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學教育和南神精神

 

頁Home /本土信徒 / 日人列傳 /宣教師 / 洋神父 / 原住民 / A / B / C / D / E / F / G /  H / I-J / K /  L /  M  / N-O / P-Q / R / S / /  V / W  

郭榮敏撰 《神學與教會》24卷1期 1998年12月 (美國哲吾大學哲學博士,台南神學院研究所所長,舊約教授) 此文分段:1.他稱培養台灣的牧者之學府為大學──2.神學教育的目的在於了解/認識上帝──3.向窮人傳福音──4.「寧可玉碎,不可瓦全」──5.學長制──結論


巴克禮博士(Rev. Thomas Barclay)在1876年創設南神,也就是他來台灣的翌年(1875-1935),在台灣服���60年,他的神學實現在他的神學教育,從他經營的學校和所教育出來的牧者的表現來探索南神的神學教育和南神精神。

為要達成此目的,本人參考些有關神學教育的書(看書目表)從中尋找些可以闡明這主題的理論根據並且引證巴牧師的�����記和本校的校友的回憶錄,來幫助大 家認識咱的身份,繼往開來在聖神的感動��,願上帝藉著巴牧師在台灣所施行的大作為,也會在咱的身上重演一番!現在分述如下:

1.他稱培養台灣的牧者之學府為大學

中世時代人把神學了解�����科���,由此產生兩種的觀念的架構:早期者組織中世紀大學的知識體系,根據此組織�����������把宗����理性連在一起,上帝和世界,上帝 的科學和世界的科學,在這知識體系中神學成為唯一的科�����,事實上就是科學的頂點,不再分為許多的科學。

另一架構仍然�����現在牧者的養成教育中,在新教的神學院中繼續施行。主後18世紀初Schleiermncher籌劃使神學院在新設的柏林大學中和法 學院、醫學院一樣佔一席之地。他建議在宗教改革很久以後找一個可��取代中世紀知識體系的。有趣的是在柏林大學裡不是因為神學是其他科學的中心…乃因為它是 訓練社會上的宗教專業人員-牧師。(Farley,114頁)。

南神之創立剛好可用這個模式來闡明其所以然。黃彰輝院長在90週年院慶的特刊中(《神學與教會》第6卷3, 4期合刊,1967,109頁)讚美巴克禮博士此舉的抱負和遠見。他親自教授數學、天文等等,事實上本院在當時確實是台灣的最高學府,也開四書五經的課程。這是台灣人追求真理和知識的所在,把當時私學仔或書院的活動納入神學課程中,來培養道地的台灣牧師。在巴牧師的了解中信仰就是人活在世界在上帝面前對主耶穌的回應,函蓋經營生活的知識和信仰的智慧。追求真理和信仰的智慧,這就是南神精神。

2.神學教育的目的在於了解/認識上帝

並且了解得更加真切,了解上帝的多樣性從第2世紀到16世紀,正統教會、羅馬天主教會、新教的儒林哲學所提出的答案是:了解上帝就是獲得某種的智 慧,但是因為智慧一詞而使重要差別失明。有關上帝的智慧函蓋沈思、分析的推理、愛和組成基督徒生活的行動。可是由這四種互相間的組合就形成多彩多姿。每種 沈思、分析的推理、愛和行動互相間不同的組合就形成基督徒所過不同的生活方式。這就是所謂的靈性或敬虔。由此演變出歷史上各地域基督徒生活不同體 裁。(Kesley,34頁),在系列的組合中,19世紀新教了解上帝的模式剛好可以用來闡明巴博士來台灣作宣教師的決志和獻身 「了解上帝就是在特定的情況中了解上帝要我遵行的旨意;了解上帝的旨意包含盡一切的努力來澄清無條件的道德義務要我從事的工作。」(Kesley,47 頁)

巴牧師在1865年11月21日,大學二年級16歲的生日立誓獻身寫出獻身文。他決心獻身並不是在走投無路時才體會上帝要他行獻身的路,相反地是他 在學中科學論文受教授的推薦刊登在大英百科全書裡,他來日在大英帝國的科學界要出人頭地享受安適的生活,如桌上取柑之時。可是什麼力量叫他作這麼重大的決 定,萬榮華校長在他所寫的傳記中說:「無疑的在寫這篇非凡的獻身文背後有真熱切深沉的經驗。」(Band, 12, 12-15頁獻身文)。至於他讀神學院畢業留學以後,決心來台灣這決斷,萬校長的書中這樣說:「…他繼續加爾文最好的傳統,加爾文主義的榮光使他有實踐的 能力,迫切的督責,宣教的熱情,以及極力服從上帝的神,使祂救人的旨意遍傳天下。」(Band,3頁)

