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話031  英廈˙荷廈等辭典

首頁Home / 史話總目錄 / 教會史話題字/史話第一輯 史話第二輯 / 史話第三輯  /  史話第四輯 / 史話第五輯 / 史話第六輯 / 史話第七輯

教會史話 001-025

教會史話 051-075

教會史話 076-100


  1. 字邊無圈讀白話

  2. 養心神詩五十九首頭句

  3. 詩冊和早期信徒之入信

  4. 杜嘉德編「廈英大辭典」

  5. 巴克禮增補杜辭典

  6. 英廈、荷廈等辭典

  7. 廈門音新字典

  8. 書序有名陳大鑼

  9. 從詩「萬世盤」談到「聖詩歌」

  10. 甘為霖著作等身

  11. 荷蘭台灣宣教史的開拓

  12. 荷蘭時期駐台牧師名錄

  13. 荷人教化所及的平埔社

  14. 荷人羅馬字番語文獻

  15. 新港文書

  16. 紅毛親戚

  17. 祖籍新港的李順義

  18. 干治士湖

  19. 被處死的荷蘭宣教師

  20. 熱蘭遮城日誌

  21. 殖民地宣教師的角色

  22. 補述荷蘭宣教文獻

  23. 天主教傳入台灣

  24. 西班牙人的撤退

  25. 鄭芝龍是天主教徒


 

 

繼杜嘉德之後,對閩南語言的研究,有極大貢獻的麥嘉湖(John Macgowan)。他屬倫敦宣道會,1860年來華,先駐上海,1863年轉往廈門。1871年他先刊行「英華口才集」,英文書名是A Manual of the Amoy Colloquial,是一本廈門話初學指南書。刊印後得好評,而有陸續修訂(有1893年改訂三版鼓浪嶼萃經堂刊)。日人據台初年,是書由日人改譯,用日本假名標音而成「日台會話大成」,供來台日人學習台語之用。1883年麥嘉湖刊印堂堂六一一頁的「英廈辭典」,書名是English and Chinese Dictionary of the Amoy dialects。廈譯並列漢字及羅馬拼音白話字是其一特色。杜嘉德編「廈英大辭典」是其主要參考書自不待言。杜氏辭典序云,有廈英而無英廈是一缺點,英廈辭典待另編成。而此願望遂由麥氏達成。麥嘉湖在夏四十年,不僅在傳教有大貢獻,也著有「中華帝國史」(The Imperial history of China)、「中國風俗」(Chinese folklore)等書,1922年歿。

  順便在此要一提荷蘭人對早期閩南語言研究的貢獻。席雷格(Gustare Schlegel1840~1903)是最早研究華語的荷人。1857年以翻譯練習生身分來華,1862年轉至爪哇,1872年返國。他的「荷華文語類纂」,四大冊,由Leiden. E. J. Brill18821892年分冊刊行。荷語書名是Nederlandsch-Chineesch Wooden book met detrains criptie der Chineesch Karakters in het Tiang-tsiu dialect。此書用羅馬字拼出漳州(更正確一點就是漳浦)文音。他在華的同伴佛蘭根(J. J.C. Francken),以漳州系廈門方言為對象,曾計劃編一本荷華白話辭典。佛氏於1862年由華轉爪哇,而翌年死於泗水(Surabaya)。佛氏遺著,後來經C.F. De Grijs整理,而由巴達維亞之藝術科學協會刊出。其書名是Chinese-Hollandsch Woorden book Van bet Emoi dialect,是廈門語荷蘭語對譯字典。刊行年是1882年,遲杜嘉德編「廈英大辭典」之刊行9年。

    關於宣教師的閩南語研究,吳守禮纂「台灣省通志卷二語言篇」(第四章第一節),村上嘉英撰「プロテヌン卜宣教師の閩南語研究」(「日本文化」四四號,1966年三月刊)等文值得參考。吳守禮,1909年生,曾任國立台灣大學文學院中國文學系教授;村上嘉英,1939年生,現任日本天理大學教授。編有「現代閩南語辭典」。

 

 

《台灣教會公報》 1905 主後198894