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樂德醫師就要離開 揮別的手好沉重

 

頁Home /本土信徒 / 日人列傳 /宣教師 / 洋神父 / 原住民 / A / B / C / D / E / F / G /  H / I-J / K /  L /  M  / N-O / P-Q / R / S / /  V / W  

《民生報》2002.年6.月20日 ;又見於「教會醫療院所協會電子報」 63期 2002.年6.月21日 按:龍樂德醫師(Robert G. Long , M.D.)��在協同會的召喚下,於1977年來台灣。在台中,龍樂德夫婦在語言學校學了兩年半中文,1979年全家搬到台東定居,從此將自己奉獻給台東基督教醫院。人稱他為「台東小兒科之父」,1991年獲得第一屆醫療奉獻獎 [請見www.hwe.org.tw/award_winners_1_14.asp]。2002年,他65歲,即將退休返美國;但他聲言,如上主允許他會再來台灣、東南亞盡其所能的服事。  

他,是「台東的小兒科之父」,是許許多多原住民部落小孩的救星;他,將其一生完全奉獻給他鄉異國的台灣,也投注一生心力為偏遠地區的孩童健康把關。龍樂德,這位備受台東鄉親敬重的外籍醫師,走完24年的奉獻歲月後,將揮別台灣,返回美國。
昨天夜幕低垂時分,上自院長、下至清潔阿嫂的台東基督教醫院員工,為他們敬愛的龍樂德醫師舉辦一場惜別音樂餐會,行政院原住民委員會主任委員陳建年特地趕來頒贈獎章表敬意,會場熱度逐漸上升,東基院長呂信雄吉他自彈自唱美國民謠「Danny Boy」、「Good-Bye Jimmy Good-Bye」,為這位亦師亦友的伙伴送行,其他同仁也又唱又跳,感謝「龍爸爸」陪他們走過艱辛歲月。
東基醫療事務室事務員李秀梅回憶起24年前,和龍樂德一起進入醫院工作的陳年往事,嘴角不禁泛起了笑意。她說,龍醫師是位仁心仁術的小兒科醫師,除要求在嬰兒室當班的護理人員,全天播放音樂給住院病童聆賞,安撫不安情緒外,更不時在處方箋寫上:「請給孩子多一點愛吧!」一名出生體重只有570公克的卑南族早產兒幾乎被家人放棄時,他堅持用愛及關懷呵護這無辜小生命。李秀梅記得,當時龍醫師要求所有護理人員,每隔五至十分 鐘就要去撫摸這名小不點,讓她感受源源不絕的愛;三個月下來,這名小女嬰有如吹氣球般快速成長,如今已是高中畢業的娉婷少女了。「她每隔一陣子就會回來看看我呢!」龍樂德難掩興奮之情地說,要不是他和護理人員的細心呵護,當年的「巴掌大仙子」那能擺脫死神魔掌,順利成長?昨天和妻女專程從荷蘭飛來台東參加惜別音樂會的賈立德牧師就說,龍樂德對病童的愛永無止盡,難怪事隔多年後,還有那麼多孩子念 念不忘他!
揮別東基後,龍樂德打算和另一半先回美國老家,俟老伴修完心理諮商的碩士課程,再攜手重返東南亞,以自己的經驗及熱心,協助在當地服務的宣教士克服重重困難。「退休?」他搖搖頭,笑了笑說,「65歲只不過是小兒科醫師的一個小段落,不是人生的盡頭,怎能輕言退休!」看來,行囊裝滿祝福的他,已揚帆待發,打算在上帝指引下,朝需要他的荒蕪之地繼續走下去。  

 首頁Home/ 本土信徒總檔 / 教會史話總 / 宣教師人物總檔 / 外國神父修女列傳 / 日人列傳總檔 / 原住民信徒 /  諸家論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