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話573大龍峒教會的結局

首頁Home / 史話總目錄 / 教會史話題字/史話第一輯 史話第二輯 / 史話第三輯  /  史話第四輯 / 史話第五輯 / 史話第六輯 / 史話第七輯

教會史話 501-525

教會史話 526-550

教會史話 576-600


 

551 書傳記述糾紛經過

552 馬偕為何娶本地妻

553 馬偕夫婦的蜜月行

554 竹塹禮拜堂的開幕

555 紅毛港教會的由來

556 北部設立長老之始

557 洲裡教會逐漸成長

558 崙仔頂早年的果子

559 社子庄郭國詠裔譜

560 後埔仔新莊的成續

561 溪洲.枋寮.枋橋頭

562 馬偕訪問林本源邸

563 暖暖金包里的設教

564 馬偕三角湧的腳蹤

565 竹塹里期的受洗者

566 馬偕在後龍的宣教

567 新港社秀才劉澄清

568 新店設教十年誌略

569 新店早期受洗者(一)

570 新店早期受洗者(二)

571 新店早期受洗者(三)

572 到社寮島及八斗仔

573 大龍峒教會的結局

574 八年有二十間教會

575 中港設教若干事則


 

 


大龍峒位於淡水河與基隆河會交處一帶,是平埔凱達格蘭族大浪泵(又作巴浪泵)社的故址。康熙年間已有漢人入墾,乾隆11(1746續修「台灣府志」已載有大浪泵庄,嘉慶7(1802改為大隆同庄,而同治年間改稱大龍峒庄,是大加蚋堡(台北盆地)裡較早開發的區。

1875年馬偕得力於陳願在大龍峒米粉寮柯泰厝邊建禮拜堂(參見《教會史話》286),1876917日在大龍峒首次施洗,受洗者41人(見《教會史話》521),而於187792日施洗31人並設立陳願為長老(見《教會史話》556)柯厝受洗者之多,尤須注意(參見《教會史話》287522523)。1878310日施洗2人,即曾根53歲(名又作君,下埤頭人,1888222日死)、陳漢27歲(北投人,1885814日死)。

18781218日馬偕在大龍峒召開了各教會信徒聯合大會,早一天就有各教會所派代表二名忙於準備,在禮拜堂前搭建會幕(tent),設席每桌8人,最大容量600人,實出席者婦女超過100,席設禮拜堂內,男人480人,在堂外,參加者來自各地(有的步行三日來此)所以必須供應餐食,如一場野外餐遊(large picnic),大家吟詩談話,過了愉快的一天。由此次大聚會,各地信徒互相認識,感覺不孤單,互勵互勉堅守信仰。閏牧師也參與此會,就於1220日寄出一函,向母會報告其盛況(Presbyterian Record, 1879, p.76

1879323日在崙仔頂馬偕施洗27人(參見《教會史話》558),其中屬大龍峒教會者10人,即陳石嫂68歲、王雲41歲、陳存心嫂17陳願媳婦、陳駿17歲、陳世傳1歲、陳汶水24歲、王有才5歲、連瑞柳3歲、許位35歲、柯安樂3歲。柯安樂(18761917)是柯泉三子,後任牧師。

1882813日(據馬偕日記)馬偕在大龍峒施洗32名。據洗禮記錄(作816日),屬大龍峒教會約有12人,即柯實在2歲(又名誠實,柯經次子)、柯新約2歲(柯清泰四男,1899年進牛津學堂)、翁雙溪28歲、陳順4歲(後適柯安樂)、陳宗支10歲、陳聰慧2歲、陳世宗2歲、陳琪瓊70歲、汪安23歲、葉順19歲(滬尾人,1882年進牛津學堂,後任傳道)、郭主18歲(社子庄人,18651928,後改名希信,任牧師)。

1884105日(光緒10817日)大龍峒禮拜堂被暴徒毀拆乎地,當時的駐堂傳道李恭供稱:夜六點零鐘時候,覺來勢不善,趕緊脫逃,當時聲言要提傳道並教民等,而教民等均已走避。事後馬偕提出損失清單,估計大龍峒教堂一座英銀1650元,堂內物件長椅條30條、交椅12……教堂及物件合計共1920元。(據《中法越南交陟檔》)

馬偕在其傳道記說道:暴徒毀了大龍峒禮拜堂,使此化為一巨大土墩,並用禮拜堂磚塊積了8英尺高的石堆,塗抹黑泥,在向馬路的一邊,以漢字大書:黑髯奴馬偕橫於此(From Far Formosa p.l91
馬偕並沒有在大龍峒原地重建禮拜堂,而遷建於牛磨車街,並改名枋隙禮拜堂,其經緯將另述(參見《教會史話》587)。

 

 

《台灣教會公報》2561 200141 p.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