浸信會在台發展史略

 

 首頁/  English / Japanese Entries/ 本土信徒 / 史話 / 家論述 / 宣教師 / 外國神父修女 / 原住民 日人列傳 / 賴永祥著作 馬偕周邊 / PCT/  劉家雜錄

蔡鈴敏 寫於2008,5,21 刊登在浸信會聯會刊物【浸會之聲】

引言
  浸信會歷史起源於17世紀的英國,當16世紀後半葉與17世紀初葉時,有許多信徒對於當時英國國教的腐化及神職人員靈性的低落十分不滿,認為教會徒具外表形式,毫無內在屬靈生命可言,認為應大肆改革,追求靈命深度及信仰自由,這些人被稱為清教徒。又有一些人認為英國國教積習已深,已無法改革,不如另起爐灶,於是他們被稱為分離派。其中有一群基督徒,本著這份熱誠研讀聖經,他們飢渴神的話語,立志要明白聖經及其所啟示的真理,發現加入教會者應是指著信而受浸的成人,重生得救的信徒,因當時普遍是為嬰兒洗禮,因此這群強調只有相信基督的人才能受浸(全身沒入水中)而且要求受過點水禮的人應再次接受浸禮的信眾,又被稱為重浸派。一般而言,以1609年為浸信會的開始,當年由史密斯(John Smith)為首離開英國前往荷蘭在阿姆斯特丹所創立,1611年他的跟隨者回到英國建立第一間浸信會教會。
*註:明年2009年在荷蘭阿姆斯特丹將有浸會四百年慶祝大會
浸信會在中國
  美南浸信會成立於1845年,但還沒有這個組織之前,叔未士牧師夫婦(J. Lewis Shuck)已在全美3年一次的浸信會大會中接受差派並於1835年9月前來中國宣教(該大會在1814年創始於美國費城)。叔未士當年22歲,師母僅17歲,結婚後不到二星期即搭船出發。1836年4月(清道光十六年)抵新加坡,9月17日駛進澳門,澳門成了浸會在中國的發源地,叔未士也因此成為來華的第一位浸信會宣教士(1845年由美南浸信會聯會國外傳道部重新任命)。在叔未士夫婦抵達中國前一年(1835年),也有一對夫婦受全美浸會三年一次的大會所差派,當年七月抵達泰國曼谷,專為華人服務,是粦為仁牧師(Rev.W, Dean),後來他成為美北浸會所差派的宣教士。
        浸信會在中國,始於1836年,暫停在1951年,這期間主要的浸會差會團體是美南浸信會、美北浸信會、英國浸信會及瑞典浸信會,他們各自有屬於自己的宣教區域。1951年因大陸赤化,福音受阻,全數宣教士被迫離華。1949年美南浸信會在中國最後的統計資料顯示,教會數計392間,佈道所計410間,信徒有123,000人,共有220位宣教士抵達中國。
*註:1951年離開中國之外國宣教士有三千餘位,另有約四百多位於1952年也先後離  開。其中部分輾轉到港、澳、台。來台宣教士因原先受國語的訓練,因此宣教的對象多是大陸來台之同胞,台灣的國語教會在那幾年間均急據增長。
*註:1986浸聯會曾在台北懷恩堂舉行浸會來華150年感恩大會
台灣浸信會緣起
  1936年10月(民國25年),在廣州舉行「浸會來華宣教百週年」感恩慶祝大會,大會中積極提倡重視邊疆佈道運動。1937年(民國26年)浸信會全國少年團第一次代表大會在山東黃縣舉行,再次講述邊疆工作的重要,當時受感立志為此偉大使命獻身者有21位。1938年10月(民國27年)華北浸信會聯會正式組織了「邊疆佈道促進委員會」。1940年(民國29年)浸會全國少年團第二屆代表大會於上海舉行,亦有中華浸信會邊疆佈道促進委員會的組織。於是由注意和提倡,進而到了預備推行的階段。事實上,在這些組織正式成立之先十多年,楊美齋牧師早已在東北一帶積極投入邊疆佈道之開荒事工。抗戰勝利,台灣光復,鑒於對各地傳福音的急需,1948年2月(民國37年)吳立樂宣教士(Miss Watson, Lila Florence)代表中華浸信會少年團聯會,自上海來台訪問,返回大陸後即撰寫「美麗台灣」介紹台灣風光與福音事工,同年6月間全國浸信會邊疆佈道委員會即差派楊美齋牧師來台考察(當時台灣被視為邊疆地區),11月浸信會全國聯會成立並在上海揭幕舉行第一屆全國大會,會中將邊疆佈道委員會改為邊外佈道部,並推舉楊美齋牧師為台灣區幹事。