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隨巴克禮的腳步,疼惜土地和母語

 

頁Home /本土信徒 / 日人列傳 /宣教師 / 洋神父 / 原住民 / A / B / C / D / E / F / G /  H / I-J / K /  L /  M  / N-O / P-Q / R / S / /  V / W  

王昭文撰 錄自<茄苳樹窠部落格> 2013年5月1日。原有 台文版及相片5張。 

來自英國,一生奉獻給台灣六十年,並埋骨台南的巴克禮牧師(Rev. Thomas Barclay, 1849-1935),他最重要的貢獻有三:創設南台灣第一所大學「台南神學院」、創辦台灣第一份報紙《台灣教會公報》、以白話字(台語羅馬字)翻譯聖經。除了對母語文化的貢獻之外,值得一提的是,他也必須和當時的宣教師們一樣,定期巡迴訪問,初創不久的各地區教會。從府城步行出發至台南、高雄,淺山地區���各教會,主持聖餐、施行洗禮、處理教會事務。他終身履行他的獻身誓言、過敬虔生活,和為福音奔走的精神,值得我們景仰、效法。
2月19日,台南神學院全校師生走訪「府城東邊山丘教會」:從澄山1896年設立的澄山教會(原名山豹),走到母會岡林教會(1871左右設教),在山間行走,體會巴克禮牧師在酷熱的福爾摩沙經常走山路的經驗,也體會熱心的信徒如何跋涉長途只為了做一場禮拜。又拜訪了左鎮教會(1870年設���,原���拔馬),在台南最貧脊的山區矗立著雄偉的大教堂,且設有平埔文物館,收藏������的西�����文物和教會歷史紀錄。最後一站來到口埤教會(1953年設立),一間第三代的平埔教會(岡林生澄山、澄山生口埤),在平埔族復權運動上有著不可磨滅的貢獻,有致力於母語����振、文化復興、要求正名的「西拉雅文化協會」,有幫助社區農業發展的「山城產業合作社」,是努力要成為社區的祝福的教會。
一天走下來,身體疲憊、心靈充實。王崇堯院長對西拉雅母語的復振特別感動,他說:「西拉雅的母語失落了還要找回來,希台灣其他族群的母語不要失落,要努力保存下來,台南神學院在這方面要更努力。」
後記:3月2日又辦了一場給一般人士參與的「巴克禮行腳」,當天比較涼爽,大走得很快樂,深有收穫。今年冬天會再舉辦,歡迎有興趣的朋友一起來走!請留意本部落格的消息。  

 首頁Home/ 本土信徒總檔 / 教會史話總 / 宣教師人物總檔 / 外國神父修女列傳 / 日人列傳總檔 / 原住民信徒 /  諸家論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