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本傳道者和神學生該讀的書《海岸山脈的瑞士人》

 首頁/  English / Japanese Entries/ 本土信徒 / 史話 / 家論述 / 宣教師 / 外國神父修女 / 原住民 日人列傳 / 賴永祥著作 馬偕周邊 / PCT/  劉家雜錄

 

盧俊義撰 「這是一本傳道者和神學生該讀的書」《台北東門教會週報》2008年9月21日 牧師專欄。
按:白冷會,即為「天主教白冷外方傳���會(Bethlehem Mission. Society)」 《海岸山脈的瑞士人》,這是積木文化 (2008年) 9月1日出版的新書,作者「范毅舜」,是一位專業的攝影師。

這本書可分成兩個部分,前部分主要是在描寫一群遠從瑞士白冷差會差派到台灣來的���父,他們在台灣後山 —���東部,獻身傳福音的各種腳跡;後部分則是描寫他們在台灣各處角落,用一生的力量,四處見證耶穌的愛,且更選擇於生命終了後,埋葬在咱台灣這塊土地,這其中包括了其它差會的神父們。這些神父們的愛,確實令人感動,但卻鮮為台灣人民所知悉。
有幸的是,在他所介紹的這些白冷差會的神父當中,有好幾位是我們一家人所認識且往來密切的,目前還存活著的包括現任台灣白冷會會長葛德神父(Fr. Gassner Ernst)、魏主安神父(Fr. Vonwyl Gottfried)、賈斯德神父(Fr. Karl St銪hli),以及聞名全台灣的吳若石神父(Fr. Eugster Josef)等,而已經去世的有錫質平神父(Fr. Hilber Jakob)和蘇德豐神父(Fr. Sutter Gottfried)。
我曾在查經班和在各地演講時,介紹過錫質平神父的故事,也曾在自由時報寫過他的事跡。他就是聞名國際社會的台東「公東高工職業學校的創辦者。他那敏銳的眼神,以及在教學上的嚴謹,是奠定該校畢業生身懷一技之長而受用終生的基礎。
葛德神父,一九七○年代曾在鹿野教堂牧養,那時我是在關山和鹿野教會牧會。他總是騎著一台日本「川崎」摩托車,四處去探訪會友。很會搞笑,任何大事情,他都會笑笑說:「天下還有甚麼事,是上帝不知道 的?」他的意思是:這些事在上帝看來,早就料到了,要我不要太緊張。他目前尚在牧養台東海岸線的成功鎮教堂(通稱為「新港」)。
而蘇德豐神父更是人才一個。我在關山牧會的時代,他是在池上天主堂。他是一位藝術家。彰化基督教醫院以前在中華路的院區有一幅壁圖,是用小小塊磁磚拼貼起來的。那幅耶穌為門徒洗腳的圖,就是他的傑作。幾乎台東地區的所有天主堂內,只要有圖畫的,都是他拿手的作品。但他從來沒有辦過畫展之類的活動,也沒有在圖畫角邊落款簽名。平時,他嘴巴總是咬著煙斗,喜歡抽煙斗的他,看起來就是一幅很快樂、老神在在的樣子。有一次我邀請他們幾位神父吃飯,問他有甚麼肉不敢吃?他竟然回答我說:「貓肉還沒有吃過。」他就是這樣,平時跟原住民處在一起,人家吃甚麼,他就吃甚麼。可惜的是他後來因為患大腸癌病逝。真的是英年早逝。
賈斯德神父,留著長長的鬍鬚。我的孩子悅文和東元,小時候很喜歡摸他的鬍子。他負責牧養關山天主教堂,以及南橫公路沿線的山區教堂,是我們家的好友。一九八○年四月,當天主教瑞士白冷差會邀請我訪問時,就是他的姊姊和家人接待我。他目前在高雄縣桃源鄉的布農族天主堂工作,說得一口流利的布農族語。聯合報副刊曾用很大的篇幅介紹過他,說他是布農人的「守護天使」。
我在關山牧會的時代(一九七四~一九八四),和賈斯德神父、蘇德豐神父、葛德神父等人,我們經常在一起,也曾在一九七七年十二月廿四日晚上,一起在關山天主教堂舉行過聯合聖誕夜感恩禮拜,然後將當天晚上的奉獻全部捐贈給關山天主教醫院。那次是我司會、胡文池牧師講道,蘇德豐神父主持彌撒,然後賈斯德神父祝禱;也是因為那次聯合禮拜,讓關山天主教醫院那群瑞士籍修女感動到流淚。她們在禮拜結束後,走到講台前抱著我說:「盧牧師,我們好感動,因為以前,山上的長老教會信友說我們是『魔鬼』,現在你們教會的信友跟我們一起敬拜上帝。真謝謝你。」就是那次禮拜,瑞士聖十字架寶血會的會刊,用第一版介紹整個過程。從那次聯合禮拜之後,直到現今,這群修女一直是我們的好朋友。