此間美南浸信會則差派明俊德教士(Miss Bertha Smith)由山東濟寧南下上海,得悉台灣需要福音,即蒙神引導,於10月19日轉抵台北(明俊德教士是浸信會來台第一位宣教士),12月26日舉行浸會在台首次的主日崇拜,浸信會在台福音事工因此而萌芽。50年代前後由於大陸受戰事影響,又因國民黨政府撤退遷台緣故,來台者日眾,國語傳道工作因而興起。當時在台北許昌街及中山南路等處已有國語崇拜,然而初期為數不多。浸會宣教士除部份返美外亦有自大陸輾轉來台,因此浸信會在台事工即以當時軍公教背景居多之大陸省籍族群為傳福音主要對象,建立教會。
*註:1948年11月在上海召開中華浸信會全國聯會成立大會暨第一屆全國代表大會,原預定每三年召開一次大會,即第二屆1951年預定在廣州召開,但已無法舉行。
台灣浸信會的創立
  基督教傳入台灣,為時已久。荷蘭人於1624年佔據台灣後,宣教士即跟隨來台,干治士(George Candidius)和尤羅伯(Robert Gunius),分別前後在1624∼1643年間來台傳布福音,在新港,麻豆,安平一帶,一面傳道,一面又設立學校。但鄭成功1661年登台將荷蘭人驅逐之後,宣教工作則一度停頓而終止。一直到1865年,才有英國長老會派宣教士馬雅各醫師來台在台南設教佈道。1872年加拿大長老會亦差派宣教士馬偕博士,在北部淡水展開福音事工,又設立學校醫院等,發展甚為迅速。1965年(民國54年)長老會慶祝設教百週年,至此皆是台語的事工。
  1948年(民國37年)6月楊美齋牧師來台考察,即在新生南路馬隸聲弟兄家中,每週三晚上七點半開始的家庭聚會,不久,楊牧師返回大陸上海預備舉家來台。馬隸聲弟兄係1948年春,當上海崇德女中校長徐松石牧師率領華東基督教參觀宣道團十餘人,道經台北,於中山南路國語禮拜堂佈道時決志信主,並於二月八日受浸,當次的浸禮是台灣教會史破天荒的第一次浸禮(當次接受浸禮者有八位,成為浸會會友者除馬隸聲弟兄外,尚有馬海淑清姊妹、鍾平山弟兄及陳超弟兄)。馬弟兄夫婦熱心愛主,家庭聚會從未中斷,誠如亞該亞初結的果子司提反一家,專以服事聖徒為念(林前16:15)。這個家庭聚會也成為浸信會在台灣發展的啟萌點。
  明俊德宣教士來台後租得中山北路二段53號住宅,於12月26日晚上開始第一次浸信會主日崇拜,當日到會者有四十餘人。楊美齋牧師自上海參加全國浸聯會後於隔年1949年(民國38年)2月2日攜眷來台(楊牧師係浸會來台第一位中國籍之牧師),在馬隸聲弟兄協助下,積極籌備聚會場所。蒙神引導租妥仁愛路二段25巷會址(即現浸信會傳播中心位址),並擇定四月十日正式舉行開堂禮拜,名為【中華基督教浸信會】,自此開始早晚崇拜,隨後禱告會,主日學,唱詩班,助道會亦相繼成立。5月吳立樂宣教士、彭蓮生姊妹相繼來台投入教會拓展事工,明俊德教士這時除了教會和家庭聚會以外,同時也馬不停蹄地前往新店和新竹各地傳福音,只見事工日漸展開。7月13-17日假草山公園(即現陽明山)舉行首屆的夏令會,有五十餘人參加。當年8月28日下午三點舉行成立教會感恩禮拜,選出首屆執事會(首屆執事由馬隸聲、馬海淑清、高周文繡、陳椿葆、林張群芳、劉甘霖等六位弟兄姊妹擔任),並聘請楊美齋牧師為該會首任牧師,有47位會友,此乃台灣浸信會史上的新紀元,是浸信會在台第一間教會,1954年(民國43年)新堂落成奉獻(現八德路一段11號位址),為紀念前在仁愛路開創期的工作,特定名為「浸信會仁愛堂」。
