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耕心》怎麼會有這麼多故事?

 
哀玉梅撰 《台灣教會公報》 3255期 2014年7月14-20日 p.7 「耕心 珍貴的福音好幫手」專題報導的一篇。
《耕心》創刊於1996年,迄今每週發行近20萬份。

「《耕心》怎麼會有這麼多故事,而且每週不間斷?」 筆者作為《耕心》主編要懇切的說,《耕心》平均每年收到約300篇稿件中,超過9成為主動投稿,其餘才是編輯邀約,幾乎沒有一篇是杜撰,這正是《耕心》珍貴之處。「他們怎麼都寫得這麼好?」其實,《耕心》的投稿者絕大多數是外行人,真正擅長寫作、斐然成章的作者微乎其微。「什麼是一篇好見證?」不在乎文句流暢、辭藻華麗或形式獨特與否,而是其中透出的生命亮點;真情流露、與他人生命連結的真實故事才是觸動人心的好見證。
《耕心》的見證者包羅萬象,老師、律師、醫師,也有主婦、小販、農夫。《耕心》曾接獲一封投稿,書寫在廣告單背面空白上的字跡凌亂得像鬼畫符,語句不順、錯字連篇,但卻是一個嘔心瀝血的生命故事。投稿者在石化業擔任輻射檢測員,潦草字跡裡描述了悖逆上帝的擔憂、和母親衝突的掙扎、因工害失去健康的無奈,後來因在醫院接觸福音重新回到教會;他說,連續兩週讀到《耕心》的禱告文,字字句句都像是上帝在跟他說話、召喚他回家……。當編輯為了重整他的文章脈絡去電詢問時,他在電話那頭以���昂的語調興奮地說,不敢相信自己的見證將被刊登,他只是一個工人呀!
��筆不好無所謂,生命轉化過程才是最被看重、最為珍惜的;正如耶穌當年接納每一個來到祂面前的人,「凡勞苦擔重擔的人可以到我這裡來,我就使你們得安息。」人生的痛苦掙扎從古至今舉世皆然,市井小民的處境尤其引人共鳴。透過一篇篇故事,《��心》向讀者傳達出,罪跟救贖是基督信仰最重要的核心,每個人都能平等的被神接納、被神所愛,無論��知識分子或凡夫俗子,神知悉我們在死蔭幽谷尋找出口的意念;如俄國文豪托爾斯泰所���:「尋覓真正幸福的人,就必然會踏上基督走過的路,因此也就必然會把祂當作領路人而跟隨祂。一切愛���帝的人都會在這條路上相逢。」
「很多牧師都不看《耕心》的!」這是不爭的事���,甚���編輯向牧師邀稿時,牧者回應:「我寫不出《耕心》那樣的文章。」《耕心》那樣的文章指的是什麼?信主見證?病得醫治?罪得赦免?以上皆是,但又不單如此。《耕心》確實以信仰改變的故事為主要內容,無非希望向人見證信耶穌的美好,然而,信主之後呢?老我被挑戰、價值觀須調整,對信徒���說這是一個永遠進行式。除了信主見證,《耕心》也試圖在有限的篇幅裡,以非教條、非講道式的�����活實例來邀請讀者活出心意更新變化的人生。例如有關認養流浪動物的〈全家福〉(913期)、尊重拾荒者的〈可敬��環境保護者〉(932期)、接納男人心情的〈男人的悶〉(929期)、倡議捐髮運動的〈俠女長髮的生機〉(763期)。
見證何其多,絕非侷限在信主初期;傳揚真理不見得要靠大串經文來說教;歡迎牧師或�������基督徒,從《耕心》選取福音的種子分贈給身邊需要的人,或將信仰體會透過書寫向內深化、向外傳開。
詩人紀伯倫說:「所������熱情都��目,除非你有知識;所有的知識都無用,除非你工作;所有工作都是空洞的,除非工作中有愛;當你懷著愛心工作時,你便把自己和其他人��上帝全都聯繫在一起。」把這段話修改成:「所有的信仰熱情都盲目,除非你有聖經知識;所有的聖經知識都無用,除非你真實傳揚見證;所有見證都是空洞的,除非見證的過程中有愛;當你懷著愛心見證時,你便把自己和其他人及上帝全都聯繫在一起。」願更多基督徒藉由書寫見證、傳遞《耕心》,不斷印證神的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