純德女中和淡江中學的分合

蘇文魁撰 原題「純德女中和淡江英專」見於部落格「從淡水的馬偕博士說起」分類:福音躍進的年代


就在淡江中學(前淡水中學)紛紛擾擾的6年中(參見偕叡廉淡中六年之爭(文魁),一牆之隔的前淡水高女卻蒸蒸日上發展成聲譽卓著的純德女中。

原本淡水男女兩校長期以來,無論在歷��淵源,或當年經營兩校的教士會、教職員都是分開的,這和偕叡廉的個人影響力多少��有關連的。但經日人8年兩校一校長的8年治校(參見有坂校長的勵精圖治(文魁),和戰後兩校統一由北部大會管理後,整合資源、提升辦學效力是必然的。就在「二二八」事後復���時,北部大會特請台北市長(游彌堅)任董事長並暫兼校長職務,同時將男女兩校合併,並依政府新法���改稱「淡江中學」(地方民名稱只有公立學校能用)並分男子部、女子部。不久,��將中山女子���學(前「宮前女中」)合併於女子部。

淡水男女兩校雖合併,但短期間內仍然無法克服兩校長期以來獨立經營的事實,以及歷史包袱和人事困擾。1948年男女兩部再分開經���。翌年,男子部聘王守勇為校長,陳清忠則為女校長,同年7月女子部正式改名為「純德女子中學」。

純德女中獨立經營後,校務穩定發展,而且戰前在台之女宣教士杜道理(Miss Dorothy Douglas)、德明利(Miss Isabel Taylor)兩位姑娘也都回台服務。杜姑娘是前女學院校長,經驗豐富,她主持宗教活動,也教英文,而德姑娘則創辦音樂專科於純德女中。1951年2月陳清忠校長因健康欠佳和政治壓力辭去校長之職。以蔡培火為董事長的董事會、遂聘陳泗治繼任校長,陳泗治是著名音樂家,也是德姑娘的門生,此人事安排意味要純德女中朝音樂學校發展。

1953年音樂專科擴大為純德女中附設藝術補習班,內分音樂、美術與家政三科,由名畫家陳敬輝擔任主任,這種藝術專門中學,對當時社會觀念來說,是相當先進的,也由此看出純德女中師生的慧見與魄力。同年,增設了幼保科和純德幼稚園,由前年來台的高瑪烈姑娘(Miss Margaret Mackenzie)負責,

此外,純德女中在體育方面也有傑出的表現,由洪金生老師訓練的純德女籃隊,連獲多屈省運冠軍,並遠赴東南亞比賽而享譽海內外,其威名並不亞於當年的淡中橄欖球隊。

長達六年的紛爭淡江中學事件的同時,淡江中學也發生「淡江英語專科學校」事件。該校俗稱「英專」,原為1948年6月創設於淡江中學校內的「英文專科學校」。是由戰後設於校內的「英語補習班」發展出來的。只因當時資訊不足未能及時立案。 l950年 張鳴為董事長兼校長,張鳴之前也成曾申辦大學末獲准,遂沿用淡江英語專科學�����的慨有規模申請立案設「私立英語專科學校」,並自任校長。翌年一月張鳴過世, 依法只得由其妻張居��玖續任「英專」校長,張居瀛久不僅未歸還「英專」,並且日漸擴充其規模於淡江中學之內,一所校園兩���獨立經營的學校,當然衝突不斷。 兩校都曾到省政府陳情,一方想逐出「惡房客」、另一方想取得校地使用權(淡江中學校地是向國有財產局土地陳承租),雖省政府曾令「英專」還地也未獲理會。 此間題.一直拖到淡江中學校務穩定後,才於1957年7月付出英專新台幣三十萬元為代價,以輔助其遷往淡水大田寮、那片由淡水仕紳為其捐獻的校地才獲解決。後來「英專」輾轉發展為今日的淡江大學。

此事看似簡單卻那麼難處理,主要是張鳴的背景,張鳴原名張鐘鈴,淡水中學1925年肄業後到上海讀書,娶居瀛玖為妻,居瀛玖是居正的女兒,居正先生是國民政府時期的司法院長,於中華民國行憲第一任總統選舉時陪蔣中正競選總統,當時國民大會舉行第13次大會,出席代表2734人,選舉結果,蔣中正得2430票,而居正得249票的黨國大老。當時游彌堅會推張鳴出來是他淡中的淵源和他「半山」的有力背景。

1956年4月北部大會接納淡江、純德兩中學董事會所請,將兩校再合併為一校,並內分男女生兩部,隨著校舍整修和增建完成,又於1958年廢男女兩部,結束了戰後十餘年來的分分合合,使淡江中學進入一個新的時代。

陳泗治是淡中早期校友,有濃厚的傳統承繼色彩,他本身是音樂家、也是牧師,特別是對美���有強烈的使命感和執著。接任淡江中學校長有25年之久,是歷任淡江校長中任期最長的一位,其������校風格也直接影響了近代淡江中學的校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