在巴牧師的手下訓練過一位的傳道,李霸(或豹)先生的過程也反映出神學教育的目的在於引人了解上帝的事例。李先生以戲班的鼓手為業,可是患有賭癖 (phiah),明知不好想改無效,賭掉錢以後缺錢就向班主偷錢為賭本,被發覺難堪之餘就到廟裡向神以摔碎碗起誓不賭,再賭則願如此碗被碎死之,結果惡習 慣難改。再到廟裡以吹熄香火為誓,如再賭則命如熄滅之火死之,仍然無法克服好賭之罪。有一天路過青年路,東菜市場附近,聽吳文水長老佈道,從創世記十九章 闡明道理,得知耶穌有辦法使他棄邪歸正,戒賭,就入信歸依基督。受過最基礎的訓練後就應派到木柵傳道,一段時間之後信心冷淡了,又遇見朋友問他,得知他信主了,就對他指點說:「信,人言也。你被紅毛番騙了。」他就離開教會,重抄舊業,又回戲台打鼓去了。在一天從台上掉下來,受點傷,心有不安,叫醒他。他就又回到教會,不敢進去,在旁邊窺視裡面,文水長老和天爵兩人論及他,又為他祈禱,教會沒有遺棄他反而為他祈禱,他深受感動就進去,認罪、悔改,重新受造就成為好的傳道人。

巴牧師到處佈道很能吸引人,李霸先生也跟隨他去佈道,輪到他宣講的時候,聽眾就開始不耐煩,場面就有難以控制之勢。李先生就改變方式,作耶穌在他身 上所施行的拯救大能的見證,聽眾就安靜地聽他。從李霸先生由罪裡脫身受主拯救,在受訓練和實際工作中日見深入了解上帝,反映著由粗淺的了解逐漸變成更精確 地認識上帝,而堅定宣揚福音的意志之神學教育理念。

巴牧師一生服從聖神的引導,以謙卑在主面前立誓的方式,年年重新簽約歷70年而不渝,明確認定上帝要他遵行的旨意,至死為止。得新生命,確認上帝對 他特定的旨意,以立誓克服人的軟弱,對上帝負責盡使命,不誇口自己只為榮光上帝(這張獻身文到他死後才受人發現)。

在獻身的路上極力服從上帝的神,明確知上帝為他特定的救人的旨意,因為信而學習認識上帝,因為認識上帝而信。這就是南神精神。

3.向窮人傳福音

台灣宣教的頭10年,信徒清一色為平埔族,在東港、屏東、里港、高雄、台南等地建設教會。以台南為例,左鎮、虎頭卑、山豹等地的平埔人來台南買賣時,常受漢人輕視欺負。宣教師馬醫生就租厝作教會招呼,好款待他們,招待他們吃飯。這個受輕視的族群回家之後就傳述:「親切的好人所傳的教訓一定是好 的。」他們就接受福音。其實他們未接受福音,只是接受宣教師的親切而已。(井川直衛,70f頁),面對教會中9成的文盲和1成的人識漢字的實況,馬醫生和 巴牧師若無培養信徒作個人靈修,就會重演17世紀荷蘭人宣教的敗績。可是荷蘭人所教的白話字從他們在1662年離開台灣以後,平埔人延用來寫地契歷150 年之久(1810)還在使用(井川直衛,46頁)。因此馬醫生和巴牧師就鼓吹信徒讀白話字,因為白話最能表達台灣話,連漢字無法表達的,白話都能清楚寫出 來,又易學,到1880年代南部教會全部採用白話字解決教會內有識階級和文盲之間溝通之困難。1886年6月份的教會報,巴牧師所執筆說:

因此我常常苦勸人要讀書看聖經,希望愈來愈認識上帝的道理,不一定要依靠牧師或傳教者來講道給你聽,因為你們本身看聖經受聖神的感化,雖然無人教 示,你們仍然會知上帝的旨意……(黃茂卿,134頁)

巴牧師深知白話字是台灣話文字化的利器,是幫助信徒靈修、讀經,承受聖神感化,改舊換新建設紮根在台灣的教會。當時他用最先進的大眾傳達的利器,活 版印刷來推行文字事工,今日傳播的利器可能是電腦網路或電視廣佈,咱跟得上巴牧師的遠見嗎?