  8月28日仁愛堂成立後,9月明俊德教士和張佩信弟兄(張弟兄於1952年進入浸信會神學院成為第一屆神學生,1955年畢業後先至台中浸信會牧會,後於1958年轉至浸信會仁愛堂牧會,曾任聯會主席,總幹事)至新竹,於孟沈素箴姊妹家中開始教會工作,也同時在新店展開傳福音事工。1950年(民國39年)有五位美南浸信會單身女宣教士自大陸輾轉來台,加入宣教行列,她們是伯瑞德教士(Miss Cliffore Barratt),康樂教士(Miss Marit Conner),陸愛蓮教士(Miss Lola Lawton),李夏蘭教士(Miss Ola Lea),魏蓮美教士(Miss Thelma Williams)。至1951年(民國40年)已有十位女宣教士,但僅有一位男宣教士關樹華牧師(Dr. Oswald J.Quick)。從1948∼1954年(民國37∼43年)共有34位宣教士(其中含八對夫婦)從大陸來台。1954年(民國43年)起,開始有宣教士自美奉差遣來台灣宣教。每位來台宣教士(含早期前往中國大陸)至退休返美平均來華(台)宣教期間為四十年。
  1950年(民國39年)10月伯瑞德與陸愛蓮兩位單身女宣教士和谷如川弟兄前往高雄(谷弟兄係來自山東威海衛青年醫生),開始浸會在南台灣的福音事工。開始時先在火車站附近租賃旅館,四出舉行家庭禮拜,播撒福音種子。經過一個多月的流動佈道,遂於同年11月7日在市區中正四路民生街173號,租定一座樓房的第三層,正式成立佈道所,常有一百多人聚會,幾乎全為大陸來台人士,故此專用國語講道。1951年(民國40年)2月8日台灣第二間浸信會「高雄浸信會」在高雄市中正三路102號現址成立。
  浸信會在台迄今已屆滿六十年,前十五年以工作階段區分,1948年(民國37年)夏至1949年(民國38年)春為預備期,只有家庭聚會。1949年(民國38年)春至1952年(民國41年)夏,為點的發展期。在這短短幾年間,已在台北,高雄,基隆,新竹,台中,嘉義,台南等西部七大城市,相繼開始工作,並且成立教會。1952年(民國41年)秋季起,為面的發展期。各教會開始擴伸拓植佈道所,並且擴展到東部去。1961年(民國50年)起各教會佈道所更向成長自給和發展的路邁進。
  從工場的分佈看,浸信會在台事工發展初期,即1948年(民國37年)至1963年(民國52年),這十五年是浸會在台的快速擴展期,共建立了85間教會及佈道所,大台北區有36間,基隆區有7間,新竹區有5間,台中區有13間,台南區6間,高屏區有14間,東部則有4間,會友人數突破一萬人。這期間,美南浸信會台灣差會扮演重要的角色,宣教士的人力、財力與事工策略,均提供了極大的貢獻。差會首要的政策即協助開拓建立教會,以大都會城市為優先,由2∼3位宣教士組成調查小組,然後購地分別建蓋宣教士宿舍與會堂,此計畫顯然相當成功。
浸會在台開始的十五年,是福音事工拓展最快速的時期。筆者認為當時光景可譽為當時是最佳團隊與拍檔時期(宣教士、愛主信徒、最佳位址購堂、神學院早期開拓型學生及差會財力支援)。
台灣浸信會的發展(1948-1952 )
一、大台北區
浸信會仁愛堂始於1948年12月聖誕節首次主日崇拜由明俊德教士開始。
廈門街浸信會始於1949年4月 開始在高周文繡姊妹家家庭聚會。
浸信會懷恩堂始於1952年1月 由高樂民等宣教士開始英文查經班。
  正義浸信會始於 1952年   因空總眷村緣故早已開始家庭聚會。
  中壢浸信會 始於1952年10月由何佐治弟兄張飛霞姊妹伉儷開始
  浸信會中和堂始於1951年   由李夏蘭宣教士與廈門街浸信會之會友開始。
板橋浸信會 始於1951年7月 由高以峰弟兄並何盛頓牧師開創。
浸信會真光堂始於1952年   藉神學院的開辦,開始兒童主日學。
新莊浸信會 始於1952年5月 每週六在朱悟隅弟兄汪佩錦姊妹開始家庭聚會
●仁愛堂自1949年8月成立教會至今開拓13間  
  ★廈門街浸信會於1951年7月成立教會至今開拓10間
二、基隆區
基隆浸信會 始於1951年7月 由柯蘭芬萱教士租屋開始。
浸信會復興堂始於1951年底  同時在愛九路開始有佈道性家庭聚會。
浸信會七星堂始於1952年9月 由包厚德宣教士借七堵國小禮堂開始。
  ●基隆浸信會自1951年10月成立教會至今開拓6間
三、新竹區
新竹浸信會 始於1949年6月 孟沈素箴姊妹邀明俊德教士開始家庭聚會。      (當時以浸信會仁愛堂為母會)
  ●新竹浸信會自1951年12月成立教會至今開拓4間
