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話542 繁榮的大都會艋舺

首頁Home / 史話總目錄 / 教會史話題字/史話第一輯 史話第二輯 / 史話第三輯  /  史話第四輯 / 史話第五輯 / 史話第六輯 / 史話第七輯

 

 

於一八六年九月,杜嘉德牧師(Rev. Carstairs Douglas)偕駐汕頭的金輔爾牧師(Hur Libertas Mackenzie)並由兩位信徒陪同,從廈門搭三檣帆船「亞細亞號」抵滬尾(淡水),並訪問了艋舺(參見《教會史話》 97)。其函云:「我們訪問過艋舺,是附近唯一的大市鎮,在淡水上游約十哩,處於一片美麗的平原,四面為山嶺所包圍,祇有若干河流的缺口……」。當時世稱「一府二鹿三艋舺」,艋舺的繁榮和台灣府(台南)、鹿港可相比,已是北台灣第一大都會。

艋舺的地名由來,取自凱達格蘭族語Banka的譯音,原意獨木船或小船,除了艋舺的寫法以外,曾有「莽葛」(見於郁永河撰「裨海紀遊」)葛、文甲(曾有設「文甲書院」之議,結果題為「學海書院」)等。日人據台後以日文發音與艋舺相同的「萬華」取代了艋舺。今位在台北市龍山區。

艋舺瀕臨淡水河,水運便利,所以早於乾隆年間就成為當時大加納堡地區的貨物集散中心,而形成「艋舺渡頭」街市。乾隆三年(1738)龍山寺由福建省泉州府晉江、惠安、南安三縣(所謂三邑)的移民創建,廟宇於乾隆五年二月落成,是艋舺發展的里程碑。龍山寺奉祀的本為安海龍山寺觀音菩薩的分靈,後來增建殿宇,加祀媽祖、文昌、關帝等渡海、商賈的守護神,也成了郊商的辦公場所。乾隆五十五年(1790)安溪人亦創建清水巖(祖師廟);而同安人來得晚,只得集在繁榮的大都會艋舺東側八甲庄。

「郊」是商人(尤其是從事輸出入販賣商)所組成者,訂立規章,劃一買賣。三邑人組成「頂郊」(所以被稱為頂郊人),而同安人組成「下郊」。淡水河沿岸碼頭,久為三邑人所佔。最大的氏族有黃、林、吳三姓。黃姓把持大溪口(後來的第一水門)、林姓佔王公官口(第二水門),而吳姓控制滬尾渡頭(第三水門),其中吳姓最盛。晚來的同安人要跟三邑人搶碼頭,而於咸豐三年(1853),發生所謂「頂下郊拼」,被三邑人、安溪人聯合攻擊下大敗,遂和協助的漳州人遷徙大稻埕。

如果依經營路線來談,有「泉郊」及「北郊」。泉郊的貿易對象是泉州,北郊的對象就是寧波、鎮江、台州、溫州(以上「小北」),而至上海、天津(稱「大北」)等地。後來大稻埕成立「廈郊」(以廈門為對象),合稱「台北三郊」北郊尤盛。

艋舺也是北台灣一大政治軍事中心。清廷於雍正九年(1731)設立淡水廳來管北台灣,卜治於竹塹(新竹),實際上淡水同知初寓於半線(彰化),至乾隆廿一年(1756)始移駐於竹塹。乾隆廿四年(1759),淡水都司移駐艋舺,嘉慶十三年(1809)新莊縣承移駐艋舺並改稱艋舺縣丞,而都司升為水師遊擊,兼管水陸兵弁。嘉慶廿四年(1819)艋舺建管署,而於道光五年(1821)升水師遊擊為參將。同知雖然駐竹塹,但因淡北開發日久民富事繁不下於竹塹地區,同知歲中半居於艋舺逐漸成為慣例。到了光緒元年(1875)沈葆楨呈「台北擬達一府三縣摺」,提到「同知半年駐竹塹衙門,半年駐艋舺公所,相去百二十里,因奔馳而曠廢,勢所必然……」,因而提出分縣,並建議府治設於艋舺。

 

 

《台灣教會公報》 2528期 主後 2000 年8月1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