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馬偕墓園的建築特色之分析

 

 

第一節 馬偕家族墓的配置


馬偕家族墓的地皮早在淡水中學校建造校舍之前已經由馬偕購下。淡水中學在一九一四 年初創時稱為淡水中學校(Tamsui Middle School),暫用牛津學堂為校址,後再由加拿大長老 教會母會募款購地,在女學堂及婦學堂的東邊購買較大的土地,籌建淡水中學校(註1)。 當時張聰明女士就在女學堂後面約五千坪的土地捐獻出來,供為建造新校舍及田徑運動 場之用。今天,淡水中學的大操場及體育館一帶均為馬偕夫人所獻,在體育館的東側緊臨外 僑墓園的一角即是馬偕墓。因此,在淡江中學初期校園規劃時,吳威廉與羅虔益兩位牧師即 考慮到馬偕墓的完整性。

一六○一年馬偕逝世之後至一九二五年淡水中學八角塔與體育館落成之間,馬偕墓園只 有一座墓,即馬偕墓。但一九二五年張聰明逝世,葬於馬偕墓的右側,開始逐漸形成馬偕家 族墓園,長女婿陳清義(1877—1942 年)、長女偕媽連(1879—1959)、兒子偕叡廉(1882—1963)、 兒媳Jean Ross(1887—1969)及次女偕以利(1880—1970)等皆葬在馬偕墓左右。 不過,在馬偕墓園內的北邊一角,也有幾座年代早於馬偕的,如陳榮輝牧師(1898 年)、 蕭大醇牧師(1892 年)、陳稻傳道娘(1883 年)。據推側可能為拾骨後再移葬進入馬偕墓園,他 們皆是馬偕初期傳道時的信徒。另又有數座小型墓碑,年代在十九世紀未至二十世紀初年, 墓主背景未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