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話448 李仲義伯好施行善

首頁Home / 史話總目錄 / 教會史話題字/史話第一輯 史話第二輯 / 史話第三輯  /  史話第四輯 / 史話第五輯 / 史話第六輯 / 史話第七輯

教會史話 401-425

教會史話 451-475

教會史話 476-500


  1. 杜君英的潘姓信徒

  2. 南岸客庄設教緣由

  3. 南岸教會史事補述

  4. 從南岸遷去建功庄

  5. 落教的先生邱增發

  6. 內埔李細狗的傳奇

  7. 繼承李秋元的信仰

  8. 內埔遇阻圖進二崙

  9. 你們浪費好水肥

  10. 巴克禮終於脫險了

  11. 張阿金、安貴和純恩

  12. 張安貴牧師的親屬

  13. 二崙教務停頓結束

  14. 巴克禮二崙蒙難碑

  15. 清季六堆反外仇教

  16. 魚寮下的內埔教會

  17. 潘明珠牧養五堂會

  18. 萬丹設教會的緣由

  19. 李仲義翁和鼎昌號

  20. 李趖、李乘鰲、李正

  21. 來訪問李仲義先生

  22. 施担傳道出身萬丹

  23. 李仲義伯好施行善

  24. 石舜英憶女學姑娘

  25. 李仲義繼室石舜英


 

 

 

  

    使徒保羅致函提摩太說:「你要囑咐那些今世富足的人,不能自高也不要倚靠無定的錢財,只要倚靠那厚賜百物供我們享受的上帝。又要囑咐他們行善,在好事上富足,甘心施捨樂意供給人,為自己積成美好的根基,預備將來,叫他們持定那真正的生命。」提摩太前書六章17~19

    富人李仲義遵守教訓,不僅為萬丹教會,也為了各教會機關、學校、各地教會建築,慷慨解囊,支持聖工。也因為他年輕時的貧困,很會同情貧困弱者,而成為樂善好施的慈善家。

    萬丹教會的創立《教會史話》 443)和成長與李仲義有密切的關係。教會用地是他奉獻的,教會經費的大部份也多年由他來負擔,甚至建堂費用亦是,例如1914318日舉行獻堂的禮拜堂可容納近三百人,花費四千多圓,會友捐出約三百圓,其餘均由李仲義捐出《台灣教會報》三四八號,p.10)

    其對長老教中學的大力支持是眾所周知的。當1915年中學要興建新校舍時,李仲義擔任興建委員會主委,義不容辭率先捐獻鉅款,無人能出其右,台灣教會捐款也多達二萬餘圓。竣功後任中學理事會理事、評議員、後援會會長,一直繼續其贊助。對女學及新樓醫院病房建築也有鉅額的捐款。

    教士會也曾找他協助。據我岳父劉青雲所透露,當巴克禮牧師發現林燕臣之子林茂生是值得培養的人才時,巴牧師就找了富裕地主二名及醫生二名,就是李仲義、劉瑞山、顏振聲和高再得來負擔茂生留學日本所需的生活費。青雲於1910年就讀京都同志社普通學校中學,而茂生畢業普通學校進第三高等學校也在京都,每年一次青雲奉父命將相當於三個月的負擔款送到茂生兄之手云「壹葉通訊」四十二期,19853月,劉青雲憶故譚。茂生於1916年畢業東京帝國大學文學部哲學科,是台人首位獲「文學士」者,其生涯事蹟當另述。

    各地教會要興建禮拜堂求他贊助者不絕,他無不樂捐,有時甚至負擔了所需大部分的經費如水底寮、清水大地震災後的改建。我曾訪問過戴仁壽醫生(Dr. George Gushue-Taylor)的樂山園(Happy Mount Colony,今稱樂山療養院,位於台北縣八里鄉,發現有一建築物十號館刻有「李仲義氏紀念館」。他對社會事業或慈善事工貢獻甚多,在此無法一一列出。

    保羅說:「那些想要發財的人,就陷在迷惑,落在網羅,和許多無知有害的私慾裡,叫人沉在敗壞和滅亡中。貪財是萬惡之根,有人貪戀錢財,就被引誘離了真道,用許多愁苦把自己刺透了。」提摩太前書六章9~10。這個教訓的真義是在哪裡

                   

 

《台灣教會公報》2411  主後19985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