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話 663 張金波牧師小傳

首頁Home / 史話總目錄 / 教會史話題字/史話第一輯 史話第二輯 / 史話第三輯  /  史話第四輯 / 史話第五輯 / 史話第六輯 / 史話第七輯

教會史話 601-625

教會史話 626-650

教會史話 676-700


651  郭希信牧師的回憶

 652  牛津學堂首屆學生

653  嚴彰柯玖是二屆生

654  師公出身的李壬水

655  郭希信的牧會經過

656  噶瑪蘭來的夏介辣

657  偕阿篤及其女阿云

658  林清火傳道並行醫

659  林清火之小弟林發

660  中港出身的陳禧年

661  土牛一塾師的告白

662  艋舺八甲庄的開堂

663  張金波牧師的小傳

664  談八寶良和偕八寶

665  加禮宛的廚師傳道

666  顏有年的裔在哪裡

667  新店教民遭大災難

668  新店的劉貴及劉寬

669  新店林雨露的為人

670  被拆毀的新店拜堂

671  馬偕的好友李高功

672  甲申八月十七的事..

673  馬偕視察被拆教堂

674  蓋有高尖頂的教堂

 


 

 

 

金波牧師(1884∼1939)是馬偕晚年所收的學生之一,大稻埕教會第三任牧師。記其小傳如下。

張金波,字鏡清,祖籍福建省漳州,父張嬰(老嬰,福信),母李查某;1884年5月17日生於宜蘭廳民壯圍保、壯二、濁水溪墘。5歲時父亡,他是獨子(有三姊,長素,次幼亡,三緞)。家不能無香煙過代,但他體弱(患瘧疾),母竭盡一切散盡家財,藥石與問神託佛均無望,最後幸得偕阿云(參見《教會史話》657)引進聽道,而未幾竟然不藥而癒。從此母子熱心求道(曾聽過傳道師張日新及牛津學堂就讀中的胡昌在宜蘭嶽帝廟前之佈道云)。1899年9月11日母子在宜蘭由偕牧師領洗。翌1900年金波進牛津學堂,而母就在婦學讀書(後任宣道婦,44歲去世)。

1904年8月15日張金波和劉寶貝結婚。寶貝是八里坌劉牛(劉虞)長老之女。金波在學中於1905年受派到流流仔(利澤簡)約1年,長男崑遠就是在流流仔出生的。回校,至1907年1月6日畢業。同年5月受派在艋舺,8月改派在打馬煙(頭城)。1909年9月轉駐桃園,1911年改駐淡水(兼學堂的講師);1914年駐大甲,其間教師考試及格,於1918年6月18日受封牧,是大甲教會的首任牧師。1924年受聘為基隆教會牧師,最後於1928年4月受大稻埕教會之聘,就任其第三任牧師(繼李壬水、郭希信之後),前後15年至發病別世。

在他傳道生涯中曾任台北中會議長,北部大會議長暨第十八屆(1937年3月30日召開的)台灣大會議長及多項公職。他曾擔任樂山園理事,也曾往廈門參加羅馬字聖經翻譯之工作。他性情柔直帶剛,受任公私職責,必事畢而後已。

金波於1939年8月因肝病入馬偕醫院,藥石罔效,於9月13日下午1點3分別世,享年56歲。牧師娘隨夫牧會,教主日學,幫助婦女會,在大甲時曾經每週帶領教會姊妹到大安海岸地區佈道,教主日學。1960年7月因病入馬偕醫院,於8月30日中午去世,享年75歲(她生於1884年5月17日)。

夫婦相繼生下崑遠、澤蘭(適藍松輝)、珠蘭、桃蘭(適邱德金醫師)、昆弟、坤三、錕德、焜贏、豊、峮鵬,共7男3女,派下子孫繁茂。1987年張崑遠曾編有《張(老)嬰(福信)、李查某之子孫張家族譜》一冊,在此不擬詳述介。

不過有一項需要記下的就是金波、崑遠及惟道(崑遠之三男)祖孫三代同牧一堂──大稻埕教會一事。他們事奉的年代如下:

張金波 牧師  1928.2.5∼1939.9.13   11年7個月

張崑遠 傳道師 1936.3.22∼1939.2.22  2年11個月

    教師  1939.2.23∼1940.1.4    10個月

    牧師  1940.1.5∼1984.12.30  44年11個月

    名譽牧師1984.12.31∼1997.4.26  12年近5個月

張惟道 牧師  1971.1.1∼1975.9.7   4年5個月

張惟道今為美國紐約錫安教會牧師;崑遠四女張仁理亦為牧師,今牧利澤簡教會。  

《台灣教會公報》2702 2003128-14 p.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