。

    據各種資料看,鄭經是顧及貿易之利而維持呂宋關係而已,對天主教會及教士絕無好感。據「台灣外記」載,康熙5年丙午太曆208(16669呂宋總督遣巴禮橧(Padre,教士之義前來擬起院設教,陳永華力持不可,曰「巴禮原名化人,全用詐術陰謀入國,決不可許之設教。」經笑日「彼能化人,本藩獨能化彼」,賜似衣冠,令去本俗穿戴,依臣禮進見。經諭「凡洋船到爾地交易,不許生端勒擾,年當每船進貢,或舵或桅一,苟背約,立遣使問算。」巴禮僧叩首唯唯,不敢提設教事,遣之歸。

    16738月,西班牙道明會曾遣教土四名欲往雞籠,途中遇風經24天後駛入安平。渠等未携任何國書或證明交件,鄭經疑為密諜,下令拘禁。教士4人之名為Arcadio del Rosario, Pedro de Alcala, Pedro de Alonso de Cordopa。其中一位Arcadio者,略諳華語,乘警備之隙,救出其他3位,滯留七惆月之間當然無法從事傳教。渠等於167445日返非。

    鄭氏部屬征菲之議屢起。據「台灣外記」,康熙11年壬于、永曆26年1月(16722,統顏望忠、楊祥自告奮勇,願領兵征呂宋,但侍衛馮錫則舉三理由,勸妄用無用之兵,遂止其議。最後一次是1683年,鄭氏將要覆滅之際,黃良驥、洪拱桂等建議以全軍向呂宋轉移,另謀出路。據「閩海紀要」,世孫從之,輜重已移在船,劉國軒止之,不果行。「台灣外記」的記載更詳,在此不贅。在此要提醒注意者是中書舍人鄭德瀟的主張,他力主征菲的理由甚詳,而語中評擊天主教之處甚多,誠為時人反天主教之證佐。鄭德瀟曰....:用巴禮僧,天主教稱天曰廖氏,用其術而鼓煽四方,名為化人,日本國曾受其害,至今國人深惡絕人......徒藉巴禮僧設禮拜寺,7日一會,男女自赴燃燭羅拜,凡7日內所行事及陰私必告,不告則瞞廖氏,罪在不赦,告之則為懺悔,名日解罪,初入其教,誘以銀錢,人將死其地者,有子則巴禮僧當面開教,財產半入廖氏,無子則盡沒入禮拜寺

 

 

《台灣教會公報》 1931 主後1989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