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中撲滅運動

蘇文���撰 見於部落格「從淡水的馬偕博士說起」分類:樹尾做風颱的教會


1935年不僅是台灣(南北)教會設教70週年,也正是日本領台「始政」40週年,那��10月15日南部教會在台南太平境教會舉行紀念會,而日本政府則在10月10日為宣揚所謂的台灣近代始政40週年,於台北舉行為期50天的紀念博覽會,各地民眾為此雲集台北而盛況空前。北部教會也掌握時機在博覽會第一會場公會堂旁設置「基督教無料休憩所」,除服務遊客也利用該處舉行傳道工作。

到了11月9日北部教會和台北日人基督教團體主辦「全台���督信徒大會」,在第一會場台北公會堂盛大舉行,第一天有信徒一千八百多人與會。第二天舉行紀念���拜,會後有愛餐會、同學會,參加者有兩千人。可惜,如此的配合並沒有改變台灣��會和日本政���的關係。5年後大戰爆發,關係由緊張到對立,及至日本投降止,從未再有如此盛會了。

日本是在「滿洲事變」後,開始氣焰高漲,視過去的英日同盟條約如廢紙,有英國���景(當時加拿大尚未獨立)的北部長老教會立場也日漸艱難,而西方宣教士的處境更是尷尬。這股仇視英美的運動讓北部教會首當其衝。台北的「愛國份子」組成「淡中撲滅期成同盟」對北部教士會經營的淡江中學(淡水男女兩中學)以缺乏日本精神為理由展開無止境的逼迫。

1931年,南部的長榮中學因拒絕參拜日本神社,發生了「台南長老教中學事件」。當時的台南州知事今川淵,藉機想強制接收長榮中學,結果南部教會在台灣的日人基督徒的協助下,以聘請日人為男女兩校的校長和董事長,才暫時紓解此一危機。但是,在台北的淡水兩校卻連帶被無情的攻擊,遭受報紙的誣罵,其中尤以黑色愛國團體「皇政會」(多數是「黑龍會」日本浪人的黑社會組織)的攻擊最為激烈,他們在台北開「淡中樸滅運動」講演會,詆毀說淡江中學校地,是前清時代下不平等條約的「永久租借地」,為何今日已屆「昭和之聖代」,卻仍容許過氣的租借地,還遺留在日本「皇土」上。想迫使教士會放棄學校之經營。

1936年8月,經營淡江中學之教士會為因應日益艱困之時局做了必要之妥協,撤換偕叡廉校長之職,改精通日語的明有德牧師 (Rev. Hugh Alexander MacMillan)為校長外,並聘請一退役之日軍少尉為教官,施行軍訓課程。希望如此改革能換得兩校平安無事。

不料,兩年前主導「台南長老教中學事件」的要角台南州知事今川淵, 這時竞北上轉任台北州知事。正值此時,而在淡江中學任教之日本教員鈴木勇,利用辭職返國之時,向報界誣指在教士會管理下的淡水�����校,不配合時局、鼓吹「非愛國精神」。此一風波再度為淡江中學的存續問題燃起戰火,也讓處心積慮��今川淵有機可乘。今川淵立即以台北州知事的名義,脅迫教士會將淡江中學(淡水中學與淡水女學院),���渡於其所組織之團體經營,同時暗示教士會若不服從的話,將有嚴重之後果。同時也用新聞報紙修理淡中,歪曲說學生和台灣信徒不滿教士會已爆發衝突,甚至還以「不穩之言論及反國體思想」為由派憲兵抓兩個老師去問話施壓。

1936年8月,當台北的教會和台北的日人信徒,正在設法幫教士會解決這項無理要求時,今川淵所派的教育課長立川義男,忽然來接收兩校,並強行代理校長職務,才知原來教士會在今川淵的脅迫下,不得以已經讓步,將淡江中學男女兩校讓渡於日本政府。至此,淡江中學結束了宣教師時代,進入日人治校的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