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馬偕墓園的建築特色之分析

 

 

第二節 馬偕墓的建築


馬偕在一九○一年六月病逝,有關他的病逝,據相關史料所載,因長期佈道,不幸患了 喉疾。一九○○年五月馬偕最後一次巡視噶瑪蘭平原的教會,在離開平埔族打馬煙教會時, 他的聲音已經有些沙啞。六月,他召集本地籍牧師訓話時聲音完全沙啞,九月牛津學堂開學 時,他亦無法上課,請郭水龍牧師授課,他則靜靜的坐在講臺的一角傾聽。十一月,馬偕在 幾位學生陪伴下坐船前往香港,向Stedman 醫生求診。一九○一年元月回淡水,由威勒金遜 及梅耳斯(Myers)醫生診病,他們是淡水英商的侍醫。後來又到臺北接受日本醫生治療,全家 暫時遷至臺北大稻埕河溝頭。病情未見好轉不久又返回淡水,終於在一九○一年六月二日下 午四時病逝於淡水寓所,享年五十七歲。

據陳宏文著《馬偕博士在臺灣》一書所引柯設偕長老與偕以利女士所述,馬偕的靈柩是 西洋式,四周裹著黑布,內裡襯以白綢,棺蓋為玻璃製成,以便人們瞻仰遺容,依馬偕的遺 言,他的遺體被葬在馬偕私人墓地,這塊地先前由馬偕所購置,臨近淡水的外僑墓地。馬偕 過世之後,有一大片地由其夫人張聰明女士贈給教會,作為後來淡水中學的校地運動場。

有一種說法認為馬偕不葬在外僑墓地而另劃設家族墓地,是因為他自認並非外僑,他已 經是臺灣人了。馬偕的葬禮於六月四日由吳威廉牧師及日人河合龜輔牧師(他後來就任臺北今 濟南教會之第一任牧師)主持。送葬者約有四、五百人之多,全部穿著黑衣,棺木由其學生們 扛赴墓地,場面感人。如今尚有一幀出殯的照片留存下來可為證。

馬偕的墓碑據文獻所載,為其門徒所捐建,墓全用石材建成,依石質判斷,應屬於淡水 對岸的觀音山石,質地堅硬,色澤呈青灰色。經過近百年,如今仍十分完整,石碑上陰刻雕 紋十分清晰,字字可辨。

馬偕墓的方位,坐東南朝日西北,大約對著他所一手創建的牛津學堂。後來,他的夫人 及子女親族亦多合葬於此,所有墳墓的方向亦與馬偕墓相同,在此家族墓園中,惟一最高者 為馬偕墓,其外觀形式亦與眾不同。

馬偕雖然葬於一九○一年六月四日,但其墓碑可能是稍後所建,推測應在同一年的秋天。 墓碑立於墓穴之後端。在形式上,有三級臺座,臺座上為墓碑,以陰刻雕出馬偕的生平及來 臺年月日。墓碑上端覆一石雕平頂,平頂有如墓之屋頂,屋頂上方再立一支方尖碑,其高度 為臺座與墓碑之一倍,使得整座墓看起來非常壯麗。

現在針對墓碑的主要段落嘗試作進一步的分析說明:

1、臺座-共三級,呈階梯狀,第一級因面績較大,分成左右兩大塊。第二級亦分成後兩 大塊,與第一級錯開疊成。第三級則為一整塊正方形,上面雕成曲面,有如屋頂,以 利洩水。

2、碑身-為整塊之石材所雕,四面皆雕出邊框,但只有正面與背面雕陰刻文字,左右兩 邊不施雕。內容如下:
  正面雕以英文字 背面雕陰刻直行中文:

 

3、碑頂-為整塊石材雕成,上下邊緣皆雕出曲面。其曲面與下面的臺座曲面互相呼應。

 4、方尖碑-立於碑頂之上。形式採自埃及方尖碑,平面為正方形,自下向上逐漸縮小, 至頂端削成金字塔形。 從這些局部的特徵,或可反映兩方面的意義價值的探討。其一,碑身的邊框雕出小圓角, 頗有點臺灣門扇枋樑之影響。其二,上端的方尖碑,為很正統的埃及建築,後來亦廣為西洋 建築所用。所以我們推斷馬偕墓應出自吳威廉之設計,因為這種老練的造型組合,必出於素 有涵養的設計者之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