善用最先進的大眾傳佈的媒體,養成信徒靈修的習慣,生命更新;使用羅馬字為台語文字化的利器,藉以建設根植台灣的教會:這就是南神精神。

4.「寧可玉碎,不可瓦全」(保持原著者之話)

台灣宣教的初期,信主意味著成為作禮拜的異類,因此受輕視和迫害是難免的事。可是自天津有英國公使對清政府談判,宣教獲得清政府保護的承諾之後,台 灣的天主教徒和基督徒不只獲得信仰的自由,後來變成特權,例如在斗六有歹人受官廳追緝逃到嘉義遇見作信徒的朋友,信徒得知緣由後就建議他們做基督徒包他們 無事。歹人就在嘉義作信徒,而且信徒朋友陪他們回斗六果然官吏對他們兩人無辦法。巴牧師來台後發現這種情況,就和甘牧師商量,立刻改變宣教方針,教信徒受 壓害時要忍耐;為此巴牧師受批評,因為傳教業績受影響,信徒每年減少50人,杜絕入教會有利可圖,基督教成為絆腳足之陋習。(井川直衛,22頁)

30年代末期日本的軍國主義者得勢,嫉忌教勢興旺,宗教學校發達,北神1940年5月21日北大決議由日本人大川正任校長,一週後台南卅教育課召見 希禮智牧師,南神也該換日本人宮內彰為校長。希牧師說,這要開會才能決定。當時教會史中的教授楊士養牧師就私下到員林探詢南大的議長黃俟命牧師和副議長鄭 溪畔牧師,在這段期間集些校友交換意見,談到深夜而不散,最後大家一致同意施鯤鵬牧師之提議 「寧可玉碎,不可瓦全」。但只因日本人要作院長就把南神關門,對於當時的局勢看來未免太危險,會引起抗日之嫌疑。因此就依循法治的步驟達成閉校的目的。 1940年6月21日開第46次南大第9, 10條提及神學校之事。1940年7月17日傳教師養成部會點出無法合一,財產提交台灣大會,以建聯合神學院。南神為廢校乙事無異議通過,南神學生也全體 流淚同意閉校之議決,黃主義牧師帶15位學生北上寄讀北神,1940年9月6日萬校長穿大禮服主持閉校禮拜為南神舉行葬式。(神學與教會,34-36頁)

二次大戰後,1947年滿牧師又回到台灣,一人在台北,南部的學生不習慣北神的生活,要求回南神就讀,1948年1月6日在斗六舉行南部大會,主張「分則倒,合則立」的聲明,敵不過絕大多數贊成復校的時代之勢,並且在母會無法經濟援助下,立志奮發自擔辦神學院的重 擔,1948年3月16日上午11點舉行復學禮拜。(神學與教會,40頁)

南部和北部大會因為地緣和所屬差會不同而形成各自之特色,北大較易於和政權合作,戰後有笑話傳出,說戰前趕宣教師和戰後歡迎宣教師都是同一班人。南 部就不同,在戰爭激烈,皇民化運動盛行,對教會加壓時,南神的校友就有強烈的不合作主義的表現,形成 「寧可玉碎,不可瓦全」的信仰勇氣。

美麗島事件的戰犯名表中南神校友和台大校友並列實在令人欽仰,「寧可玉碎,不可瓦全」:這就是南神精神。

5.學長制

南神在巴博士歷50年努力經營的結果暫具規模,根據20年代的校友許水露牧師的回憶,當時英國宣道會的董事長倪博士來遠東巡視,他評論說,仙頭、廈門和台灣的諸多神學院中,以台灣的程度最高。(《神學與教會》,125頁)。當時南神的最高年級要到太平境主持主日講道,禮拜一上午師生聚集一起,學生報告教會工作的情形與消息,講道練習,  論文發表,由師生一起評鑑前主日的講道。

到了30年代,1939年入學的郭東榮牧師回憶說,那時代的信徒對神學生的品質期待很高,加上牧師的待遇不好,例如小學教師的起薪為40元,牧師 28元;因此作牧師娘在女學生的眼中是奇恥大辱,醫生娘是她們的第一志願。因此神學院的學生很少,奇怪的是品質相當優秀,來神學院入學的大都是中學時代前 五名的學生,都是品學兼優,神學院的讀書風氣很盛,難怪有神學院的畢業生進入醫學院的,有牧師和醫師的雙重身份。神學院可以用夜不閉戶,路不拾遺來形容。 有一次一位同學失去貴重的東西,發現遺失時很不安心,他想去可能失去的地方尋找時,可是已經有人發現把它放在飯廳了。有同學外出,遇見下雨想到宿舍外晒的寢具,心想這一下子完了,趕回來一看,同學已經把它收回,疊好在他的房間了。當時的南神似乎是伊甸園。