四、台中區
台中浸信會 始於1951年11月由柯蘭芬教士自基隆來台中開工。
  ●台中浸信會自1952年5月成立教會至今開拓17間
五、雲嘉區
嘉義浸信會 始於1951年8月 由陸愛麗教士自高雄來嘉義空軍子弟學校開始聚會
  ●嘉義浸信會自1952年6月成立教會至今開拓4間
六、台南區
  台南浸信會 始於1952年5月 由明俊德教士和張佩信弟兄南來拓荒。
  ●台南浸信會自1953年3月成立教會至今開拓5間
七、高雄區
高雄浸信會 始於1950年10月由柏瑞德,陸愛麗教士及谷如川弟兄開始。
六龜浸信會 始於1951年2月 路愛麗教士、張佩信弟兄及谷如川弟兄開始聚會。
岡山浸信會 始於1952年    王勉齋弟兄夫婦已開始在空軍眷村裡家庭聚會。
浸信會真道堂始於1952年3月 王勉齋弟兄等弟兄姊妹常常到此地傳福音聚會。
  ●高雄浸信會自1951年2月成立教會至今開拓12間
八、東部
台東綠島浸信會 始於1956年11月由俞敬群弟兄開始。
花蓮博愛浸信會 始於1958年4月 由楊毓昂弟兄開始。
台東浸信會 始於1961年7月 由高平豐弟兄開始。
浸會台語事工   
浸信會的台語工作始於1954年(民國43年)7月,第一次的台語崇拜在廈門街浸信會舉行,1957年(民國46年)2月於羅斯福路三段成立台語佈道所,隔年成立浸信會在台第一間台語浸信會「慕義堂」由鄭大和擔任牧師。浸信會以台語為崇拜語言之教會,最多時有近二十間,雖然也不缺少新一代本省籍傳道人,但由於長期缺乏一套共用的教材(浸信會未曾有效推廣讀講標準台語),因此在浸會中「讀講台語」係各憑本事,目前使用純台語崇拜之教會已剩無幾。
浸會客語事工   
1958年(民國47年)由國內傳道部開始苗栗客語工作,爾後成立苗栗浸信會,戴義勳牧師是首位浸會客語教會牧師。南部宣教士亦甚早就開始在屏東美濃有客語福音事工。但由於長期以來浸會會友或有搬遷,都是講國語的,而客語工作又不易展開,也因此轉型為國語事工。
浸信會原住民事工
  1951年2月路愛麗教士、古如川弟兄和張佩信牧師,三人蒙聖靈引導,從高雄市來到六龜,開闢山地傳道工作。1952年冬由王守信師母負責六龜傳道工作,當時此地有原住民、客家人、閩南人和其他外省人。後來傳道事工則延伸開設茂林佈道所,但浸信會早期原住民福音事工僅止於此。直至1982年(民國71年)10月浸信會懷恩堂周聯華牧師為關懷在都市裡生長的原住民,邀請當年仍在神學院就讀的原住民阿美族背景的陳忠喜牧師在懷恩堂裡籌組「原住民團契」。陳忠喜牧師畢業後即籌畫建立浸信會第一間原住民教會,1986年11月位於新莊市新樹路,購堂命名為「新樹浸信會」。陳牧師積極開拓原住民新工作,亦在自己教會設立「摩利亞聖經學校」栽培原住民傳道人。聯會國內部多位同工均給予正面支持並成立「浸信會原住民事工委員會」整合所需資源。目前按浸信會聯會通訊錄屬原住民教會有22間( 2008年),分佈以南部和東部居多。
浸會在台25週年(1973年)時達成各縣市皆有浸會教會
  回顧1949年4月10日,開創浸信會在台第一間浸信會教會。同年6月開始在新竹工作,1950年高雄市,1951年基隆市、嘉義市、臺中市、高雄縣六龜、臺北縣板橋,1952年臺南市、桃園縣中壢,9月在台北創設台灣浸信會神學院,1953年彰化市、高雄縣旗山、岡山,1954年雲林縣虎尾、台中縣豐原、桃園,1956年苗栗、台東縣綠島,1957年台南縣新營,1958年南投縣中興新村、花蓮市,1960年屏東市,1961年台東市,1972年12月8日宜蘭,1973年6月26日澎湖縣馬公,浸信會在台開工25週年達成台灣21縣市皆有浸信教會工作之目標。
(蔡鈴敏 寫於2008,5,21)  

 

 首頁Home/ 本土信徒總檔 / 教會史話總 / 宣教師人物總檔 / 外國神父修女列傳 / 日人列傳總檔 / 原住民信徒 /  諸家論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