印象深刻的另一件事,就是當吳若石神父的腳底按摩開始風行台灣各地時,他曾到關山我的教會來講給會友聽。結果那天晚上,整間禮拜堂連窗沿都擠滿了鎮民。吳神父笑著對我說:「盧牧師,若是每個禮拜日他們都來參加禮拜,那該多好,對不對?」有一次,我到台北開會,結束後搭遠航班機回台東,我們同一班機。有趣的是,當飛機起飛後,空姐們就紛紛到我們的座位旁來,每個人都主動地伸出她們的腳,要吳神父替她們按摩。下飛機之後,我問吳神父:「你搭飛機要不要買票?」他笑著說:「這些小姐只會要我替她們腳底按摩,機票要照買。」
越認識這些神父,越會讓我感到汗顏。其實,我就是從這些神父和修女的身上學習到獻身的使命感。就像我的好友賈斯德神父,在一九七○年代,他總是開著「速霸陸600cc」的小廂型車往山上去,一次上山就是一個禮拜才回來。印象深刻的一件事,是有一次他跟我說,他山上的信友不喜歡讀聖經,他很生氣,於是將他教會所剩下的聖經(由胡文池牧師翻譯的布農語新約聖經),全部送給長老教會利稻教會的會友。結果他被山上的信友們罵說:「神父,他們的神是『上帝』,和我們的不一樣;我們的神是『天主』耶!」
有一次,我受邀到台北李春生教會為青年團契演講。他們聽了之後,很感動,決定要出錢支持十個原住民小孩讀書,一直支持到他們不想再讀為止。李春生教會青年團契會長余舜德君,當時在台大讀書。他特地帶一群青年到關山去找我。我介紹他們認識賈神父,也請賈神父去山上找他們天主教信友的孩子,列出一張十人名單。等賈神父把名單交給我,我將名單交給余舜德君後,他就決定要專程帶團契幹部到這些孩子的家庭去拜訪,讓孩子的父母知道,他們願意無條件地支持這些小孩讀書讀到「不願意再讀為止」。當我將李春生教會青年要專程東來的事告訴賈神父,請他轉告這些家庭,賈神父隨時上山去。結果,賈神父從山上下來,流著淚跟我說:「盧牧師,那十個孩子,已經被賣掉九個了!」我聽了一陣心酸,卻不知道該說些什麼。我們兩人坐在關山教會禮拜堂外邊台階地上,低著頭,好久都說不出話來,真的是無語問蒼天。
我將這件事告訴李春生教會青年團契,但他們並沒有因此就放棄努力,還是依照既有的計畫,改變一下方式,固定每個禮拜聚會後,就奉獻金錢,然後,將錢直接寄給關山天主教醫院的修女們,請她們照顧所有原住民病人,這樣持續了很長一段時間。
《海岸山脈的瑞士人》這本書描述這些神父的事蹟,有些寫得很實在,但有些確實不足,真可惜。但從書中仍舊很清楚可看出這些神父到台灣來傳福音,真的是投入生命全部的力量,因而獲得原住民朋友熱情的回應。有好幾位神父在去世後,遺體都是被當地原住民頭目帶回去埋葬在頭目家族的墓園,以示尊崇。
過著簡單的生活,可說是瑞士天主教白冷差會的生活宗旨。也因為這樣,這些神父們在物質生活上,真的是非常簡單。他們喜歡騎機車,說是這樣比較舒服。其實,不只是他們,我在關山的那些瑞士修女朋友們也是這樣。直到現在,在新港的葛修女已經七十多歲了,還是騎著她那部原裝進口的「偉士牌」機車去進行居家護理工作。有一次,我受朋友之託問她們,若是需要,想要買汽車送給她們,以免她們這把年紀了,還要受風吹雨打之苦。於是我打電話給她們,她們說還是騎機車比較好。但真正的原因是:她們接觸的對象,都是貧困人家居多,幾乎都是以機車代步。我知道這才是真正名符其實的「道成肉身」的傳道精神。對我來說,聽到這樣的話,總是讓我感到相當慚愧。
我很期盼神學院的學生、老師,以及所有傳道者都能用心閱讀這本書,我想這應該會讓所有獻身的傳道者,增添幾許使命感的力量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