郭牧師作新生入學不久就覺得奇怪,為什麼樓下的鞋子和木屐經常排得那麼整齊,因為當時本館的樓下作禮拜堂和教室,樓上作宿舍,是木造的,上樓時要脫 鞋穿拖鞋。學長告訴他,這個好傳統是從前的學長謝緯牧師留下來的好榜樣;他親自打掃把鞋子排整齊以上行下效。高年級的同學,也就是學長,會關心學弟的起居 和靈性生活,有一位低年級同學有中學時代的同學由日本回來,來看他,聊得忘記去作禮拜,學長就很關心他,當時神學生不作禮拜是一件很嚴重的過失,學長就叫 他去勉勵一番,自覺懺悔以後就絕不敢再犯錯了。當時合唱的風氣極盛,陳約翰、許德謙、周金耀、鍾子時和林再修等人,也許可以稱為牧人合唱團的開祖,集在一起隨時隨地可以合唱;優美的歌聲成為南神的特色。學校注重靈修,學生組織靈修會,教授常為學生祈禱。有一次兩個同學相約要去看電影,經過黃主義牧師的宿舍,探望到牧師在祈禱,他們趨前傾聽,剛好正在為他們倆祈禱,深受感動而作罷。

南神在世人眼中最不起眼、來日的生活條件最差的時代,卻有中學的高材生入學,學長關愛學弟的靈性和日常生活,以身作則,幾乎如保羅說:「你們該效法 我,像我效法基督一樣」的風範。這就是南神精神。

結論

這些就是南神精神:南神原名叫做大學,就是追求真理和信仰的智慧之所在,在應召的初站極力服從上帝的神,得生命更新學習認識三位一體的神,使用羅 馬字把台語文字化起造根植台灣的教會,為愛和公義「寧可玉碎,不可瓦全」,有如使徒保羅敢向後輩說:「你該效法我,像我效法基督一樣」的學長。

參考書目

  1. Band, Edward. Braclay of Formosa. Tokyo:Christicin Literature Society, 1936.萬榮華所著巴克禮博士的傳記,寫得簡單扼要,是認識巴牧師的完整的文獻。

  2. Farley, Edward. Theologia: The Fragmentiton and Unity of Theological Education. Philudelphia:Fortress Press, 1983.可以說是一本神學教育史專論之書。

  3. -----The Fragility of Knowledge:Theelogical Education in the Church and the University. Philadelphia:Fortress Press 1988.這本神學研究及神學教��對話之書,其貢獻有二方面處理諸如神學研究和宗教研究之間之關係,並且建議神學研究之構造來完成前書Theologia所引發 之議論。

  4. Hough, Joseph C.Jr. and Cobb., John B. Jr. Christian Identity and Theological Education; Studies in Religious and Theological Scholarslip. Chicago:Scholars Press, 1985.這是美國神學校協會(ATS)之研究報告申述神學教育的多面性,提出基督信仰的了解以及前幾章所述教會之領導職所保證特定的建議,可作改���神學 教育之參考。

  5. Kelsey, David H. To Understand God Truly:What's Theological About A Thological School. Kentucky:Westmiaster/Joh Knox Press, 1992.為神學教育主���的詮釋提供最好最充份的���析���並且主張上帝就是神教育的全部之創見。這堪作90年代論神學教育主要的參考書。

  6. Niebuhr, H. Richard, etyul. The Purpose of the Church and its Ministry: Reflections on the Aims of Theological Edication.New York:Harper of Brothers, 1956. 50年代美國神教育協會有關神學教育的調查報告。

  7. 井川直衛編,邱信典譯《巴克���的心靈世界》.台北:雅歌出版社,1997。

  8. 龔書森編,神學與教會,第六卷,第3, 4期合刊,台南神學院90年史特刊. 台南:南神,1967。

  9. 田茂卿,《台灣基督長老教會太平境馬雅各紀念教會90年刊》,1865-1955). 台南:太平境教會,1988。

  10. 中文神學教育促進會編輯委員會,《中文神學教育研討會報告書》. 香港:證道出版社,1973。

 首頁Home/ 本土信徒總檔 / 教會史話總 / 宣教師人物總檔 / 外國神父修女列傳 / 日人列傳總檔 / 原住民信徒 /  諸家論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